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英彪老中医处方解读

 醒真 2019-09-22

​中医处方解读

一、处方组成意义

中医处方是在运用单味药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由两味以上药物相互配伍组合而成的。处方不是药物的任意堆砌,它必须在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结构而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发展,药物学知识的积累,治疗经验的总结,人们逐渐懂得了两味药或多味药配合成处方的优势。同时,研究出了一套优化组合药物的处方方法,这是药物治疗的重大发展与提高。

临床处方多为中医师为病人“量体裁衣”的复方,其处方组成具有以下意义。

1,增强疗效 数味药有选择地配伍组方,可以增强或综合药物的作用,提高原有的疗效。这种药物疗效的增进,可以有两种情况:一种仅是单纯在有效价的量上的积累,另一种则由于协同作用而大大地超过单味药的量与质的总和。所谓“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即是此意。

笔者在临床需要凉血止血,治疗便血、痔血和脓血便时,常将地榆炭与槐花同用;在治疗气虚病证时,常将炙黄芪、党参、山药白术同用,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强疗效

2,减少烈性和毒性 大多数中药是可以安全服用的,但部分中药有一定的毒性,单味大剂量运用时尤为明显,笔者在临床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风寒痹痛喜用《金匮要略》鸟头汤加减,经验方中川鸟、草鸟、细辛具有麻醉止痛作用,虽经炮制后毒性有所减少,但仍有小毒,而且有性热燥烈、伤阴动火之弊病,吾与当归、白芍、白茫、生甘草等药配伍运用后,既不影响竭痹止痛之功效,又防止了小毒和偏性伤人。此经验曾在20世纪70年代初总结成论文,发表在《云南中医杂志》上。

3,减少弊病和不良反应 部分中药服用后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产生一些弊病,开处方时可通过合理的配伍得到纠正。例如,滋阴补血时,笔者喜用大剂量的熟地黄效果颇佳,但熟地黄味甘质腻,单味运用有碍胃助湿之弊,对“虚不受补”者更是如此。笔者在开处方时,必定要配以砂仁、陈皮等健脾益胃药物,这样不仅增加了熟地黄的功效,又司避免其弊病和不良反应。

4,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 单味药虽亦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但难以适应复杂而多变的病惰。组成复方之后,却能补其不足,全面兼顾,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扩大治疗范围。例如,黄芪为临床最常用的补气药,但气虚证有多种表现,单味黄芪则难以胜任辨证的需要。

脾胃气虚者,配以党参、白术等药;

阳气虚弱者,配以附子、肉桂等药;

气血两虚者,配以当归、熟地黄、党参等药;

中气下陷者,配以升麻、柴胡等药;

肺气虚弱、表卫不固者,配以浮小麦、麻黄根、牡蛎等药;

肺虚咳喘著,配以五味子、炙麻黄、紫苏子等药;

气虚易于感冒者,配以白术、防风等药;

脾虚水肿者,配以猪苓、茯零车前子、玉米须等药;

气虚血瘀者,配以党参、丹参、红花等药,

便更能符合病情变化和辨证的需要。

5,改变和影响疗效 几种药物配伍组成处方,可以改变其原有功效,能够引导处方主要发挥某方面的作用或直达病所。

笔者在运用当归、熟地黄、阿胶等补血药治疗血虚证时,必定配伍大剂量的炙霞、竞参等补气药,以发挥“气旺生血”的作用;

在治疗中风后遗症肢体偏瘫无力时,在处方中运用桃仁、红花、丹参,地龙等活血化瘀通经药物时,必定也要配以大剂量的黄芪、党参,补气生血,推动血行,化瘀导滞。

在处方中配伍某经的引药,则可引诸药达某经,以治某经的病变。例如,

上肢痹痛,多配以桂枝或桑枝;

下肢痹痛,多伍用川牛膝或怀牛膝;

咽喉病多配伍植梗,以载药上行。

将药物组合成处方,既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又能相反相成,充分体现由单味药物组合处方应用的优越性。同时,必须指出,处方药物的组合,既不是药物之间简单的堆砌,也不是同类药效的相加,而是有一定的配伍原则的。有经验的中医师在这方面有其丰富的宝贵经验。

