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病”是病就得治 无需讳提精神治疗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9-23

我国心理障碍人数正逐年增多。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精神疾病(除阿尔茨海默病外)的终身患病率为16.57%;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的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今年7月,国家发布《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实施心理健康促进等重大专项行动,以减缓抑郁症等患病率的上升趋势。同时提出到2022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8月,上海发布了我国第一个省级中长期健康行动方案——《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推出的18个专项行动中也包括了心理健康行动。

实例

“心脏病”发作?在精神科找到了病因

37岁的李先生1年前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每个月总要发作一两次,去医院检查,却查不出有病。“每次发作,我的心脏就好像被一个大手紧紧捏着,似乎要从嗓子眼跳出来。”受怪病困扰的他兜兜转转多家医院,最终被劝到了精神科。“第一次走进宛平南路600号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抗拒的。”李先生甚至放弃使用医保卡,用了化名自费挂号,不想和“精神病”有任何关联。

医生的诊断让李先生不得不面对现实。他得了惊恐发作,又称急性焦虑发作,以反复发作的、突发的惊恐体验,以及强烈的以心脏为主的自主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症状可以在数分钟内发展至顶峰,甚至有“濒死”感。经过了半年的规范治疗,李先生的病情明显改善。

类似病例并不鲜见,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徐一峰教授说,有焦虑障碍的人群正呈现高发趋势,为最大的精神障碍人群。当然有的只是有焦虑情绪,并不是焦虑障碍。“比如有的人,紧张、心慌、坐立不安,甚至手机响起来他都感到恐惧。还有一些妈妈过分担忧孩子的学习生活,导致焦虑症,比如孩子随口说句话,都会让她们陷入无比焦虑的境况。”

除了焦虑,抑郁症近年来也高发。数据显示,我国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抑郁症患病率达到2.1%。“很多人认为看上去外表阳光、性格外向的人不会得抑郁症,其实不然。”徐一峰告诉记者,除了遗传因素外,抑郁症在各个年龄层都可能发病,如中老年人从岗位上退休,生活环境发生改变;青春期孩子的情绪波动、亲子关系恶化;中青年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大等;产妇因激素变化、角色转化等,都会诱发抑郁症。因此,全社会应重视精神卫生,因为这和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生命健康的全周期都可能会遇到这类精神障碍。

误区

“好了”就停药,精神障碍散心就能好

由于人们的“病耻感”,患者及其亲属最常见的处理方式就是隐瞒。徐一峰告诉记者,“普遍的社会认知是,情绪不好没关系,疏导一下就行。然而现实却是,精神心理疾病是由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导致的,情绪问题可以时显时隐,但达到疾病的程度就会影响功能,必须就医。”这些年来,人们对精神卫生问题存在多种误解甚至歧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正在通过科普宣教、举办“医院开放日”等活动,帮助外界正确认识精神卫生问题。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乔颖曾遇到过不少抑郁症患者,对于开药,家属觉得医生小题大做,他们认为只要散散心就好。“其实这是不够的,精神障碍患者需要严谨的‘处方’。”乔颖表示,一部分患者缺乏对治疗方案的认可度,比如在门诊当中,医生的“聊天”并不是聊天,其实是在问诊。即便是接受药物治疗了,问题依旧存在,有的患者吃了一段时间药物后自我感觉病好了,就停药了;加上身边很多人会误导,比如说长期吃药会成瘾、变傻,这就导致患者放弃药物治疗。

44岁的明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在精神卫生中心住了8年。她是双相障碍患者,就是常说的“躁狂抑郁症”,即时喜时悲。画家梵高也是这种病,情感高涨之时,他用画笔留下了惊世之作;而抑郁的时候,他挥刀割掉了自己的耳朵。明明擅长绘画,内心丰富,但每次治疗出院后,总是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母亲年纪大了,自觉管不住她,又怕女儿出事,便要求女儿和丈夫离婚,自己取得了监护权后,将女儿送入了“600号”。在她看来,住在医院里总是最安全的。明明的前夫8年来坚持每天来医院探望,这也成了明明最快乐的时光。后来,在医生的劝说下,明明的母亲总算松口,同意女儿出院。明明不仅坚持吃药,还受邀成为了医院的插画师,并跟自己的前夫复婚了。有了家庭和小事业的她,人生开始亮了起来。

“最困扰医生的,其实不是治疗,而是在治愈之后,患者难以回归社会。”乔颖表示,患者们在医院里能得到规范化治疗,但是出院后常常无家可归,更别说融入社会了。“精神障碍患者的全病程管理,最后的‘一公里路’是康复,这是由社会、家庭来承担的。他们需要大家的接纳。”

好在,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以及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对精神类疾病的认知已经有所改观。徐一峰说,医院开设了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后,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进600号,坦然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不过,误解和歧视依旧是存在的,现状并不是完全让人满意。”徐一峰坦言,这种认知的转变必将是个长期过程。

难题

需求增长,现有专业医生数量不足

大部分情绪变化对人体是有益的,可以提高自身对应激事件的应对能力。但是,超出一定时间与严重程度的情绪波动需要特别关注。通常,负面情绪持续两周以上,已经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就可能出现心理问题。此时,就需要格外留意,必要时求助专业医生。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行动目标,包括到2022年和2030年,失眠现患率、焦虑障碍患病率、抑郁症患病率上升趋势减缓;每10万人口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达到3.3名和4.5名等。对此,徐一峰表示,心理健康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专业医生的数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我国的精神科医生比例还比较低,数据显示,发达国家每10万人口的精神科医生可达6.6名, 我国每10万人口只有约2.55名精神科医生。国外还有一个职业叫临床心理治疗师。“1个精神科医生,通常要配备3个或以上心理治疗师,组成一个团队。这才是科学的。因为精神心理障碍非常复杂,可能要很多次治疗才能使患者好转。”徐一峰说,除了精神科医生人数的不足,心理治疗师也同样缺乏。

目前,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已经有了一群优秀的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负责诊断和处方药物,由心理治疗师专门从事心理治疗。“但我们的心理治疗师晋升渠道还没有畅通,同时,国内取得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职业资格证书的130多万人,尚无法全部转化为可用资源。”徐一峰告诉记者,中心也在不断探索,通过“专科联盟”等方式进一步创新、协作,持续打造精神卫生疾病防控三级网络,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整体水平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希望在全国起到引领作用。

本报记者 左妍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

均由采访对象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