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培公是如何通过蜡烛灯芯,来断定有太监要造反?事情原来如此

 高天明月图书馆 2019-09-22

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除鳌拜、削三藩、抗沙俄等,可以说称千古一帝都是绰绰有余的。可是伟大的皇帝也离不开一些能干的臣子,在康熙执政期间他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些臣子比如:姚启圣、李光地等,而最出名的一位就要数周培公了。为何会这么说呢,因为他在康熙执政前期立下了一件大功,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才让康熙捡回了一条命,可以说没有周培公就没有后来的康熙,下面咱们就来说一说这是怎么一回事情。

周培公是如何通过蜡烛灯芯,来断定有太监要造反?事情原来如此

刚刚进入官场的时候周培公也是一名自命清高的人,他的师父乃是当时非常著名伍次友(康熙王朝中康熙年轻时期的好友,康熙很尊重他),只要他把老师给他的介绍信呈给康熙看,那么他一生的仕途不可限量,可是周培公却没有这样做,而是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的向上爬。周培公任职时清朝正值三藩之乱,那个时候吴三桂和朱三太子联手想要推翻清朝的统治,而且还在康熙大帝的身边安插了许多的眼线,甚至这件事情连康熙都不道。

按照朱三太子和吴三桂的想法,当他们宣布要造反的时候让这些太监去刺杀康熙,事情成功便能够让紫禁城内部一片混乱,而造反的大业也就成功一半了。可是在周培公与康熙夜间商量事情的时候,突然他发现将要熄灭的蜡烛居然没有捻,于是周培公推断必然有人要在今天晚上造反。后来果然有人要刺杀康熙皇帝,也正因周培公等人做了相应的准备,才没有让这样的事情成功,从而保证了紫禁城的安定,事后也是周培公也带兵将吴三桂剿灭。

周培公是如何通过蜡烛灯芯,来断定有太监要造反?事情原来如此

那么周培公是如何通过蜡烛来断定有人要造反的呢?其实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第一紫禁城中的规定是非常严格的,捻蜡烛的灯芯是又严格规定的,如果灯芯没有捻无疑代表当值的太监去干其他事情了,有什么事情能比杀头还要重要呢?无疑就是造反了。第二点如果蜡烛的灯芯没有捻,那么蜡烛燃烧的速度就会非常的快,当蜡烛燃烧完的时候却还没有天亮,那么正是刺杀康熙的最好时机。

周培公是如何通过蜡烛灯芯,来断定有太监要造反?事情原来如此

可以说周培公的一生是轰轰烈烈的,因为他为了大清朝奉献了自己,也可以说周培公的一生是凄惨的,因为他最后的结局被贬到了极寒之地,最后郁郁而终让人唏嘘,康熙给出的理由就是功劳不能让你一个人全占(换句话说朝廷众人眼红了)。周培公是如何通过蜡烛灯芯,来断定有太监要造反?事情原来如此,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有自己观点的可以在文章的下方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