二、处方组成结构

每一张中医处方,都是根据病情的需要,在辨证的基础上,以治法为依据,按照一定的组方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权衡适宜的用量,配伍而成的。处方是由君药、臣药、佐药、使药4个部分所组成的,现代多改称为“主、辅、佐、使”。

1,君药(主药) 是指针对疾病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此外,还包括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针对给病人带来较大痛苦的个别症状的对症治疗药物。主药在一个处方中可以用一味或两味以上,但主药较辅药、佐药药味少而用量较大。如治疗外感风寒表证的麻黄汤,就以麻黄为主药。在一个处方中,君药是必不可少的药物。

2,臣药(辅药) 是辅助主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针对兼病或对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例如,麻黄汤以辛温发汗之麻黄为主药,为了加强该方发汗解表之力,又配以桂枝解肌发表,则桂枝为辅助药物。

3.佐药

(1)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如麻黄汤以杏仁为佐,宣畅肺气,既助麻黄、桂枝解除表邪,又治咳嗽气喘的兼证

(2)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如十枣汤中的甘遂、大戟、芜花皆有毒,且性峻烈,其攻逐水饮之力显著,但易伤正气,故配大枣为佐,缓和峻药之毒,减少药后不良反应。

(3)反佐药:是指与君药药性或作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如病属于真热假寒,治以寒凉药,常出现服药即吐的格拒现象,此时须在寒凉药中加入少许温热之品,作为反佐,则格拒现象不致发生。

4.使药

(1)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直至病所的药物,如肺部疾患常以桔梗为引,下部疾患常以牛膝为引等。

出宜

(2)调和药:即调和方中诸药性味的药物,如大多方剂中常加甘草便是此意。

在临床处方君、臣、佐、使的选用并无一定格式,每一方中只有主药是必不可少的,至于臣、佐、使药则当根据病情和药性的具体情况而适当选择。例如,某些处方的君或臣药的功效较为广泛,本身就兼有佐、使药的作用时,就可以不设佐、使药。对于君、臣、佐、使4部分俱金的,应称为完全方;而缺少臣、佐、使某一部分的,则应称为不完全方。一个处方中不一定是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完全具备才称其为方。实际上,一些比较简单的处方,除必须有君药外,其余臣药、佐药、使药等不一定完全具备。例如,治疗元气暴肥的独参汤,只有君药人参一味;治疗肝经火盛所致的胁痛、口苦、叫吐等症的左金丸中,只有君药黄连和佐药吴茶萸;冶表虚自汗出1玉屏风散中,则是由君药黄芪、臣药白术、佐药防风3药组成。于一首处方中君、臣、佐、使的药味多少,也无呆板的规定,但一主药的药味较少,而药量和药力却较大。相对而言,臣、佐药的药味较多,药量也较轻。

处方的组成,是辨证施治与“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临床上组方用药也不必生搬硬套,而是根据辨证立法的需要,针对具体的病情,分清轻重缓急,确定治疗原则,有目的地选配药物,组成一个行之有效的处方。

君、臣、佐、使是临床处方的基本结构,它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中医学的精华部分。现以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治疗温病初起的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的银翘散为例,试析其君、臣、佐、使的处方结构与原则。

君药: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清中有透,辛凉透表,轻宜疏散,以透散风热之邪。

臣药:薄荷、荆芥穗、淡豆豉疏风透表,以助金银花、连翘透散解表之功。

佐药:竹叶清上焦邪热,加强金银花、连翘清热;牛蒡子、桔梗宣肺利咽,既助君、臣药透表,又治其兼症(桔梗为肺经引药,故又兼使药之义)。

使药:生甘草调和诸药。

三、处方的组成变化

    处方分为自拟处方和成方处方两种。自拟处方是指医生根据具体病人的病情,按照处方规律自己的拟定的处方,针对性强,应用灵活。成方处方是指由古今医家所创制,而又载入方书的处方,如经方、时方和经验方。其中成方处方由于有固定的主治、功用和组成,所以应用时,必须依据患者的不同病情、体质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灵活的加减化裁,才能保证方与证相符,从而提高疗效。成方加减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般有药味加减、药量加减、剂型更换三种形式。

