第12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已经结束了评审工作,虽然还没有公开展览,但是部分的入围作品已经能够看到了。在这其中,我们看到了很多高水平的书法佳作,同时,还有一些作品亮相后,引起了些许的讨论。 今天,咱们别的不说,集中注意力来欣赏一下其中的一些草书入围作品。有些网友看了之后直言说:国展书法评委们,请教一下,这6幅入围草书好在哪? 话不多说,我们先上图,来看看网友讨论的这6幅草书到底是什么模样。 首先,我们来欣赏两幅比较规矩的。如下图所示,这两幅草书作品用笔精到,能看出一些取法古人的意思。特别是第一幅,一看就知道在黄庭坚身上下过不少功夫。 看完上面那两幅,我们再来欣赏两个别样风格的。就说下图这幅吧,用笔浑厚,笔力过人,但是中间那个直直地拖笔实在是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说句不好听的,单凭这一笔,这篇作品就能减分不少。当然了,笔者才疏学浅,这些也是一家之言,并不能代表什么。 如果让我自己评价的话,在这6幅作品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下面这一幅。个人看来,最起码这个章法咱还能欣赏得了,再者,也没有很明显的刻意成分,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最后,我们来看两幅大家伙争议最大的。至于好与不好嘛,咱们在这也不过多评论了,把作品放在下面,大家自己看吧。 草书,作为书法中的一个特殊书体,无论是创作难度,还是对书者自身的才情修养,都是有极高的要求的。古人作草书,讲究的是意在笔先,追求的是以我笔抒我胸。 要想写好一幅上佳的草书,光有笔法还不够,光学章法还不行,还要有敢于下笔的底气,还要有一泻千里的豪爽。这些,可不是仅仅临摹前人就能学到的。 而今天的草书高手们,笔法是有了,欠缺的是精致背后的即兴和自由。 打个比方吧,东施效颦的故事大家都听过。东施之所以为东施,长相自然也不会太差,为什么她的一举一动看上去会有些别扭呢?细细想来,只是失去了自我而已。 今人的草书,又何尝不是东施效颦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