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心理学干货&线上线下课程 关节炎,顾名思议,所有人都会立即联想到老年人,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上,关节炎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其中包括,可以在任何年龄段出现的感染性的关节炎;此外,还有典型的年轻性关节炎,发病期也较早的风湿性关节炎。但所有的关节炎都有共性,那就是,老龄会加速其恶化的速度。而且,关节炎的康复率很低,几乎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所以,大部分的治疗方法都仅仅在于控制疾病恶化的速度,将病患的损伤降到最低。 正像我提到的,关节炎常常是一种传染性的疾病,生活在同一个家庭,同时患病的几率会更高。所以,遗传的因素也该纳入考虑的范围。到此,似乎可以轻易的下结论,这种疾病就是器质性的疾病,毫无心理方面的致病因素。通常,西方医药学确实如此看待这个问题,但另一方面,关节炎的一个重要而常见的病原是,对与某些非特定的刺激物,免疫系统也会产生免疫反应。正像公众都知晓的,免疫系统,可以保护身体抵御一般源自外界的病原体,但有时候,缺乏这些病原体,免疫系统同样会反应强烈,它甚至会行动起来,抵御自身躯体的非病变过程。 这里,我们就能提出一个假设,那就是心灵对身体功能的影响。事实上,很多研究报告已经给出实证:巨大的压力,抑郁,(意识或无意识的)焦虑,有时,与疾病,以及自身免疫系统的反应有关。而且,传统中医提出一个有趣的观察:事实上,针灸治疗关节炎,很成功也很有效,不仅可以缓解痛苦,甚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控制病变。那么,针灸是如何起效的呢?针灸作用于人体的气,而气存在于每个个体体内,也是世间能量的表达。 气,同时具有躯体和心灵的形态,它将引领我们逐渐发现,关节炎致病因素中心理元素的存在。另一方面,无法否认,老年人这个概念的本身,就是压力和抑郁的源泉。由此,我们将注意力转移到主题的这一方面。千万不要忘记,致病的主要原因无疑是器官组织,而心理元素的面向,将是致病因素的有力补充。 在某些情况下,心理元素会更加显著的影响疾病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广义的角度入手,发现疾病与心理元素的紧密关系。简言之,可以划分为两组:首先,各种神经症会产生很多身体和心理的症状,最典型的就是歇斯底里症,现代社会,这种疾病比较少见也不太严重(但在偏远地区依然很常见)。最早,歇斯底里症,由弗洛伊德和他的追随者提出,并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治疗。患此疾病的人(女人多于男人),会产生戏剧化的身体疾病,甚至会失明和瘫痪,但是,通过心理治疗,很快会康复。自然,症状远不止如此,还会合并其他的心理和行为症状,像大量的恐惧,精神状态不稳定,极度敏感等等。第二组:身心疾病。与上一组最典型的不同来自于,身体症状没有伴随非常显著的心理症状,心理症状甚至似乎会完全不存在。此时,我们可以说,心理的困扰处于完全无意识的状态,它不会消失,但它会通过身体自我表达。 从现实的角度看看,两组心理困扰的另一个重要区分是:歇斯底里症,通过心理治疗更容易解决,而身心疾病,需要深邃,长期,而艰难的治疗方可见效。而且,当身心疾病症状持续时间过长时,最终往往会造成器质性的病变,从而对身体造成永久性的损伤。例如,源自无意识焦虑的心脏问题,会戏剧性的引发真正的心脏病;心因性的胃炎,最终也会引发溃疡等等。 现在,两组造成心理困扰的症状具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特点,那就是,具有象征含义。如何理解它的意义呢?象征是一种语言,用来展现患者内心的心理问题;表达自己对自己,对世界,对生命的态度;呈现无法满足的愿望和需求;或者,表达一些无名的恐惧。 这种语言的语法是什么?就是类比。我想说,在心理内容和身体表现上,存在简单但巨大的相似性。举个例子,哮喘,它是一种呼吸系统的疾病,源自支气管痉挛,病人因此无法吸入足够的空气。患此疾病的病患认为,问题源自无法吸入足够的氧气,于是,只要努力供给足够的氧气,就可以解决问题。 但实际上,它会加速问题的恶化。因为实际上,痉挛带来的问题,是吸入肺部的氧气无法充分排出,于是,肺部没有足够的空间再次容纳吸入的空气。现在,西方国家的统计数据显示,大量哮喘病人曾经经历丧失的悲伤体验,有些是痛失所爱,有些则是遭到遗弃。显然,在困扰的核心意义层,被抛弃的人,强烈的对爱和保护的渴求,与对空气饥渴和贪婪的索取之间存在相似性。 另一方面,如果人们知道,孩子出生后第一个动作是呼吸,而紧接着就是吮吸乳汁,就很容易理解其中的联系。另一个这种语言存在的例证是:大量的实证数据显示,丧失过孩子的母亲,患乳腺癌的几率是其它女性的三倍。