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监管明确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必须真正解决好姓“农”的难题?

 曾经的银行老王 2019-09-23

最近,银保监会于近日发布了《关于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坚守定位 强化治理 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被广泛解读为规范农商行跨区域经营。

实际上,《意见》不仅仅是规范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问题,更是为民让农村商业银行回归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地位的本源,真正解决好农村商业银行姓农问题。

一是解决农村商业银行姓农的战略定位和经营重点

本来,在工商银行完全进城、农业银行撤离农村、邮政储蓄银行彻底从商之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形成了较大的服务空白和真空,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应该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但是在农村信用社改造成农村商业银行的过程中,农村商业银行也越来越呈现出城市化的倾向,导致农村金融服务严重不足。因此,《意见》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应确立与所在地域经济总量和产业特点相适应的发展方向、战略定位和经营重点,本质上就是要求农村商业银行以农村金融服务作为主场,解决农村商业银行越来越城市化的倾向。

二是解决农村商业银行立足本地的农村金融服务问题

农村商业银行毕竟是地域性银行机构,因此在战略上就要立足于本地、服务于本地,如何深耕、根植于本地是农村商业银行的立足之本。同时农村商业银行是以农为本,必然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转型为重点,这既是农村商业银行的责任,更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本源。《意见》专门制定了监测和考核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定位和金融服务能力的一套指标体系,目的就是为了监测、考核、评价和引导农村商业银行真正服务于农业、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支持能力。在这一点上,应该说监管部门已经从一般的要求、号召转变为能够落实的指标监管和考核,从而引导农村商业银行强势回归农村金融服务。

三是严格约束农村商业银行的跨县经营成为农村商业银行回归农村的硬约束

农村商业银行从农村信用社组改组而成,但同时化了商业的内涵弱化了农业金融服务的本质,农村商业银行也出现了向发达地区集中、向城市集中、向大城市集中的倾向,甚至有的农村商业银行已经完全脱离了农的轨道,将农村资金向城镇输血。这次要求:“推进农村商业银行更好地回归县域法人机构本源、专注支农支小信贷主业”,就是要对农村商业银行跨县经营硬约束,真正实现农村商业银行姓农、取之于农、用之于农,解决农业发展的融资问题,解决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服务问题,解决农村产业化过程中的融资难问题。

银行业机构的分类经营本来是为了分类服务、分层发展、差异化定位、活化整体金融服务能力,但是由于战略定位和监测考核体系出现了偏差,导致所有的银行机构都向大型化、综合化、城镇化、主流化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一些严重的金融服务缺位,也造成了银行业的过度竞争和同质化竞争加剧,并形成了一些严重的后果。这次监管意见的出台,相信对农村商业银行准确定位、明确战略、差异化发展、立足农业和农村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作者:麒鉴,财经金融评论)

监管明确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必须真正解决好姓“农”的难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