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思维可视化的课程改革支持策略

 黄昌易 2019-09-22

此文刊于《基础教育参考》2016年第21期

总第237期 作者:刘濯源

基于思维可视化的课程改革支持策略

编者按:自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以来,很多学校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同时也遇到了诸多阻力,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仍然未得到充分落实。同时,互联网+教育、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对传统教育的冲击一波胜似一波,旧阻力尚待化解,新挑战又纷至沓来,我们如何化解课改旧阻力,应对课改新挑战?本文作者从思维可视化视角出发,为破解以上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新策略。

一、新课改阻力因素的系统性分析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均简称为‘新课改’)旨在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单向知识传授(知识灌输)的倾向,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客观事实,并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及健康的人格、以适应未来的生存及发展挑战。

光阴荏苒,新课改已走过十五个年头,很多学校在推进新课改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体情况并不容乐观:以“知识灌输”和“机械训练”为主的教学方式在很多学校仍然大行其道;很多学校对推行新课程改革依然顾虑重重,徘徊不前;也有一些地区在推行新课改时,急于求成,用力过猛,从而引发教师的抵触情绪及家长的反对,骑虎难下。

毋庸置疑,新课改的目标指引、价值主张、内在逻辑、及其所倡导的学习方式都是正确的,而且至今仍未过时!可为什么在推进过程中却阻力重重呢?有人认为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阻拦了新课改的步伐;也有人认为“教师的墨守成规”是新课改的最大掣肘;还有人认为“对分数高度敏感,对课改又充满误解的家长”才是推进新课改的最大压力源。以上这些观点都具有一定客观性及合理性,但仍属于零散的、单一维度的、表层化的看法,缺乏对新课改阻力因素的系统性分析,也因此难以理清各种阻力之间的矛盾,也就难以找到化解复杂矛盾的突破口。如果找不到化解矛盾的突破口,新课改的相关者就会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的困局,从而产生严重的内耗,误了新课改,误了区域教育的发展,误了孩子!

为了不误课改,不误孩子,让我们用思维导图来系统地梳理一下新课改的阻力因素(见图一):

基于思维可视化的课程改革支持策略

如图一所示:新课改的阻力主要源于现实压力、思维误区、能力局限三个方面。所谓“现实压力”主要是指家长对学生成绩的高度敏感以及学校对升学率高度的关注。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理解不等于认同,因为新课改与学生成绩和升学率并非对立的关系,新课改主张“让学生学会学习”,试问会学的学生与不会学的学生相比,哪个成绩会更好?新课改倡导“探究式学习”,反对“死记硬背”与“机械训练”,试问前者与后者相比,哪种效能更高?不言自明!其实家长与学校(校长与教师)所担心的并非是推行新课改,而是担心改不好!而这种担心又是源于他们没有看到或者找到可以确信能够保证“学生成绩不会下滑”的有效策略。阻碍课改实施的“思维误区”主要是指推动者的“二元对立”思维及参与者教学认知上的“路径依赖”。而在“二元对立”思维中最突出的问题当属把“教”与“学”对立起来,把“师”与“生”对立起来。所以如此,是由于在新课改的推进过程中,一些激进的推动者陷入两大误区:一个是急于求成,一个是矫枉过正。急于求成是因为没有把新课改参与者(教师、学生、家长)的认知水平、能力基础、思维惯性考虑进去,一刀切,急转弯,结果大家适应不了,欲速而不达;矫枉过正是 指片面强调“生主体”及“学中心”,完全否定“师”的作用及“教”的价值,甚至机械地限制“教”,结果把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搞成了完全对立关系。教学认知上的“路径依赖”是指教师、学生、家长基于先前的经验,已经习惯了“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虽然深受其苦,但是在缺乏新的、更高效的、可以掌握的学习策略支持下,他们对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缺乏信心。所谓“能力局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推动者缺乏对新课改的领导力,一方面是参与者(主要是教师)缺乏对新课改的支持力。领导力是指新课改的推动者对教学本质、课改本质、教师素养等相关要素的认知水平以及与课改参与者的沟通协调能力。支持力是指教师在新课改理念引领下,对教法与学法的升级能力。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会发现:纷杂的矛盾只是表象,其实一切冲突都指向“缺乏能够被各方所认可和接受的有效支持策略”这一症结,只要打开这一症结,所有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诸多矛盾也会烟消云散。

二、找到化解新课改阻力的突破口

韩愈在其《进学解》中说“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可见越是解决复杂的问题,越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寻找到“突破口”,并以适应之策略,巧妙化解之。

新课改所遇到的各种阻力,看似纷繁复杂,掣肘极多,其实只要牵住“较快地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个牛鼻子,整头牛便自然跟着你走了。因为只有学生会学了,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才能真正得以落实。所谓“会学”是指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有效学习策略,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策略来独立建构学科知识体系,独立解决某些学科问题。在缺乏有效学习策略支持的情况下,所谓的“自主”只能是一种“自主支配学习时间的权力”而非“高效利用学习时间的能力”,有了“自主之权”而无“自主之能”,只能算是形式上的“自主”;在缺乏有效学习策略支持的情况下,合作学习虽然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合作素养,但合作的效能与层次却不会太高;在缺乏有效学习策略支持的情况下,探究的深度与效能都会受到影响,常常停在问题表层,探不进去,隔靴搔痒,雾里看花,这样的探究自然难以让人欢喜。

