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让身边的人失望,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方式

 金苹果6 2019-09-22

有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烦恼,为什么自己无论如何小心翼翼、认真仔细,却总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总会在不经意间让他人失望甚至得罪某人,从而闷闷不乐。

事实上,宇宙中的一个重要法则便是: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完美的。对于人而言,也是如此,我们常说“人无完人”,任何人的身上都会有瑕疵,如果我们将这条法则放到社交中,就会变为:你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人。

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没有必要太过于纠结,为了迎合他人而伤害自己是一种没有意义的行为,因为它并不能给你带来实质来的价值,同时从长远来看这样做反而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事实上,一定程度的让身边的人失望,也是一种做人的智慧。

在群体心理学(Group Psychology)中,将一个人总是看重他人感受的心理成为内耗效应(Internal friction effect),出现内耗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内心资源分配的不协调,具体可以说是不尊重自己。对于每个人而言,自我价值总是最为重要的,在满足自我价值的基础上再去满足他人,才是正确的做法。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这种内耗效应的出现与原生家庭的情感体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在小时候与父母的相处模式与互动手段,会很大影响我们人格的最终形成。那些在家庭中对孩子特别严厉的家长最终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变得胆小而谨慎,他们害怕失败,害怕别人对他们失望,如果有人对他们不满意,就能引起他们非常严重的焦虑感。

这些现象在心理学看来,都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人为自己而活,做事也因自己而做,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对自己满意,只要能够问心无愧,那么自己的做法便是合理的。

人们发现,那些“内耗效应”严重的人一般都有着好脾气与强大的忍耐力,因为他们总觉得,一旦自己表现出太多的个性,就会招致其他人的不满;同时在其他人对自己造成伤害、忽视、侵犯、指责、暴力的时候,他们更多的应对措施也仅仅是反思自我而不是奋起反抗。

心理学普遍认为,愤怒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当人受到的伤害超出了个人心理承受极限时,就会迸发出愤怒的情绪,以帮助自己摆脱被压制的状况。但同时,愤怒也常常导致自身与他人之间的矛盾变得尖锐,因此一些人会害怕对别人发怒,害怕因此而让别人失望与厌恶。

但事实上,愤怒也是一个人正常情绪的一部分,在必要情况下的合理宣泄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相反,他人也会因为你的愤怒而清楚了解你的态度与底线。

但是,并不是所有害怕出错的人都是自卑与不尊重自我,有的人不想让他人失望,并非是想照顾他人的感受,而是为了维护自身在他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或者是在某些人身上有利可图,这种表现有可能预示他们是隐秘自恋者(Secret Narcissist)。

相比起通常的自恋情结,隐秘自恋者的内心通常更为阴暗可怕,他们冷漠而无情,自私而虚伪;他们的谦虚与谨慎不过是为伪装自己真实目的而披上的面具;他们也会通过不断塑造自己在他人心目中强大的形象来维持自身的安全感。美国哈佛医学院心理学教授克雷格马尔金(Craig Malkin)说道:“隐秘自私者不会真正地考虑他人。”

尽管如此,那些隐秘自恋者冷漠的外衣下依然有着一颗渴望被他人关注的心,正是这样的心态促使他们不断精益求精,以完善自己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事实上,隐秘自恋者大都有一个孤独而压抑的童年,他们害怕自己某一方面不够完美,而回想起从前一点点失误就会被父母否定的生活。

要想真正摆脱这种心态,最根本的方式是建立正确的自尊。需要注意的是,自尊与自恋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自尊是指个人在对自身形成完整认知之后,仍然认同自己的心理,自尊的主要能量来源是自我,而不是他人的评价与态度。

我们作为人,不可能和神一样拥有完美的身躯与思想。最可怕的事情并不在于你会犯错,而是内心对错误的藐视与排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