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看《天道》3:用“见路不走”解读丁元英的“天道思维”

 信息熵 2019-09-22

《天道》原著的作者豆豆,除了《遥远的救世主》之外,还有一部很重要的小说《天幕红尘》,里面一开始借助罗家明的妻子讲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罗家明在北京开公司,有天来了个陌生人,说给他 5 万元投资用一年,然后返还 50 万。这样的骗子很多罗家明自然不信,那人就拿出 500 块钱放到桌上,说我买你 5分钟的时间。罗家明见状就听他讲了5 分钟。结果等那人说完,罗家明拿出 2000 块钱给他,说温州人向来都是赚别人的钱,你要能到温州赚来温州人的钱,我就给你投资。过了半个多月这人又来了,他拿着那钱真去温州做了笔生意,赚了 8000 块钱回来。罗家明是说话算数的人,二话没说甩给他 5 万。想不到一年后这人还真就提个皮箱找上门来了,箱子一打开整整 50 万。罗家明问他挣了多少钱,他说挣了 200 多万。于是俩人吃了一顿饭,推心置腹谈了一场,原来这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叶子农,一个像丁元英一样的高人,为了去柏林而筹钱。临别,罗家明说什么都不要那 50万,说我不要你的钱,你要真想谢我,就送我一句比 50 万还值钱的话吧。叶子农想了想,说那我就送你四个字吧:见路不走

我看《天道》3:用“见路不走”解读丁元英的“天道思维”

“见路不走”这罗家明用超过50万换来的四个字,在我看来正是对丁元英“天道思维”的解读。

佛论中常常以经解经,那么我就以书解书,一脉相承。

叶子农在解释“见路不走”这四个字时,先用了大家都挂在嘴边的四个字:“实事求是”,可没人明白。

于是在老九的要求下叶子农用擀面条举了个例子:普通人都觉得面条是手擀的比机器压的好吃,但让一个不会擀面条的人擀出的就不一定好吃,因而好吃与否本质并不是手好和机器好的问题,是和面时达到的韧劲儿,擀面时的力度等决定的。所以这一句“手擀面更好吃”看似很常识的话也是有问题的,因而有眼光的人看事情就不拘泥于常人认定的东西看到其本质,发现其规律。

在丁元英嘴里那句“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把基督、道、佛三合一的话,便是觉悟到了表象后面的本质与规律。那么“见路不走”就是直击本质,不陷入套路,有什么样的条件,就会出什么样的结果。

这在科学领域更容易理解,前几天看一个关于发明飞机的事情,人类为什么几千年都没能发明飞机,是因为一直陷入有翅膀才能飞的想法中,直到有一天透过翅膀的表相,发现飞起来的真正原因是相对气流的压力差造成的,于是才真正实现了飞翔的梦想。

类似的无论是日常的电视电话手机电脑还是火箭飞船很多很多都是因为能透过表象发现本质规律,才得以发明,这也是为什么现代科学会迅猛爆炸式发展的原因。

丁元英在剧中痛心中国曾经积贫积弱的现象时,就说中国曾经的主流文化是弱势文化,弱势文化靠被人救赎,强势文化才是发现本质规律,能看到本质规律自然会成为强者。

科学如此,放在社会上许多事情也是如此,只是社会太复杂,人心也太复杂,所以原本简单的东西变得复杂,只有不着相,实事求是,见路不走,才能看到本质。

我看《天道》3:用“见路不走”解读丁元英的“天道思维”

因为你看到了本质,就与众人的行为做法不一样,而不是故意要新奇而与别人不一样。

丁元英做的事情,猛一看也不过是老套的手法,但就是有效,为什么,因为不是为了手法的新颖巧妙而做的,是为要达成什么样的结果就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而做的。

把丁元英的策划构想试着推演一遍:

总目标:实现王庙村可持续性发展,脱贫,芮小丹想要的神话。

次级目标:在音响市场分一杯羹。

赢的本质:最好的产品,最低的价格。

自身条件

条件一:丁元英本人是音响超级玩家,能指导做出最好的音箱,有人脉和资源。

条件二:几个组织者叶晓明,冯世杰,刘冰也是发烧友,能判断产品的好坏,对音响市场也有了解。

条件三:音箱制作不需要高科技含量,需要的是真材实料,需要功夫的打磨,王庙村的农民吃苦耐劳可以完成。

这个次级目标发挥了三方的优势,可以实现做到最好的产品,最低的价格。于是音响市场的老大乐圣集团就成了杀富济贫对的对象。

接下来进行任务分解

任务一:公司成立,股权划分,实现控股话语权。

任务二:农户生产各自承包,各自负责,保证顶级品质。

任务三:取得国际顶级权威认证,最好产品的标签。

任务四:柏林、伦敦、巴黎引进代理商,把顶级托起来。

关键一击:借助音响展销会促销,最低价格造成轰动。

由此引发的后果

后果一:对内,农民生产条件简陋,产生劳动时间问题,使用童工问题,社保劳保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诸多问题。

对后果的应对:与农户关联分割,不以公司的形式控制农户,农户自己负责自己,公司与农户只建立生意上的供销关系,在各道工序的农户之间实行小农经济的买卖关系,简单说农户不是公司的员工,就不会产生以上问题。

后果二:对外,引发直接利益受损者乐圣集团关于不正当竞争的诉讼,其他音响品牌的推波助澜。

对后果的应对:因为产品是真好,成本是真低,因此不正当竞争不成立,乐圣必败,合作则共赢。如果有恐惧,那只是情绪的恐惧与没见过世面对的恐惧。

后果三:舆论,势必会招致有识之士的一片声讨、责骂。

对后果的应对:去五台山问道,领悟大师说的“责必论道”,“大爱不爱”,自己求得心安,至于舆论随他们争辩吧,仁者自有公论。

把一切考虑周全后,最终方案整体的表现形式就如丁元英自己所说:在王庙村生产,在北京摆摊儿,用柏林、伦敦、巴黎三个城市当托儿,让斯雷克公司当打手,让法院、媒体起哄,让伯爵公司落井投石,从乐圣公司碗里化缘。

这其中并不是有多么新奇怪异的招式,丁元英却赢了。以至于最初乐圣集团老总林雨峰看到格律诗音响去欧洲鉴定,找欧洲代理,都忍不住说了句:老套!因为他觉得这不过就是借助国外鉴定,贴个标签的老套路呗,耍个小聪明,这样做的企业多了,能有什么不同?

我看《天道》3:用“见路不走”解读丁元英的“天道思维”

不同在于,他没明白丁元英表面的小聪明背后潜伏着大智若愚。

一切看起来都像是丁元英玩的手段手腕,可又不像是手段手腕。就像有人说这像是在“碰瓷”,但又绝不是“碰瓷”,因为“碰瓷”是一种套路,原意是弄一个假古董放你身后,你不小心碰了,就被讹了,遇到碰瓷的要做的就是拆穿他的假。

而丁元英之所以能赢,是因为玩得一切都是真的,假的你揭穿他的假就好了,真的你揭穿后又能怎样?

别人的鉴定或者奖项可能是买来的,产品不一定真有那么好。格律诗的鉴定可以说也是买来的,但产品却是真的达到了顶级。

别人玩促销可能是以次充好满多少送多少的套路,或者不计成本的恶意竞争,而格律诗是真的降价,是成本真的很低,那是王庙村的农民们用没把自己当人的干劲儿拼出来的。

而乐圣林雨峰为什么会输,就是以为这就是跟我玩套路,那我揭穿你的套路就行了。结果揭开一看,竟然是真的,于是他就失败了。

而丁元英赢的本质就是“见路不走”。见路不走,就是有什么条件办什么事,不拘泥于套路,也不拘泥于非要不套路,依据事实怎样有效就怎样来,往大里说,这就是“实事求是。”