    (一)药味加减的变化

    是指所选成方,其主症与所治病情基本相同,而兼症或次要症状不相同,那么,该成方的君药不变,而在臣、佐药中,相应地去掉某些不适合的药物,加入适合的药物,使之丝丝入扣,更加切合病情的需要。这种变化,又有加味、减味与既增又减的区别,例如,六君子汤,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主治脾胃气虚兼有痰湿者,症见面色苍白,语言低微,四肢无力,食少便溏,胸脘痞闷,咳嗽痰多色白,舌质淡,脉细缓等症。方以党参为君药,白术为臣药,茯苓、陈皮、半夏为佐药,甘草为使药。若六君子汤主证未变,而又兼见胸脘胀满或疼痛者,则可加木香、砂仁理气止痛,即“香砂六君子汤”。若六君子汤主证仍在,但痰湿之象不明显者,去理气燥湿化痰的陈皮、半夏,则成“四君子汤”。

    若因药味的加减而改变了原方的君药时,则属另行组方,而不能说成仿照某方加减。

    (二)药量增减的变化

    是指在应用成方时,不改变原方组成的药味,而只增强或减少其中某些药物的用量,从而改变了该方的功效与配伍关系,其主治范围也随之扩大或缩小,甚至改变了原主治范围。例如,《伤寒论》的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其组成都是以附子为君,干姜为臣,炙甘草为佐便。但四逆汤附、姜用量相对较小,功能回阳救逆,主治阴盛阳微而致的四肢厥逆,恶寒卷卧,下利清谷,脉沉细微的证候;通脉四逆汤附、姜用量较前方俱有增加,功能回阳通脉,主治阴盛格阳于外而致四肢厥逆,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的证候。又如《伤寒论》的小承气汤和《金匮要略》的厚朴三物汤,都由大黄、枳实、厚朴三味药物组成,但小承气汤中大黄用量较大,作为君药,枳实为臣药,厚朴用量较小,是大黄的二分之一,为佐使药,功能泻热通便,主治阳明腑实轻证;厚朴三物汤中厚朴用量独重,为君药,枳实为臣药,用量亦较小承气汤中枳实为大,大黄为佐使药,用量是厚朴的二分之一,全方功能行气通便,主治气滞便秘证。

    古人遗留的多数有效处方的剂量不适合当今人群的情况,故大多需要增减。此外,还需因人、因地、因时、因病情而灵活增减药量,才能丝丝入扣,提高疗效。

    若由于药量的增减,而改变了原方主药和主证的,也属重新组方。

    (三)剂型更换的变化

    是指同一处方,由于选用不同剂型,而使治疗作用发生相应的变化。处方的剂型有汤、丸、散、膏、丹、酒……等多种,由于制作方法和工艺不同,对药物作用的发挥也有一定影响。比如,汤剂比较便于吸收,易于发挥,作用迅速,多用于急性病。丸剂则较为吸收缓慢,而药力持久,多用于慢性病症等等。例如《伤寒论》的理中丸,本方由干姜、人参、白术、甘草四味药组成,主治中焦虚寒,自利不止,呕吐腹痛,舌淡苔白,脉沉迟少力等症。若见上焦阳虚而致的胸痹,病证较为急重时,则可将本方更换为煎汤服用,以取其速效。

    古代名医徐灵胎认为“用方之妙,莫如加减;用方之难,亦莫如加减。”正是提醒临床医生,要在成方的“加减”方面下些功夫。

四、处方的新老剂型

    药物配伍组成处方之后,还必须根据病情需要或药物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才能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剂型,是按照一定工艺,加工制成一定形状的药物。

    历代医药学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制了多种剂型。如《内经》记载的十三首处方中,就有汤、膏、丸、散、酒等剂型。以后各个朝代均有所发展。如锭、条、线、饼、露,以及熏烟、熏洗、灌肠、坐药等剂型。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剂技术也不断提高。目前,在传统剂型的基础上引进现代制剂新技术、新方法,研制和生产了许多新的剂型,如针剂、片剂、冲剂、涂膜剂、气雾剂、滴丸、糖浆、浸膏、微型胶囊等。各种不同的剂型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与用处,现将常用的处方剂型介绍如下:

