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古书法第一期:甲骨上的卜辞,甲骨文

 攸州刀郎 2019-09-22

远古书法第一期:甲骨上的卜辞,甲骨文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可识文字,多是书写或镌刻在甲、兽骨上的卜辞,也有少许的记事文。然而,它的发现却是近代史上的事,是在清光绪二十五年,也就是1889年,由王懿荣发现的。

据不完全统计,已发现的甲骨文有15万片以上,不重复的字约有4500多个,可识的约有1500个字。这些字用尖利的工具锲刻,也有用类似毛笔所写的墨书或朱书文字。笔画瘦硬方直,线条无论粗细都显得遒劲而有立体感,表现出锲刻者运刀如笔的娴熟技巧。书法风格也随着时期的不同而迥异,或纤细谨密,或草率粗犷。

远古书法第一期:甲骨上的卜辞,甲骨文

董作宾曾对甲骨文书法的时代特征做了划分:第一期(武丁),雄伟;第二期(祖庚、祖甲)谨饬;第三期(廪辛、康丁),颓靡;第四期(武乙、文丁)劲峭;第五期(帝乙、帝辛)严整。

以时代来分,大致前期的字大,中期的字小,较质朴,晚期的字带有一些金文的特点,有的字很小,但很严谨。甲骨文绝大多数是用刀刻的,有的刻好后填朱,也有少数甲骨文以朱墨写成而未刻。说明甲骨文一般是直接刻字,也有的是先写后刻。由此可知甲骨文的线条不仅有刀法而且还包含笔意,对于笔意是不容忽视的。

远古书法第一期:甲骨上的卜辞,甲骨文

因工具材料的限制,其线条瘦劲犀利,有直线也有曲线有单刀也有双刀。往往是中间较粗两头尖,而点画起止仍有一些方圆之法;有的直画微带曲意,线条点画显得丰富而有变化。字的结构一般呈扁长方形,方圆曲线、直线组合的很有意味。甲骨文均以竖行排列,由上到下,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依次排开。

远古书法第一期:甲骨上的卜辞,甲骨文

甲骨文已具备“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假借、转注和形声)的汉字构造法则。甲骨文已包含着书法艺术的诸多因素,从其点画、结字、行气和章法来看,浑然一体又富于变化,体现了商代人的艺术技巧和素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