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来,各书体法家浩若繁星,娴于篆法者寥若晨星,是何缘故

 秦岭之尖 2019-09-23

自从秦汉以后,中经唐宋以迄元明清,几千年来工书法之人数不胜数,各种书体之书法家更是浩若繁星,然而娴于篆法的却寥若晨星,这到底是什么缘故呢?

首先是篆书这种古代文字,距离我们的时代太远,在一般的生活中更是很少可以解除到。秦篆虽然和商周以来的篆书(即甲骨文、金文)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因为时代之变迁,地域之变化,字形有所改善,笔画有所省略,特别是文字书写的不定型,笔画增减无定、正反无定,某些类似偏旁意义的不明,加以对古代文字“通假”的不理解,人们不便学、不便写、不便使用,所以娴于篆法的较少。

其次,秦篆虽然对篆书进行了一番整理和统一,但是秦祚不永,而汉隶续兴,后代之人又限于功令,拘于二王,加上隶书字体本身比篆书易学易写,变圆笔为方折,变长体而为方体,简捷便利,因而楷隶书体得以代替篆书很快的流行。

第三,从书写上讲,小篆要求平正圆直,这种技法不经过长时间练习,是很难达到的。特别是到唐李阳冰,堪继李斯之风,但不久评论家以为太过板滞。清代邓石如,以豪迈的气魄,大开篆隶之风,但是不久篆书之风气渐渐趋于金石文字。那么从书法上讲,篆书是趋于装饰性文字,而失之板滞。从文字学上讲,很多甲骨文、金文的文字都不可考,且很多现代文字古代都没有,使得后世书写篆书出现了比较混乱,很多讲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混合书写,也使得篆书这种大家不熟悉的文字较为难以接受。例如如今很多书法家写的甲骨文、金文风格的篆书,其中的用字亦有臆造者。

甲骨文的结构是长短大小略无一定,这是和小篆显然不同的,甲骨文的笔法亦是有方有圆,有肥有瘦,笔画尖锐锋利,结构秀劲简古。从书法的整体来看更加的精爽神朗,古趣生新,随着清代中后期至今考古发现,也使得更多的书家在书写篆书时融入甲骨文中的笔法。

而金文,一般指冶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所以也称钟鼎文。此种文字,是用笔写在软胎上而刻铸而出的,所以其字多圆润浑朴,遒劲峭拔,大小长短不一,分间布白,奇逸多姿。

学习篆书,应当从识篆开始,而书篆可以从小篆开始,亦可以从大篆开始,特别是石鼓文。

关于篆书的写法,两千多年来历代的书法家不尽相同。比较原则性的概括说法有两个:一是用笔既要秀润,又要刚劲,行笔既要匀圆齐整,又要快慢有节;二是用笔和结体,要掌握矛盾的统一,要作辩证处理,用笔柔中有刚,瘦中带润,结构变化多姿而又整齐美观。

更加浅显的说法,使得初学篆书者比较容易接受的说法是:小篆的笔画,只有点、画,没有撇、捺、勾、折。点有圆点、长点两种,用途很少。画有横、竖、曲、回数种,而曲、回两画,又有各种不同形象。

点画:一般有长点和圆点,落笔必藏锋,驻笔顺回锋,即藏锋、回锋之意思。

横画、竖画:横画要展平,不能上扬或下垂。竖画要垂直,不得左倾或右斜。无论何画,均以匀圆为主,不得倾欹,或尖头小尾或中间忽粗忽细。并且在笔的运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中锋行笔。曲画与回画亦是如此。

千年来,各书体法家浩若繁星,娴于篆法者寥若晨星,是何缘故

千年来,各书体法家浩若繁星,娴于篆法者寥若晨星,是何缘故

曲画:包括弯斜等形象,曲画除了起笔藏锋,收笔回锋以外,凡曲弯处,必须捻笔管,使笔锋随之转动,不然有粗细不匀之弊;另一种方法行笔到曲弯处,将笔管略微上提,笔锋就可以转向。类似下图的横弯和直弯,在转折处都可以笔管略微上提,其次在曲弯处转腕与转笔亦有不同的变化。

千年来,各书体法家浩若繁星,娴于篆法者寥若晨星,是何缘故

千年来,各书体法家浩若繁星,娴于篆法者寥若晨星,是何缘故

回画:是迂绕或回叠形状的笔画。这种笔画,上下或左右来往行回,用笔必须婉转通顺。《书谱》云:“篆尚婉而通”。就是说篆书的重点是婉与通。婉转以求匀,通顺而无滞涩。

千年来,各书体法家浩若繁星,娴于篆法者寥若晨星,是何缘故

笔顺:每个字的笔画顺序,原则上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横后竖,先外后内。但是很多字为了便于笔画的衔接和匀称也要随机应变,只要顺手,便于书写即可。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千年来,各书体法家浩若繁星,娴于篆法者寥若晨星,是何缘故

千年来,各书体法家浩若繁星,娴于篆法者寥若晨星,是何缘故

千年来,各书体法家浩若繁星,娴于篆法者寥若晨星,是何缘故

千年来,各书体法家浩若繁星,娴于篆法者寥若晨星,是何缘故

千年来,各书体法家浩若繁星,娴于篆法者寥若晨星,是何缘故

千年来,各书体法家浩若繁星,娴于篆法者寥若晨星,是何缘故

千年来,各书体法家浩若繁星,娴于篆法者寥若晨星,是何缘故

千年来,各书体法家浩若繁星,娴于篆法者寥若晨星,是何缘故

千年来,各书体法家浩若繁星,娴于篆法者寥若晨星,是何缘故

结体:一般的说,楷书较方,隶书较扁,小篆较长,大篆则长短、大小不拘。《书法离钩》中说:“小篆世喜长,但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又说:“楷字方正,没有突出笔画,隶字是一捺独伸,小篆则是一竖或二三竖下垂。”这些说法都是仅仅示以规矩而已,可供参考,但不可失于拘泥。

总之,我们今天书写大、小篆,仅仅只是运用艺术的手法使古代的文字再现,决不能乱拼乱凑。我们知道甲骨文、金文、秦篆等文字使社会发展的产物,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就出现文字中的简与繁、实用与装饰。特别是要注意文字在书法艺术的表现,使其具有生命力,既有宗法渊源,又不至于太过食古不化。

我们所谓的篆书的书法艺术,实际上不外乎对古代传统书法艺术的学习与临摹,再由书写者掺入个人的情趣、笔法、章法,使得篆法具有时代性和个人的风格。切不要“任笔为体、聚墨成形”,“离陈出新”,随意标新立异。如果“离陈”,撇开对传统优秀书法艺术的继承,而去奢谈创新,那就会从根本上破坏了我们这种独特的书法艺术传承。

在学习篆书时,特别要注意篆字是古代的字体,与我们现在通行的楷书不论在笔画或字形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别。而且篆字由于产生的时代不同,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等不同字体之间在写法上,也有不少差异。特别是很多篆书文字中的偏旁与如今的用字截然不同,我们来看一些实例:

千年来,各书体法家浩若繁星,娴于篆法者寥若晨星,是何缘故

千年来,各书体法家浩若繁星,娴于篆法者寥若晨星,是何缘故

千年来,各书体法家浩若繁星,娴于篆法者寥若晨星,是何缘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