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LEMONLI1985 2019-09-22

为贯彻落实全省农信社改革发展大会精神,优化网点空间布局,提升网点建设品质,增强网点竞争能力。近期,笔者以衡阳市农商银行系统为案例,通过与部分农商银行高管、中层、支行行长、一线员工进行座谈,现场走访营业网点,分析相关报表数据,对该市9家农商银行网点建设、人力配置、网点服务、业务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就物理网点经营转型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建设。

一、衡阳市农商银行系统网点基本情况

截至2019年6月底,全市9家农商银行共有营业网点397个,从业人员3819人。从管理层级来看,营业部9个;一级支行249个,占比62.7%;二级支行72个,占比18.1%;分理处67个,占比16.9%;从所处地域来看,城区网点123个,占比30.98%,乡镇网点274个,占比69.02%,全市共159个乡镇,平均每个乡镇农商行有1.72个网点。从存款规模来看,1亿元以下的网点27家,占比6.80%;1-3亿元的网点289家,占比72.80%;3-5亿元的网点65家,占比16.37%;5-10亿元的网点9家,占比2.27%;10亿元以上的网点7家,占比1.76%。从员工结构来看,一线网点从业人员3023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79.1%;从事各类管理和行政服务人员796人,占比20.9%。从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员工1735人,占比45.4%;36至45岁员工870人,占比22.8%;50岁以上员工748人,占比19.6%。

二、机构网点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金融科技兴起与普及,金融行业的经营模式和获客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农商银行点多线长的网点优势日渐丧失,柜面业务大幅下降,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网点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一)网点布局不合理

1.城区网点密度大。全市在方圆500米以内有本行网点交叉覆盖共64个网点,占比16.1%;方圆1000米以内网点交叉覆盖共75个网点,占比18.9%。衡阳农商银行,原四城区合并后网点密度极高, 14个网点在500米内有交叉覆盖,33个网点在500至1000米以内有本行网点交叉覆盖情况。城区网点业务增长缓慢,青山街支行存款规模3年来一直在7000万元左右徘徊,5名正式员工,人均存款不到1300万元。

2.跟不上经济区域变化。衡阳农商银行大部分网点集中在老城区,密集度高,对新城区网点建设又没跟上,如华新汽车站片区,目前已进驻特变水木融城、恒大绿洲等大型楼盘,建成华新实验中心、蒸水小学,已形成规模商圈,但该行没有布点,存在服务盲区。有的网点因经济区划变化导致业务逐年萎缩,如衡山贯底支行,因乡镇撤并,矿山环保整治关停等原因,近三年存款一直在8000万元左右,贷款一直在2000万元左右徘徊,日均人均网点业务量40笔左右。

3.网点营业面积小。全市营业厅面积小于100平方米的网点172个,占比43.3%;100-200平方米的网点169个,占比42.6%;大于200平方米网点仅56个,占比14.1%。部分网点建设滞后,功能简单,已严重影响业务增速。如耒阳新华支行,一个商贸流通的特色支行,位于耒阳市最繁华区域,客户资源多,发展潜力大,但信贷办公区域不足8平方米。

(二)网点形象不佳

1.改造装修时间长。对网点改造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全市建成时间大于20年的网点219个,占比55.2%;装修时间大于20年的网点7家,占比1.8%;近5年新装修的网点123个,占比31%;近3年新装修网点69个,占比仅17.4%。部分网点内外部装修已陈旧破损,光线昏暗,网点陈设布置混乱,功能分区不全,卫生环境较差,便民设施不齐,最长的衡南农商银行云集支行,装修已超过20年。

2.形象视觉不规范。部分网点门楣招牌未按新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标准改造,整体风格全县不统一。没有制定本行统一规范的网点建设标准。衡山师古支行,位于107国道旁,业务量大,往来的客户及行人很多,但内外部装修很差,功能分区也不完善,客户体验差。全市仅有三星级网点1家,四星级网点1家,网点标准化建设任重道远。

