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卫大英帝国的最后防线:二战时期英国本土卫队小史

 只是爱静 2019-09-22

保卫大英帝国的最后防线:二战时期英国本土卫队小史

1940年夏季,英国正面临着自拿破仑战争以来最为严峻的存亡危机。在5月10日开始的西欧战役中,德军以装甲部队为先锋,在一个半月内横扫卢森堡、荷兰、比利时和法国,鹿特丹、布鲁塞尔和巴黎陆续沦陷,30余万英国远征军几乎丢弃了全部重装备,狼狈地从敦刻尔克撤回本土。上百万装备精良、士气高涨的德军部队集结在英吉利海峡岸边,现在除了这条海峡似乎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希特勒踏入伦敦的脚步。

面对德军随时可能发动的入侵,由丘吉尔首相领导的英国政府必须动员一切力量保卫国土,包括老弱妇孺。其实,早在战局尚未恶化的5月中旬,英国官方就采取了动员民间武装的举措。1940年5月14日,国防大臣安东尼·艾登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呼吁所有年龄在17岁到65岁之间的公民都报名参加当地的乡土防卫义勇队(Local Defence Volunteers,缩写LDV)。在此之前,英国政府对于建立准军事民间武装并不热心,官方不希望在军队和警察的管辖范围之外由民众武装自己。但是,随着英格兰沿海地区越来越多地自发建立起民兵组织,英国政府开始重新考虑以往的政策,支持准军事部队的发展,作为正规武装部队的补充和后备,以应对德军入侵的威胁。

保卫大英帝国的最后防线:二战时期英国本土卫队小史

1940年夏季,两位军官在伦敦市中心一处哨所前与义勇队士兵交谈,这是最早由义勇队守卫的军事设施之一。

艾登的讲话彻底激发了英国民众保家卫国的热情,在讲话发表后24小时内,就有25万人报名加入乡土防卫义勇队,而到7月底,在不到两个月内,这个民兵组织的人数已高达100万人。面对迅速膨胀的规模,英国官方决定赋予其一个更加鼓舞人心的名字:本土卫队(Home Guard)。本土卫队的招募对象是那些在法定入伍年龄范围(18岁到41岁)之外,或者因为工作性质而不能参军服役的人。他们不是太年轻,就是过于老迈,或者由于从事的职业较为重要而不适合上前线。加入本土卫队的年龄上限为65岁,但实际上并无严格的限制,古稀之年的高龄成员在本土卫队中大有人在。

保卫大英帝国的最后防线:二战时期英国本土卫队小史

1940年7月,一群义勇队志愿者在田野里列队,他们身穿便服,没有任何武器,一些人在胸前佩戴着勋章,表明他们是参加过一战的老兵。

本土卫队在初创阶段是一个缺乏组织、结构松散的民兵集团,英国政府在人员、装备、资金各方面都没有给予任何支持,甚至连集结训练的固定场地都没有。艾登的广播讲话只是让有意加入义勇队的人自行前往最近的警察局报名,仅此而已,再无任何详细指引或者回报承诺。本土卫队的所有成员都是志愿者,他们不会从官方得到哪怕一个便士的报酬,起初连武器和服装都需要自行筹措。

保卫大英帝国的最后防线:二战时期英国本土卫队小史

1940年夏季,埃塞克斯郡的民兵们在学习使用步枪。

保卫大英帝国的最后防线:二战时期英国本土卫队小史

乡土防卫义勇队的成员们在进行步枪射击训练,他们中很多人都是一把年纪了。

在1940年夏天,本土卫队就像是一个乱哄哄的大蜂巢,来自城市角落和田间地头的平民聚集到一起接受最基本的军事训练。他们既没有统一的制服,也极度缺乏武器装备,他们只能用自己能够找到的任何可能给德国人造成伤害的家伙暂时充数,从小刀、扫帚到干草叉、猎枪,他们还把钉子、螺母和汽油装进牛奶瓶或罐头盒里,做成简易手榴弹。在那个充满紧张气氛的仲夏时节,人们常常可以看到在郊外空地或乡间道路上一群身穿各色便服的中老人列队行进或操练武器,唯一能表明他们身份的只有右臂上的袖章。