一、汤剂:汤剂又称煎制。是指将处方中的每剂药物混合均匀,加水泡浸后,再煎煮一定时间,然后去渣取汁,所得的药液,称为汤剂。汤剂主要供内服。但煎汤外洗或熏浸的浸浴剂,也属本剂型。汤剂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早,使用最广泛的剂型,它适用于一般疾病或急性病。其优点是:制作简单,易于服用,吸收快,见效迅速,而且便于灵活加减,能够较全面而灵活地照顾到各种病情不断变化中治疗的需要。其缺点是:煎煮需花费一定时间,服用量大,久服易产生厌烦心理,不便于贮存及携带,一般需当天煎煮当天服完,不宜大量生产。

    (一)选好煎药用具

    煎煮中药宜选用沙锅,因其性质稳定,不易与中药中之化学成分起反应,煎出汤剂质量可靠,加之沙锅传热性能好,受热均匀,价格低廉,故深受群众的喜爱。其他如玻璃、搪瓷等器皿也可选用。但切忌使用铁锅,虽然铁锅传热性能好,但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如中药内的鞣质可与铁化合形成难溶的络合物,铁与有机酸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盐,均影响中药的效果。此外,铁锅煎煮中药还会使汤液颜色改变。如诃子、地榆、苏木等含酚羟基类化合物,与铁结合后变成深紫色或黑绿色、紫黑色等。由铁锅煎出的中药有铁锈味,易使患者产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也不宜选用铝锅煎药。

    (二)煎药用水要适宜

    古人常用泉水、井水、河水、露水、雨水、雪水等做为煎煮中药的溶媒,现今主要用自来水,但应避免使用含农药或重金属含量过高的自来水煎药。

    煎煮中药应加多少水为标准,目前尚无统一规定。由于药材的组织各异,吸水性能不同,加之水分的不断蒸发失散,若加水量不当,会直接影响煎药的质量。因此,加水量之多少应根据药物的吸水量、煎煮时间、温度及患者所需药量等具体情况而决定。

    根据实验研究认为,同一方剂的药量,在一定条件下,加水愈多,浸出物含药量愈高。一般平均每克药内需加水10毫升,对于吸水性较强的中药,还可适当多加些水,反之可少加些水。总之,应根据药物性质和适量适当增减。一般以水面高出药物约3厘米为宜,大约相当于每50克药加水250毫升,头煎放总量的70%,二煎放30%。

    (三)浸泡药物勿忽视

    中药绝大部分为干品,有一定的体积和厚度,若煎煮前不予以浸泡,即以武火煎煮,会使药物表面蛋白凝固,淀粉糊化,影响有效成分的渗出。

    煎药前浸泡,可使药物湿润变软,细胞膨胀,或胀破使其有效成分溶解到药材组织水分中,再扩散到中药外部水中。实验研究证明,未经浸泡的茵陈蒿汤,第一次煎出的有效成分仅占总量的16.05%,第二次占总量的7.69%,总计为23.74%。若同样条件下,预先浸泡1小时,则第一次煎出的有效成分占总量的21.31%,第二煎占总量的9.69%,总计为30.98%,较前者高7.24%。又如白头翁汤,浸泡20分钟后煎得的药液较未经浸泡者抑菌作用明显增强。浸泡生药的时间,一般花、茎、根茎、种子、果实等宜浸泡60分钟左右,用凉水,不宜用温水或加温,以防药物酶解。

 (四)煎药火候要得当

    煎药火候,前人有“文火”、“武火”之分。慢火煎煮,使锅内药汁温度缓慢上升的火候,称为文火。急火煎煮,使锅内药汁温度急骤上升的火,称为武火。除特殊需要外,一般药物常采用先武后文煎法,即开始时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

    (五) 两煎与三煎

    一般药物经一、二煎后仅能煎出余下的20~30%。除特殊情况,一剂药煎1次外,多采用一剂药两煎为宜,个别情况,如补益药、或不易煎出的药剂可行三煎,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尽量浸出,充分发挥药效。