3.自助设备布放少。全市自助设备布放732台,其中离行式自助设备100台,平均每个网点自助设备1.84台,平均每个乡镇网点仅有1.36个自助设备,有71个网点没有布放自助设备。如耒阳小水支行服务区域人口8万多人,只有一台自助存取款机,赶集时办理低保、粮补等小额业务的客户挤满了营业间,优质客户不愿等待,转而到邮政或村镇银行办理业务。绝大部分自助设备是ATM或CRS,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客户业务需求。部分网点设备陈旧,使用年限长,故障频发,维修成本高,客户反映差。

(三)资源效率配置低。

1.柜面业务萎缩。全市农商银行综合柜员1331人,占比34.85%。以该市2019年1至6月网点柜面业务量为例:从网点日均业务量来看,大于200笔的182个网点,占比45.8%;100(含)-200笔的157个,占比39.5%;低于100笔的网点58个,占比14.6%,其中衡州农商银行有14个网点,占比24.1%。从单个柜员日均业务量来看,大于200笔的共4个网点,占比1.01%;100(含)-200笔的64家网点,占比16.1%; 40(含)-100笔的264个网点,占比66.49%; 40笔以下的65个网点,占比16.37%,其中城区网点12个。衡州农商银行桐梓分理处4名柜员,人均日平业务不足20笔。从网点业务性质来看,全市柜面日均业务2.8万笔左右,其中30%属于政府补贴类小额业务,对常规业务影响较大。

2.柜员闲置严重。柜面业务大幅萎缩,而没有相应减少临柜人员,网点现金窗口至少2个,多的有5-6个,一般在3-4个。若按平均1个柜员一天办理150笔业务计算,全市日均业务2.8万笔,只需186个柜员,再加上一些内勤管理岗,至少可减少340个柜员。若通过大堂经理引导到自助设备办理还会进一步减少柜面业务。另外,柜员轮休模式也不合理,全市有83个网点实行柜员“两班倒”工作模式,占比20.9%,极大地浪费人力资源。衡阳农商银行67个网点全部实行柜员“两班倒”模式,如采取“丁字班”,可以解放67名员工用于充当大堂经理。

3.信贷人员配置不足。一是人数不足。全市共有信贷人员1199人,除去管理层401人、信贷内勤人员39人,实际办理贷款业务的客户经理759人,占比19.87%,占比最低的南岳农商银行为13.5%,其次衡阳农商银行占比15.2%。二是年龄老化、专业能力不足问题突出。全市35岁及以下信贷人员410人,占比34.2%;50岁以上信贷人员共计344人,占比28.7%。祁东农商银行,50岁以上信贷人员76人,占比50.3%。全市具有金融、市场营销相关专业的客户经理仅291人,占比24.3%,专业化程度明显偏低。三是客户经理分布不均。有的网点处于业务发展期,可信贷人员配置不足,而有的网点贷款余额、有效客户数严重偏低,信贷人员人浮于事。从管贷余额来看,截止6月底,全市有贷款余额的网点279个,信贷人员(不含信贷内勤)人均管贷余额3344万元,人均管贷余额低于平均值的网点共224个,占比80.3%;低于1000万的网点118个,占比42.3%,多集中于乡镇网点。从管贷户数来看,信贷人员人均管贷户数117户,人均管贷户数低于平均值的网点共178个,占比63.8%,衡南农商银行鸡笼支行,3个信贷人员,2019年6月底贷款余额354万,人均管贷11户,人均管贷118万。

(四)服务理念滞后

1.厅堂服务缺失。由于受条件限制,网点功能分区模糊,少有配备低柜,VIP窗口形同虚设。大部分网点只有现金柜台,与客户隔窗缺乏交流。厅堂人员配备不足,全市仅有137个网点配备了大堂经理,其中110人为工勤岗位劳务派遣人员,而且这些外聘人员缺乏专业培训,不懂业务产品,不懂营销技能,缺乏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没有发挥厅堂服务、产品推介、业务营销作用。

