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谓成熟,就是能看朋友渐行渐远

 公众号阿黛小姐 2019-09-23

阿黛||文

网络||图

01

前两天,总是把群消息改为免打扰,倒不是真的打扰了工作,是因为打扰了心。因为我怕我的负面情绪会打扰她们,怕我会无由地发脾气。

记得去年,大概是这个时候,写了一篇文章新型失恋:我的好友有对象了(点击可阅读),那时候我就知道,所谓朋友终究会渐行渐远;所谓成熟,就是能够目送朋友渐行渐远。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我仍然心存幻想。直到另一个朋友突然在晚上十点给我发消息说:老大,我领证了。猝不及防,有很大很大的懵,久久不能入睡。

暗暗骂自己,结婚的又不是我,有任何情绪都是自作多情。

在群里,她们两个讨论着家长里短,讨论结婚的礼俗、讨论婚后的怀孕生子、讨论夫妻相处之道、讨论婆家娘家、讨论未来去哪里定居。我呢,好像在群里被迫结婚。说到底,我们终究是无法做到感同身受罢了。

并不想无耻地说自己还是个孩子,但她们却真的是成人了。

我有点想发脾气,尽管我知道这是任性、自私、毫无道理的。我跟小驴说,看到她们聊的,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回复,我不想说话,我甚至有些想发脾气。

是不是非常不成熟?小驴说,有点。

那个天天喊着所有人都是过客的人,看得很明白,做的却很幼稚。

02

我为什么想发脾气呢?大概因为我是那个格格不入的人。

对于她们的婚后生活,我并无发言权,没有言说的能力和经验,更没有言说的欲望。因此,时常有一种被裹挟成长的压迫感。

再直白一点来说就是,我还想是那个发育迟缓的人,但你发现身边人都已经各自成长了,没有人陪你长大。拉扯,我向后,她们向前。

终究,是我太过苛求,太过苛求。

大学的时候,朋友就已经说过,如果你觉得与别人远了,那你就赶紧追上了。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被抛弃,也是第一次感觉到成长。

所以,再看今天所谓的窘境,大概只有我追上去或者自觉放弃的两个选择。婚姻大事,无法糊涂,无法追赶。我能做的是祝福她们,然后享受我的单身生活。

恋爱的时候,时常觉得他幼稚。他说,你放心,我一定会快速成长起来。

我说,我会陪你长大。

结果呢?成长是一个人的事儿,我无法相陪。他不能快速成长,正如我不能陪任何一个人长大,也正如当下没有人会陪我长大。

这一生成长的路,都是自己来走。我们可以心存幻想别人的陪伴,但不必像我这样较真。




03

今年夏天,我胃疼的次数越来越多。最近的一次,是中秋节胃疼,卧床一下午。我有想过,自己是不是快要死了?好吧,不成熟的本性再次暴露。

我也有想过去医院,只不过想到可能要做胃镜,便瑟瑟发抖。父亲也是胃病患者,每次我逼他定期去医院做胃镜检查的时候,他总是埋怨说生不如死,所以给我留下了阴影。自从去年做过无痛胃镜,父亲大呼此乃人间福音。

假若我也去医院检查胃病的话,我定然会选择无痛胃镜。可转念一想,医院规定无痛胃镜需要有人相陪,便打消了念头。因为,我实在不知道我可以找谁相陪。

北京没有朋友吗?有。但是,我该找谁呢?想了一圈,越觉心惊、心凉,无所依靠。这无所依靠的感觉,一半源于现实,一半源于心境。

这次,我终于下定决心,好好养胃,好好爱自己。

网上有人说:在我们最需要有一个人去依靠的时候,往往到最后都是自己一个人挺过去,好像每次都是这样,没有例外

咂摸回味一下,好像是这个样子,但绝对不是我一个人这样。

04

十月一日,朋友大婚。昨天陪她去买衣服,在各种小店里流连的时候,我说:我能做的就这么多了,送你到出嫁,后面的我就无法参与了。

店员是个妆容时髦的小姑娘,笑嘻嘻地说:您这话说的,好像个老母亲。我像个絮叨叨的老母亲?开玩笑,我才没那么老。

群里另一个结婚的朋友发过消息说:珍惜老大陪逛街的日子吧,以后只能让你老公陪你了。

这倒是真的,以后的生活,便是婚姻。作为朋友,我只能相送到这里。即便日后真的有要相陪的时光,那定然早已物是人非,我们的身份早已规定好了我们要说的每一句话,要走的每一步路。

你说老公很无趣,婚姻好无聊,怀孕好辛苦;我说梦想还未实现,事业还未有成,还好,一个人自得其乐。

知乎网友说,朋友一个个结婚我确实觉得就跟送她们去机场一样,她们出去了就很少会回来。

这大概才是所有的朋友渐行渐远的缘故吧,不是不爱了,真的是因为我们无法参与了,我们自动或被迫出局了。再要求一切如昨,就是痴缠,就是不成熟了。

就像王小波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所说:

一切人间的荒唐事,整个社会的环境虽是一个原因,但不主要。主要的是:那个闹事的人是在借酒撒疯。这就是说,他明知道自己在胡闹,但还是要闹下去,主要是因为胡闹很开心。

就像是我,完全没有必要闹情绪发脾气,本该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非要逆行,非要不肯放手,非要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可能这种做作,会让我显得重情重义,或者显得可怜。

可见,我不仅不够成熟,还是有点坏的家伙。


05

当真是老朋友不知道新情况,新朋友不知道老脾气。

一路走到现在,朋友越来越少。

初中时,有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我在山上练习了无数次的《祝你一路顺风》,想要在毕业时唱给她。可毕业时,我们一句话也没有说,除了在人群里偷偷看了一眼。

我们都中考失利,我选择复读,她花钱进了高中。我初四一整年,都是她用一封一封的书信陪我度过,我聊在新班级里受到的应届生的歧视,她说在学习上的困难。等我顺利考上高中,她早已背着我辍学出去打工,从此便再也无消息。

凭着善良和温柔,我相信她定然生活美满。但我们写过的信,连同那些情谊、誓言和岁月,我都封存在箱子里。还有那首歌,这辈子我不会唱给任何人听。

高中时,有两三好友,但也随着文理科的分班七零八散。周末会跟朋友一起散步,然后明晃晃地说甚是想念,尽管同校的我们总是会有不经意的照面;会从村里的山上捡回来几根颇有形状的树根,索性当作根雕送给朋友;会在破烂的草稿本子上,写下很多心事,传给后排的她;会跟隔壁班的朋友,一起去泥淖里捉贝壳,然后深陷进去,并不曾觉得害怕……这些朋友随着高中毕业,也少了或者断了联系。

大学时,有一个脾气相投的网友,陪我走过了大一、大二的青涩,无论是快乐的、悲伤的、烦恼的、不敢跟熟人说的各类情绪,我们都彼此倾听过。然而,因着初恋的到来,他便主动疏远了我。他是一个有界限感的人,可我都是后来才明白。

人常说,所谓成熟,就是要能够习惯别人的忽冷忽热。只是我们冷过之后,就再也没有重新热络。我依然留有他的微信,但从未打扰过。

大学时,还曾有一个男闺蜜。人们常说,有男闺蜜的女生,都不是好女人。谁知道呢?我也懒得辩解。他充满了我大学的每个时刻,给过我足够的温暖,就像家人一样,是我的真朋友。可最后,因为性情太过相似,吵闹过之后,谁都不肯低头,便心照不宣地赌气式地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

如果年轻的时候,我能懂得沟通,懂得低头。可是,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似乎总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谁不曾想在生活中横冲直撞,可是失去的越多,便也开始学着乖顺起来。当我开始小心翼翼地游走于生活之中,也便是成熟的时候吧。

06

我记得曾经读到过张爱玲和炎樱的故事:

知道张爱玲的人,大概都知道她有个非常好的朋友叫炎樱,张爱玲书中的插画,也多由炎樱而作。甚至,张爱玲和胡兰成结婚时,炎樱就是证婚人。

炎樱曾说:“每一只蝴蝶都是从前的一朵花的灵魂,回来寻找它自己!” 张爱玲曾爱煞了这句话。但很多年后,张爱玲却表示:“蝶恋花,不过是贪图花蜜。”

后来,两人逐渐疏离,炎樱写信问:我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使得你不再理我。

张爱玲说:我不喜欢一个人和我老是聊几十年前的事,好像我是个死人一样。从此二人老死不相往来。

这话听来颇有一阵见血之感,我们所谓的朋友的渐行渐远很多时候便是因为架构在我们之间的共同环境越来越少,因此共同话题越来越少。这时候,我们便常常感慨:你变了。或者,再也回不去了。

其实,这并不值得悲伤。当然,如果想要难过一会儿也是可以被允许的。因为我们终究会在日后想通:真正一生一世的朋友是少有的,珍惜就好!大部分的朋友,无论曾经有多热情,也会沉于生活,渐行渐远,看开就好!

正如龙应台的一句话:

你我还会这样相聚吗?我们会不会,像风中转蓬一样,各自滚向渺茫,相忘于人生的荒漠。

真正让朋友恒久的是相同的生活轨迹和人生频率,而是我们对彼此的欣赏和相通的精神意趣。

写完这篇文章,心里想通很多。至此,想要跟联系的、不联系的,失去的、没失去的,远方的、近在眼前的朋友们说:

假如我的未来里没有你,但至少我的回忆里有你。

古人送行,都会有饯行宴。而我送行,都会有一篇文章。关于这种形式,梁实秋在《送行》里写得很明白:

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对于自己真正舍不得离开的人,离别的那一刹像是开刀,凡是开刀的场合照例是应该先用麻醉剂,使病人在迷蒙中度过那场痛苦,所以离别的痛苦最好避免。一个朋友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我最赏识那种心情。



原创首发:个人公众号阿黛小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