我想,这个例子的意义,也不再需要过多的表述了。 现在,让我们回到关节炎。承认关节炎是身心疾病(我重申一下,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很多关节炎有器质性的原因),那它标志性的特点是什么呢?它的心理学基础是什么呢? 此时,我建议大家遵循两个思路(其实,他们殊途同归),第一:关节炎有特殊的遗传因素。第二:一般情况下,它是身体和身体形态作用的结果。让我们从第二点开始讨论。不幸的是,关节炎常常被当做一种关节组织发炎,从而引发严重的手指,四肢,最终腰部和躯干的畸形。常年的疾病,让严重的关节炎患者的体型收缩,就像从外在世界中退缩回来,被隔绝和扭曲。他们的手,失去了在世界上抓握东西的能力,击打的能力,也失去了向他人敞开心扉的能力。有时,他们像枯萎的树枝。从机体组织上看,炎症会使关节肿胀,迫使骨头移位,使四肢虚弱无力,无法完成指定的动作。 这一切,是不是几乎就像在诠释人到老年的一种状态? 因此,我们可以说,只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诠释,但绝非偶然。事实上,所有疾病,神经症或心理困扰的象征(身体或心理象征),都是非常传统和刻板的。这也是因为,心理困扰和神经症并非发展性问题,相反,他们是个体发展停顿的产物,于是,这个人无法成为独立而富有创意的个体。成长中的人格,会随着个体的成长拓展蔓延而具有创造性,能生长出反应个体独特世界观的原创性标志。相反,因心理问题而成长受阻的个体,只能使用集体和重复性的表达方式。 遗憾的是,很多年长的人,因为对年老的恐惧,变得日渐消沉。很多活力爆发的反应(有时夸大自己的主张,能使他们看上去,或者在行为表现上,更像年轻人),但另一些反应,想象年老的生活,就像荒芜的沙漠,从此剥夺自己的快乐和所谓年轻人才具有的能力。其实,是被无意识(也许还有意识)的恐惧控制。恐惧盘旋在他们的周围,他们的行为也越来越想自己想象中的,典型的老年人的行为。他们对人生的态度,缺乏真正的兴趣,对人际的互动也无动于衷,自我中心,自我保护,有时,也自我怜惜,非常悲惨的生活着。 很多年轻人发现,老年人,有时候也会自私。 我们能从一个因关节炎而变形的年迈的身体,看到这些意象或者象征吗?何况,想象这些疾病中带有心理元素似乎不够仁慈。我在这里所说的,如同我对象征做出的讨论,都不该拘泥于表面的意义。象征,本身就是模糊的,按照字面意义解释它们,只会毁了它们的内涵。当然,一个人的生命观与疾病观,显然有些联系。关节病和关节炎,病理和疾病的发展显然不同,但病症的影响却非常相似。换个角度看,我们甚至可以说,关节病并非“真正”的疾患,毕竟,关节随年龄退化是生命自然渐进的一部分。很多医生,基于这个观点,认为关节病,从二十岁就已经开始发生了。有趣的是,预防关节病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是:保持规律运动的习惯。就算你已经出现关节症状,规律运动也能预防症状恶化。这是很好的方法,只要保持活跃的生活习惯,就可以帮助我们面对渐渐丧失的活力。 现在,做些什么呢?帮助老年人抵抗这些沉重的负担? 我能给出的第一个建议是:使出浑身的力量,充实你的生活。 抑郁和恐惧是健康的最大杀手。让我们尽力去做我们能做每件事,直到我们真的累了。但是,别忘了,疲劳也可以训练。至于心理状态:抑郁的人,很容易累。所以,最好同时做些兼顾身体和心理的活动。 正像我说的,善待生命,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是最佳良药,但是,不幸的是,人们常常无法享受这种生活。再者,如果无法过这样的生活,可以试着在生活中,局部使用积极的态度,寻求一些主动生活态度的替代品,这样的努力,也是必要的。试着做些身心锻炼,气功,就是不错的选择。 躯体练习的目的: 身体和心理的关系密不可分。在我们很小的时候,也就是刚生出来一个月的时候,生活的经历就会被心理感知到,并且开始影响我们的躯体。 举个例子:一个来自焦虑的家庭,有个焦虑的母亲,还要应对焦虑的环境的孩子,自然也会焦虑。接着,焦虑会迫使孩子的身体开始特定的方式行为,例如,孩子开始以某种特别的方式呼吸。于是,这种呼吸方式会养成习惯并持续终生。开始,这种呼吸的方式因焦虑而生,而后却成为焦虑的原因。换言之,只有阻断这种呼吸方式,才能停止焦虑。 这样的例子众多,其中很重要的是关于能量使用的例子:有一些人充满能量,但是他们的童年早期,他们就强迫自己不使用能量,因为他们会在无意识中想象:如果使用能量,对这个世界上的人会很残酷,好像他们会摧毁整个世界。所以他们限制自己能量,从不允许自己使用他们。但是如果你不教会他们毫无愧疚,没有焦虑的使用能量,他们的问题将始终无法解决。 所以,躯体练习的目的:让人们与自己的身体链接,感受身体和心理习惯和常见的心理状态的关系。 作者:马龙教授(Dr. Mauro Mancin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