2.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客户与柜员隔着冷冰冰的玻璃,缺乏有效沟通与服务,没有专门的客户管理与维护岗,缺乏有效的数据分析。对客户服务需求研究不够,响应迟缓,习惯于等客上门,产品与服务缺乏特色化、差异化,客户体验差,难以满足客户多层次的需求。

(五)管理方式粗放

1.管理体制不顺。部分农商银行没有实行网点扁平化管理,管理层级多、效率低。多层级管理有几个突出问题:一是人浮于事,一级支行人员冗余,权责不清,效率低下;二是管理标准不统一,政策传导慢、环节多;三是一级支行侵占二级支行利益,任务分配上尽力往二级支行压,利益支配上又抠扣二级支行。由于总行只考核到一级支行,一些二级支行因为一级支行无法整体完成任务,即使自己完成了任务也无法拿到绩效工资而放弃努力,利益矛盾十分突出。

2.内部管理粗放。一是内部核算缺失。对网点业务结构、质量、风控、盈利能力等缺乏贡献度考核,网点精细化管理动力不足,资源浪费严重,吃大锅饭现象突出。二是差异化管理缺失,没有根据网点业务规模、客户资源、经营能力、盈利水平等指标,在经营授权、资源配置、绩效考核等方面实行差异化管理,网点经营活力不足、效率低下。

3.考核制度不完善。从现场调研来看,一是绩效考核系统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化。有的农商银行绩效考核系统建设过多地依赖第三方公司,简单地一包了之,实用性不强。有的行绩效考核系统还有待完善,缺乏科学化、精细化,收入差距不大,仍然存在吃大锅饭现象,难以有效地调动员工积极性。

三、网点转型的建议

推动网点转型是农商银行提升网点竞争能力的务实举措,也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挖掘内部潜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务必抓紧抓好。

(一)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网点空间布局。要根据城市建设规划和商圈经济发展趋势,深入开展市场调查研究,结合自身网点建设与发展现状,按照撤一批、搬一批、降一批、升级改造一批的思路,制订网点转型三年规划,重新调整空间布局。按照客户分群、经营分层、网点分类的经营理念,大力推进特色支行、专营网点建设,提升网点差异化、特色化经营和服务能力。

(二)加快改造升级,优化网点功能布局。要大力开展网点标准化建设和星级网点创建活动,倒逼网点转型。加大智能设备和金融科技投入,提高线上与线下获客能力。适应金融科技发展新趋势和物理网点服务变革需要,围绕厅堂服务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建设,抓紧制订网点建设标准,优化网点功能布局。网点建设标准要在省联社总体框架内,对网点选址、营业面积、功能分区、风格色调、建材品质、装修年限等方面作出统一规范。厅堂功能布局要体现人性化和有温度服务,配优配强大堂经理和保安,大幅减少现金柜台,高标准设立低柜,强化自助服务区功能,有条件网点可以开设休闲、社交、阅读、商务等服务功能。

(三)加大人力资源整合,提升网点服务效率。人力资源要向业务量大、客户资源丰富、竞争充分的网点倾斜,对柜面业务少,柜员闲置严重网点要加快整合步伐。对柜面富余人员,要么到厅堂做大堂经理,要么做客户经理。全面实行客户经理等级管理,不仅要大幅增加客户经理人数,而且要大力改善客户经理年龄、学历、专业结构,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要加强员工系统化、常态化培养,提升队伍综合素质。

(四)加强精细化管理,激发网点经营活力。一是推进网点扁平化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减少管理层级和人员,提高决策和服务效率;二是实行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行以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为核心的网点简易核算,根据其盈利能力和贡献大小确定费用和绩效,倒逼网点开源节流;三是实行差异化管理。综合考量网点经营能力、风控水平、业务规模和贡献大小,在信贷、财务、人员等资源支配上实行差别授权管理,提升网点自主经营能力;四是加快推进全员绩效考核管理落地见效,细化员工等级管理,注重网点分类考核结果运用,通过绩效考核推动网点转型,促进业务高质量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