    中药含可溶性和难溶性成分,易煎出的成分有苷类、多糖类、挥发油等,这些成分在第一煎中出量较多,而难煎的苷元、树脂、树胶、脂肪油等,只能在第二煎中浸出较多,为使两煎的有效成分均匀一致,故常将一、二煎药液混合均匀,分2~3次服用。

    (六) 煎药时间与温度

    根据药物有效成分浸出规律,一般认为温度愈高,煎煮时间愈长,则有效成分的浸出率愈高。但实践证明,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引起药物的分解与破坏。煎煮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因为当溶液浓度达到溶质平衡时,延长时间并不能增加溶出物,故传统的煎药经验“武火急煎,文火缓煎”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一般情况下,先用高温使药液煮沸,第一煎从煮沸开始计算时间,约煎煮20~30分钟左右,均用小火使之微沸;第二煎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左右。解表药、理气药时间宜短,第一煎约10~15分钟,第二煎约15~20分钟;滋补药时间宜长,第一煎需30~40分钟,第二煎需25~30分钟左右。

    (七) 煎药方法

    先用武火(指大火,温度高)快煮,沸后再改文火(即小火,指温度低)慢煮,这样既能防止药液溢出,又可减少水分蒸发,避免挥发成分的过多损耗和高温导致的有效成分的破坏。据研究发现,药物表面有一厚层气膜包围着,浸出溶媒表面的张力愈大愈不易破坏气膜,使溶媒不易附着于药粒渗入内部,也就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渗出。因此,煎药过程应每隔7~8分钟搅拌1次,以克服气膜造成的影响,使底部浸出液逐渐增浓,迅速达到平衡,经搅拌使上下溶媒置换,造成浓度差,使煎出的药汁均匀一致。但不宜频频搅拌,以防挥发油耗损过多。若煎煮解表药时,宜在锅上冷敷多层湿布,使随蒸气挥发的有效成分冷凝在上,再随水珠滴落,重新回到收药液中,这样可以提高煎药质量与效果。煎好后应立即去渣滤汁,不宜久置,一是防止时间过久水分丢失,二是防止药汁酸败。过滤药液时,最好加压过滤,防止药渣中残留药液,可以提高煎出率。

    (八) 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 贝壳类、矿石类药物,如龟板、鳖甲、代赭石、石决明、珍珠母、生牡蛎、生龙骨、磁石、生石膏等,因质地坚硬,难以煎出药味,应打碎先煎,煮沸后约10~20分钟,再下其它药物,以使药物有效成分充分煎出。泥沙多的药物,如灶心土(伏龙肝)、糯稻根等,以及质轻量大的植物药,如芦根、白茅根、荔枝草、夏枯草,宜先煎取汁澄清,然后取其药汁代水煎其它药物。

2、后下  气味芳香,借其挥发油取效的药物,如薄荷、砂仁、沉香等,宜在一般药物即将煎好时放入,煎2分钟后即可,以防有效成分散失。有些中药有其特殊性。如钩藤不耐久煎,所含钩藤碱等有效成分在煎煮20分钟后即大部分破坏,应后下煎5分钟。又如生大黄所含蒽醌衍生物能刺激大肠,增加其推进性蠕动而促进排便,但久煎后有效成分大部分破坏,泻下力大为减弱,应后下煎煮2分钟即可。

3、包煎  某些对咽喉有不良刺激与易浮水面的药物,如旋覆花、蒲黄、车前子、苏子等,以及煎后药液混浊,如赤石脂、滑石等,要用纱布袋将药包好,再放入锅内煎煮。

4、 另炖或另煎  某些贵重药,为了尽量保存其有效成分,避免同煎时被其它药物所吸收,可将药物切成小薄片,放入加盖盅内,隔水炖1~2小时,或取锅加水另煎取汁服用,如人参、冬虫夏草等。对于贵重而有效成分又难以煎出的药物,如犀角、鹿茸等,还可用磨汁或锉粉调服。