保卫大英帝国的最后防线:二战时期英国本土卫队小史

今日博物馆中陈列的当年本土卫队使用的简易武器。

保卫大英帝国的最后防线:二战时期英国本土卫队小史

几名本土卫队成员在练习使用一种应急制造的反坦克迫击炮。

保卫大英帝国的最后防线:二战时期英国本土卫队小史

本土卫队的两名老年成员在操纵维克斯重机枪。

随着本土卫队在英国各地的组织逐渐健全,英国政府也开始提供部分武器和斜纹布制服,使卫队志愿者们更加正规化,但是依然远远不能满足整个组织的需要,以至于政府号召民众将保存的武器捐献出来,在几个月内本土卫队接受了约20000件捐赠的武器。本土卫队的武器缺口直到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的大量武器到货才真正得到弥补,其中大部分是库存的一战时期的老式步枪,虽然相对老旧,也要比干草叉强得多。此外,英国兵工厂还加紧研制投产更加廉价和易于制造的应急武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司登冲锋枪,本土卫队也装备了相当数量的司登。

保卫大英帝国的最后防线:二战时期英国本土卫队小史

两位义勇队成员在向一位陆军中士学习有关步兵的操作技巧。

保卫大英帝国的最后防线:二战时期英国本土卫队小史

一位本土卫队的老兵在自家餐桌前细心地擦拭汤姆森冲锋枪,他的妻子则淡定地做针线活。

保卫大英帝国的最后防线:二战时期英国本土卫队小史

几名本土卫队民兵在值勤间歇到小酒馆里喝酒休息,桌子上放着他们的钢盔和司登冲锋枪。

随着战争的进行,本土卫队的规模达到170万人之巨,装备和训练水平也日渐提升。在促进本土卫队发展壮大的诸多因素中,作用最大的莫过于丘吉尔首相本人的大力支持,他总是很关心卫队成员的装备改善,希望他们得到更充分的训练,同时也敦促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制度。然而,战争部对于本土卫队的态度并不像首相那么积极,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持续战争始终,这一点突出体现在本土卫队的首任军方领导人亨利·鲍威尔中将的看法上,他将管理上百万民兵视为棘手的麻烦,认为这些人首先是选民,其次才是士兵,只要他们诉求的声音足够大,他们就能从政府手里得到想要的东西,尤其是这种声音传到首相的耳朵里。

保卫大英帝国的最后防线:二战时期英国本土卫队小史

1941年1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视察伦敦地区的本土卫队单位,这些民兵都装备整齐。

保卫大英帝国的最后防线:二战时期英国本土卫队小史

本土卫队的首位军方领导人亨利·鲍威尔中将,他对于自己的工作不太乐意。

保卫大英帝国的最后防线:二战时期英国本土卫队小史

1940年夏季,英国民兵们在学习一些简单的德语短语,以便在抓捕德军飞行员时能用到。

尽管与军方的关系说不上融洽,本土卫队依然在英国的国土防御计划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尤其在1940年到1942年间。卫队成员负责警卫那些可能遭到攻击的重要目标,比如工厂、机场和弹药库等,在田间和海岸上昼夜巡逻,防备德军伞兵的侵袭和亲德分子的破坏行动。此外,本土卫队还从事修筑工事、布设路障、维持交通秩序、保护通讯路线等职责。本土卫队最活跃的时期莫过于不列颠空战期间,很多在英国上空被迫跳伞的德军飞行员都是被本土卫队捕获的。虽然本土卫队多达百万之众,但英国军方从不认为这些仅有轻武器且上了年纪的志愿者能够抗击德军的进攻,他们的任务只是在入侵发生时拖住德军,为正规部队集结和发起反击争取时间。在战争期间,本土卫队从未投入过真正的战斗,但仍有1206人因为空袭或其他意外而殉职。

保卫大英帝国的最后防线:二战时期英国本土卫队小史

本土卫队装备的简易装甲车在林间公路上巡逻。

保卫大英帝国的最后防线:二战时期英国本土卫队小史

两名本土卫队民兵持枪在一处军队指挥所门外站岗。

保卫大英帝国的最后防线:二战时期英国本土卫队小史

本土卫队的民兵们在布设路障和修建沙袋工事。

到1943年,德军入侵英国本土的可能性已经近乎为零,维持百万民兵也显得不再必要,实际上大多卫队成员都感觉到国土安全状态已经无需他们继续服役,自动脱队和缺勤的现象愈加普遍。到1944年时,本土卫队作为一支准军事力量实际上已经停止运作,不过直到战争结束七个月后的1945年12月,英国政府才正式宣布本土卫队解散,但这些被戏称为“老爹陆军”的民兵们所焕发出的爱国热忱和献身精神依然为人们所铭记。

保卫大英帝国的最后防线:二战时期英国本土卫队小史

2016年,英国拍摄了一部战争喜剧电影《老爹上战场》,就是以二战本土卫队的历史为背景的,图为片中主要演员的合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