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分 | 昼夜均而寒暑平,润燥祛寒增体质

 为什么73 2019-09-23
秋分

節氣

本年度第16个节气

节令时间:9月23日 15:50:02

《三用韵 其三》

杨公远 · 宋

屋头明月上,此夕又秋分。

千里人俱共,三杯酒自醺。

河清疑有水,夜永喜无云。

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

秋分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寒暑相平,从此,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

按农历讲,立秋是秋季开始,到霜降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在这两节中间,将秋一分为二,故称“秋分”。俗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日均气温将降到22℃以下,昼夜温差加大,进入了凉爽的秋季。

秋分三候

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古人认为,阳气盛雷发声,阴气盛雷收声,秋分后阴盛,故不再打雷。“坯”是培,“户”是穴,蛰虫受寒气驱逐,入地培土封穴,告别残秋准备冬眠。

“涸”是干竭,春夏水长,秋冬干涸。春分“天门开”,阳气升腾,天气越来越暖。秋分“地门闭”,阴气渐盛,天气越来越凉。


秋分习俗

农村有“秋分吃秋菜”的习俗,秋菜即野苋菜,从野外采回来烧鱼汤,俗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肠,洗涤内脏,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秋分农家都吃汤圆,还将十多个不包心的汤圆,用细竹叉扦着,插在田边地坎,希望用汤圆将麻雀的嘴粘住,免得麻雀偷吃庄稼,这叫“粘雀子嘴”。

其实,最馋嘴的,不是雀儿,而是孩子们,秋分时他们呼朋引伴,到野地,摸鱼虾挖野菜,捡柴火烧野锅,吃秋菜喝秋汤。

秋分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竞争看谁放得高。秋分时节农村有能言善唱者扮作“秋官”,挨家送秋牛图,说唱秋耕不违农时的吉祥话,向农家讨赏钱。

“秋分到,蛋儿俏”,同“春分”一样,在每年的“秋分”来临之际,农村里都要举行“竖蛋”游戏比赛。

古代帝王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祭祀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祭祀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敬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但因“秋分”这天不一定都有圆月,祭月无月大煞风景,故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提前到月圆的十五“中秋”。

秋分养生

秋分的到来,预示着秋季已经过半,秋分过后,全国大部分地方气温下降快速而明显。在中医看来,秋分一直被视为自然界阴阳变化、交替、过渡的分水岭。从养生的角度来说,此段期间应注重内外阴阳之平衡。

养生讲究“天人合一”,要根据季节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秋分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凡饮食、起居、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 饮食宜甘润 ✦

整个秋季,滋阴润燥一直是不变的主旋律。在秋分前后,饮食要结合自身需求,身体状况等各方面因素,选择适宜的组合搭配,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机体“正气旺盛”

饮食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宜食用甘寒滋润之品和食酸味甘润的果蔬。桂花、柚子、梨、莲藕、荸荠、柿子、芋头等都是很好的应季食品。

小Tip: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在吃水果前最好用开水烫煮,以免生冷寒凉之物诱发或加重疾病。

秋季吃些汤羹类食物,可帮助身体御寒、补充丢失的水分。不妨选些应季食材,简单搭配组合,享受秋天的静好吧。

 桂花莲藕羹 


用料:莲藕150g、糯米40g、水1000ml、冰糖10g、桂花适量、枸杞适量

步骤:
①莲藕冲洗干净,去皮后切丁。糯米提前浸泡2小时左右(也可省略),枸杞冲洗干净备用;

②将藕丁、糯米、水、冰糖放进破壁料理机的搅拌杯中;

③选择“米糊”功能,按下启动键。待料理机提示剩余时间2分钟时将桂花、枸杞放进搅拌杯中一起加热,等机器发出滴滴声后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去火,健脾开胃,补血益气。

 银耳麦冬饮 

用料:银耳25g,麦冬10g,大枣5枚

步骤:

①将食材洗净,浸泡后放入锅内小火慢炖50分钟;

②待汤汁略微粘稠即可食用,如脸上长痘痘者,可加入梨一只同煮。

功效: 润肺祛痘,缓解咽干不适、轻微咳嗽。

✦ 秋冻有要诀 ✦

古人说,秋宜“冻足冻脑”。到了秋分,天气便会转冷,所谓“春捂秋冻”是为顺应天时,让身体循序渐进的从夏热过度到秋凉。

但“秋冻”并非人人适合!有呼吸道抵抗力较弱,易患气管炎的朋友请适当进行“秋冻”;末梢血液循环较差、体温调节能力弱,容易手脚冰凉的人,不建议用“秋冻”的方法。

外出散步或锻炼时,要做好对头部、肩颈、腹部及四肢的保暖工作,避免寒凉之邪入侵身体,这也是预防感冒的最佳途径。

✦ 按摩解燥、补阳 

 止痒,按足三里和人迎穴 

通过调理脾胃,生津润肺,起到滋润皮肤的作用,可缓解秋季口唇脱皮,皮肤干痒的情况。

方法

用揉搓或点按的方法,对穴位及其周围进行刺激,操作时,感觉到酸麻胀痛即可,每个穴位按揉3-5分钟,可重复2-3次。

 润肤,揉四心 

所谓“四心”即手心和脚心,秋天按揉四心,可以使手脚干燥、龟裂的皮肤得到缓解,同时也能预防秋燥和秋湿。

方法:把枇杷果弄碎,菊花碾碎,把两者糅在一起,然后放在两手心里揉动,再放到脚心里揉动,左手揉右脚,右手揉左脚。

按摩全身第一补穴:太溪穴


位置: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健之间的凹陷处。

生理特点:太溪是肾经的原穴,也就是说肾经的原气大会于此,是人体当中元气旺盛而又尊贵无比的地方,古代医家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太溪穴不但是肾经的大补穴,还是全身的大补穴。要补先天之本就得从太溪穴开始。

主治疾病: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

日常保健:太溪穴在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当中。揉太溪穴时,很多人根本没反应,尤其是身体虚弱的人,什么反应都没有,而且一按就凹陷下去了。这时,不痛的一定要把它揉痛,痛的要把它揉得不痛。

归根结底,就是要把气血引到脚底的涌泉穴去。太溪是肾经的原穴,原穴能够激发、调动身体的原动力,但调动起来后定要把它储藏起来,即储藏到涌泉穴。所以像每天搓脚心、做金鸡独立、泡脚之类的保健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打通肾经,引火归源。

✦ 情志调节 ✦

进入秋天之后,从“天人相应”来看,肺属金,与秋气相应,肺主气司呼吸,在志为忧。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因此,秋季注重调节精神为养生之要务。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秋分时的养生内容,有一大部分是关于情绪的。精神调养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适应秋天平容之气。

可选择我国古代民间九九重阳节登高观景之习俗,登高远眺,可使人心旷神怡,所有的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然消散,这是养生中的养收之一法,也是调节精神的一方良剂。


(部分图文源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