当然有些人会有这样的假设:只要给学生足够的信任,足够的自主权,学生一定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策略。这个假设成立吗?当然不成立!这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在现实中,能够在有限学习时间内悟出有效学习策略的学生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学生还是需要被引导和指导的。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是教育者应有的情怀,而承认“并非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才是教育者的理智。因此,能落实新课改的教师一定是能给学生提供“学法升级”支持的教师,而非让学生无所依靠,放任自流的教师。

三、以思维可视化为支点撬动新课改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而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则可以成为撬动新课改的支点,因为它能满足“较快地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一关键要求,而这正是化解新课改诸多阻力的突破口。

所谓“思维可视化”是指运用图示或图示组合把本不可见的思维路径、思维结构呈现出来的过程。而“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则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师生共同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通过“独立思考”或“思维共振”的方式来建构学科知识网络、生成问题解决策略模型的教学策略。

为什么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能较快地让学生学会学习呢?其基本原理,大体可以概括为“一直观、两重于”。所谓“一直观”是指借助图示或图示组合来提高思维信息传递及加工的效能,因为大脑对“图”非常敏感,所以被画出来的思维,更容易被理解、被评价、被迁移。所谓“两重于”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思维发展重于知识获取”和“策略生成重于问题解决”的基本原则,使学生的学习从“识记主导”升级为“思考主导”,在知识网络建构及问题解决策略模型建构过程中发展出较强的提炼、概括、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并学会运用追问、比较、批判、转换、发散、聚合等思考策略。当图示的直观性与思维的结构性、严密性、概括性结合起来,便会形成互补优势:一方面,抽象复杂的思维过程变得一目了然;另一方面,简明直观的图示被赋予丰富的思维,有了灵魂。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能较好地运用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一张图就可以唤醒学生的思考意识,一张图就可以让学生领悟学习某类知识的关键策略。以下图为例(见图二)来说明学生是如何通过一张图示来获得有效学习策略的:

基于思维可视化的课程改革支持策略

如图二所示,教师在运用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学习初中地理《西双版纳》一课时,首先通过“设问引思”及“追问启思”唤醒学生思考意识,接下来师生共同运用“逆向思考”策略,由果溯因,一步一步地理清旅游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植被特征、气候类型、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特征等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最终生成一张简明清晰的“西双版纳丰富旅游资源形成关系探究图”,不但完成了这节课的核心知识建构,而且领悟到“提要素——理关系——建结构”这一重要学习策略的方法及意义。那么,这节课的教学价值就远远超越了《西双版纳》,甚至超越了地理学科,它让学生获得的是可以跨学科迁移的有效学习策略,经过几次强化(实践运用),这一学习策略便可以被内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除了“能较快地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一优势,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还能为“合作学习”提供工具性支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小组之内、小组之间都可以借助“图示”这个可视化媒介来进行思想交流,思维碰撞。基于“思维可视化”的交流,结构清晰,一目了然,比单一的语言或文字交流,效能要高得多!

四、借助思维可视化应对新挑战

对于新课改而言,除了要有效化解旧阻力之外,还需准备应对新挑战:互联网+教育、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纷至沓来,对传统教育的冲击一波胜似一波,“信息智能文明”时代的大幕正徐徐拉开,人类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及学习组织形式都将发生重大转变,新课改如何与时俱进?

辩证地看,新教育技术的崛起对新课改既有“危”也有“机”:其中的“危”主要是指在“互联网恐慌”压力及“教育技术创新”推力的双重作用下,原来推动新课改的中坚力量会被“新技术热”所裹挟,从而降低对新课改的关注度,陷入“形式大于本质”的误区。其中的“机”主要是指新教育技术为可以为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例如各种形式的在线教学资源(微课、慕课)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的内容支持,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变得更加便捷。

如何利用好新教育技术带来的“机”,并且能化“危”为“机”,使“新教育技术浪潮”既不冲淡“新课改关注度”又能助力新课改的进一步落实呢?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可以实现二者(新技术与新课改)的无缝连接:一方面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与新教育技术的整合可以创生出“高思维含量”的优质课程资源,补足在线课程的短板(数量有余,品质不足),为学生基于开展基于在线课程平台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供精品内容支持;另一方面,在线下运用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使学生更加适应新技术支持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从容应对“信息智能文明”时代的挑战。

所谓“信息智能文明”是指“互联网+人工智能”取代“机器化大生产”成为主导生产方式的新文明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的教育将发生系统并且深彻的变革:第一,教育的目标将从向学习者传授知识和技术转变为发展学习者的心智能力(以学习力及创造力为主);第二,教学方式将从“教室+教材+教师”向“屏幕+自主探究+无边界合作学习”方向转变;第三,教学的组织形式将从单一的权威组织(学校)向“权威组织+自组织”形式转变。“信息智能文明时代”并非是一个遥远的时代,人类的一只脚已经踏入这个时代的门槛。

在“信息智能文明”时代,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不但不会过时,而且会显得更加重要!而帮助新课改化解旧阻力,应对新挑战的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也同样会变得更加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