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黛玉的才华|无前路了,那就流落风尘,浅斟低唱

 江山携手 2019-09-22

林黛玉生在书香门第,长在诗礼簪缨之族,是任何社会绝大多数人都羡慕的上上阶层,父亲还是全国考试第三名,皇帝对他青睐有加。可以说,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无奈无意间成了孤儿,不得不寄人篱下。开挂的出身,铸就了开挂的才华,然而这么多的才情却没有给她带来幸福,也没有给她带来好运。

作为最钟情的人物,却有最为悲惨的人生。当然,这有很多社会原因,古代的女子是无法出来做事情的,即便才干超群,也只能像王熙凤一样,管个家而已。武则天这样不可一世的人毕竟只有一个。

笔下几乎全部是悲剧,这些悲剧如此真实,说明都亲历或亲眼见到了。所以在不停地感叹,自己的,家族的,甚至是社会的。对于自己和家族出路,以及造成家族败亡的原因并没有深入分析,更没有找到根由。被抄家,是无意间涉政造成的,而这种涉政,本可以避免,但苦于长期浸渍温柔富贵之乡,一味享受,心中早没有这根弦,触上高压线是迟早的事情。

黛玉作了不少诗,有些是在诗社上作的。一众红楼美女在大观园终日无所事事,在探春的提议下,举办第一次作诗活动,因以《咏白海棠》为题,故诗社起名《海棠诗社》。后来黛玉湘云提议重启诗社,黛玉作了一首《桃花行》,因而起名桃花社。两次诗社,黛玉的诗作都是非常不错的,也让人见识了黛玉的才华,不愧是探花郎的女儿,自带芳华。《桃花行》中“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通过人与桃花的对比,将感情和意境统一,还非常富有哲理性,将空泛的情愫表达丰满。“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桃花雨和眼泪本没啥关系,但人的憔悴却因桃花的飞逝而更为伤感,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不可多得的情感描述诗。

还有一些则是因时而作,因景而发,因情自伤,比如《葬花辞》将自身孤苦的命运,风刀霜剑般的凄凉苦难,如飘落的桃花般零落成泥,其感情之细腻,油然而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伤感之情让人不忍直视。而“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一个人独自睡不着,辗转反侧,孤单寂寞,心思无法左右,估计很多人都深有同感。那是怎样的不眠之夜呀!

在《秋窗风雨夕》中,对个人命运悲哀的感叹在秋风秋雨中更显得绝世而独立,越是刚强的汉子,看了越会有感,一种站出来保护的使命扑面而来。“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估计很多人都会说,“来,这是我的肩膀!”这也是那时代上层社会的经典审美观,喜欢病如西子胜三分的娇喘婀娜。

可以说黛玉作为最看重的人,其才华可以说一骑绝尘,但细想之下,这应该是自己的意思。也就是将大部分心思都花在了自身命运不公的感叹上,但并没有追寻为什么不公?看了红楼的人,都多少知道,贾府的男人们干尽了能干的坏事,或者说什么好事都没做。王熙凤之女流同样心狠手辣,不把下人当人看,视人命如草芥。尚有一点正义感的也就只有贾琏了,贾政看似正派,实则乌七八糟。而宝玉眼里、心里都只有漂亮女人,尤其是未婚少女。如果红楼是自传,一般人是不会写自己极其丑陋一面的,但写的到处都是丑陋,难道是觉得不丑陋?所以尽情倾洒,我的磨难,我的抄家,只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而已?

本来,越是有才华的人越需要站出来,所谓能力大者责任大。作为领导人,应该也是比较注重这点的,然而很多时候事与愿违。比如说柳永,才情杰著,但仅限于风流,做白衣卿相,“奉旨填词。”终其一生,除了才情,也没有其他的了。唐伯虎和红楼的同样如此。主动不主动间,牵涉到政治,最后再好的才华也只能“烟花巷陌…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人生就这样了吧,“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