5、溶化(烊化)  胶性、粘性大而且容易溶解的药物,用时应另行加温溶化,再加入去渣的药汁趁热和匀,或微煮溶解后服,以免同煎时在锅底煮焦,且粘附它药,而影响其有效成分的煎出,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饴糖等等。

6、冲服  散剂、丹剂、小丸、鲜汁,以及某些芳香或贵重药物,应放入碗内,然后将煎好的药汁冲入碗中,和匀后服。如沉香末、肉桂末、田七粉、紫雪丹、六神丸、生藕汁、生萝卜汁等。

    (九)汤剂内服方法

    服药方法是否得当,对疗效密切相关。古代名医徐灵胎云:“病人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法,则非特无功,反而有害,此不可不知也。”所以,应加以重视。服药法包括服药时间与服药方法。

1、服药时间:一般来说,服药宜在饭前一小时左右为宜;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滋补药宜空腹服;治疟药物宜在发作前2小时服;安神药宜睡前服;急病则不拘时间;慢性病服丸、散、膏、酒者应定时服。另外,根据病情有的可一日数服;亦有的可以煎汤代茶不拘时服。个别方剂有特殊服法者,如鸡鸣散,在天明前空服冷服,效果为佳。

2、服药方法:汤剂一般是一剂分为二服,或分三服;病情紧急的可一次顿服;同时还有根据需要采取持续服药,以维持疗效的。目前临床服药多为一日一剂,分头煎、二煎服用,如遇特殊情况也可一日连服两剂,以增强药力。对于一些感染性疾病、发热性疾病,余常常嘱患者每6小时服用1次,目的是维持药物在血液中的有效浓度,提高临床疗效。汤剂一般多用温服。服发汗解表药时,除温服外,药后还宜温覆避风,使遍身持续微微汗出。热证用寒药,宜冷服;寒证用热药,宜温服。但有时病证寒热错杂,相互格拒,可出现服药后呕吐难下,如系真寒假热,则宜热药冷服;如系真热假寒,则宜寒药热服,属于一种反佐服法。一般服药呕吐者,宜在汤剂煎汁中加入少许姜汁,或用鲜姜擦舌,舌嚼少许陈皮,然后服药,或用冷服,或少量频服等服法。如遇昏迷病人,吞咽困难者,可用鼻饲给药。

     全国国医大师、江苏省中医院徐景藩教授创立了“糊剂卧位服药法”,笔者学习后,于20年前即仿照此服药法,用于食管有炎症(包括食管憩室)、溃疡病人,以使治疗性药物力求能在食管稍稍停留,使药物对食管黏膜直接起作用,发现确实有效。具体方法是根据病证而处方,汤药要求浓煎,头煎和第二煎各浓煎成150ml左右。每次药液中加入藕粉1~2匙。如无藕粉,可用山药粉、首乌粉或熟米粉代替。充分调匀后,文火加热,边煮边搅,煮沸而呈薄糊状半流质药,盛于碗中,置于床边。病人解衣卧床,左侧卧、平卧、右侧卧、俯卧各咽药1~2匙,余下的药可以仰卧时吞咽。服药毕,温水漱口吐出,卧于床上,稍稍翻身,半小时内不饮水,不进任何食品,若有晚间服药,按上法服完后即睡,作用尤佳。徐老认为,人在直立或坐位时服药,迅即经食管而入于胃中,所以改进为卧位服,加上粉糊的粘性,可有利于直接作用于“病所”。藕有清热凉血之功,藕粉性粘,兼能“护膜”。若患者胸骨后隐痛、刺痛,痛位固定,辨证兼瘀滞者,还可在药糊中调入参三七粉,每次1~1.5g,或云南白药,每次0.5g。如诊断为食管憩室炎症,可按X线片上所示,卧位服药后向憩室突向的一侧睡,腰臀部稍垫高。10~20分钟后转向对侧卧20分钟。此时抽出枕头,使头部位置低20分钟后再用枕头。这样,可使药物先作用于憩室部位,再使之流出。吾遵照徐老以上服药法治疗食管炎症、食管溃疡的病人,确可提高临床疗效,可见老中国医大师经验宝贵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