其实《天道》中,芮小丹最后在思考丁元英为什么能战胜乐圣集团的时,也提到了实事求是,可能没多少人注意这四个字。

我看《天道》3:用“见路不走”解读丁元英的“天道思维”

于是很多人看“天道”,就是想学里面的手腕和套路,却忽视了最本质的这四个字。就像芮小丹说的“让人做到实事求是有多难,而做到的人却成了说鬼话、办鬼事,倒行逆施。”

例如:一个领导人所以成为领导,最主要的不是靠手段手腕,主要是能把一个集体领到正确的路,能让大家都获益,这是领导二字的本质。许多人忘了这个本质,却只看到手段手腕,看到权利的游戏。

一开始丁元英帮韩楚风出主意竞争总裁,也揭示了这一点,他对韩楚风说:靠手段斗争上位却没有能力的人必不长久,董事会需要的是真正能干事能让企业更好发展的人。韩楚风具备这个本事的话,就先让两个副总先去争,当董事会看到谁是真正干事的人的时候,自然就上位了。

“只要你行,你就有机会。如果你自己不行,你走到哪儿都一样。”这也是丁元英最后跟刘冰说的话,原意和对韩楚风的意思一样,虽然看起来他们两个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人。只是现实生活就是太多人太在意表面的手段与取巧,刘冰嘴上说着:“我懂、我懂。”却至死也没明白这个本质问题,反而认为所有的人都在套路他。

这个社会人心浮躁,仿佛学习思维就是在学习投机取巧的把戏,我有篇写《孙子兵法》的文章说过,大多数人学兵法很多人学成了三十六计,却不知道兵法中计的本质是基于真实实力的计算。

在人人都想学几招套路的时候,以为套路就是高招,套路就是路。就像《天幕红尘》中老九说的,路我还不知道在哪儿,你都“见路不走”了。

“见路不走”,在术的方面也就是做事不能太套路,套路多了一是会产生惰性,二是会把自己套路进去。因为套路带来的后果就是自闭性,自我封闭,这是人最常犯得错误。套路多了思考就少了,如果没有明白本质的规律,把某一个熟悉的套路不分具体条件是否变化的应用,反而是失败的源头。

包括对《天道》本身也一样,看许多分析文章说,XX层次的人要学丁元英,想怎样要学肖亚文,老实的你就学冯世杰。其实在我看来要学的不是些,因为你再学你也无法成为任何人,你还是你,要学的是锻炼自己的思维深度,反省自己的特质优劣,发现自己核心的竞争力,有什么条件做什么事。

当然,如何看到本质,是需要眼力、阅历、学识、思维的深度与广度等等,必须具备从“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再到“规律分析”的三种能力,必须经过从“表象”到“本质”再到“规律”的三级飞跃。

这不是说说就行的,这是一个人质的变化。我想看过本文的人,一定会在遇到某些问题的时候会想一下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再决定自己的行动,这样就不会让自己那么蠢萌。以后再针对如何提升思维深度再写一些自己的感悟吧。

我看《天道》3:用“见路不走”解读丁元英的“天道思维”

最后再把做一件事需要的次第,梳理一遍:

1、制定清晰的目标。

这个目标是建立在本质规律上的,不因表象的复杂,人心的浮动,情绪的压力而混乱。

2、清楚自身条件以及达成目标的可能性。

这便是所谓的“知己知彼”,超出自身条件,就会力不从心,从而半途而废。

3、将总目标分解为各级任务目标。

任务分解到简单,才有执行力,才能真正完成,特别复杂的就无法完成,同样会半途而废。

4、预见目标完成后的引发的后果造成的影响,制定针对后果的相应策略。

多补充一句:目标的树立会让人兴奋,一般人看到目标就像看到一座山,心中的想法就是很努力的爬到山顶,至于爬到山顶后会遭遇到什么后果考虑的比较少,因为大多数人都在路途中,只是跟着前面的人在走。

如果你不只是跟随者,而是目标的制定与策划者,那么除了目标之外,还要看到目标背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