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洲有块土地,相邻两国都说不要,一个美国人却说:我要

 王三英 2019-09-23

在辽阔的东非大地上,有一块名叫比尔泰维勒的土地。这块地位于埃及和苏丹国境线附近,总面积两千平方公里,和欧洲的卢森堡大公国差不多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土地总是多多益善的,更何况这块地的面积还不小。但奇怪的是,埃及和苏丹两国都对此地没有主权要求,于是比尔泰维勒也就成了无主土地。国际法规定,无主土地可以被任何地球人占有,谁先占了,就是谁的。

t01d58aef2f366c0208.jpg?size=600x318

最后有个名叫希顿的美国人,跑到比尔泰维勒插了一面旗,宣称比尔泰维勒成了他的土地,并建起了一个名叫“北苏丹王国”的私人国家。希顿自封“国王”,然后封他的女儿埃米莉为“公主”。父女俩在非洲实现了皇室梦,不过这个所谓的“北苏丹王国”并没有得到国际的承认,全世界可能只有埃及,认可了这个私人国家。埃及的慷慨简直有点不可思议,颇有一股爱谁要谁要,反正我不要的意思。那么比尔泰维勒到底有着怎样的身世,它又为何令埃及苏丹两国如此嫌弃呢?

t012986d5d657cbeae7.jpg?size=444x420

十九世纪初的埃及,是一个有着四百万平方公里领土的非洲大国,领土面积包含埃及和苏丹全境。但自从英国人来到非洲之后,埃及领土日益缩减,先是苏伊士运河区被英国占领,然后苏丹也被英国人实际控制。英国控制苏丹后,紧接着就要和埃及划定边界。但埃及和苏丹的边界地带,多为荒地沙漠,人口非常少,因而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明确的边界。

于是英国人采用老办法,将北纬22度线定为了两国边界,所以埃及和苏丹之间,就有了一条几乎笔直的边境线。此后,苏丹和埃及两国一直相安无事,但到了二十世纪初,各殖民地的独立运动风起云涌,英国人为了维持在殖民地的影响力,便考虑给殖民地之间制造一些争端,如此一来,英国人就能以仲裁者的身份出现,对争议双方施加影响力。

t01b26f6c828b04005a.jpg?size=500x351

当时在埃及和苏丹边境沿红海的哈拉伊布三角区附近,生活着很多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这些部落每年都要往返于苏丹和埃及边境,寻找牧场。为了避免这些部落频繁跨越边境,英国人便将哈拉伊布三角区全部划给了苏丹。为了补偿埃及,又把比尔泰维勒地区划给了埃及。但比尔泰维勒是一片荒漠,环境极其恶劣且没有资源,而哈拉伊布地区,不仅环境优越,而且富含石油等矿产资源。所以苏丹独立后,便要维持二十世纪初的边境划分,而埃及则希望维持之前的边界。两国都声称对哈拉伊布拥有主权,假如谁占了比尔泰维勒,无疑等于放弃哈拉伊布。所以比尔泰维勒就成了无主之地,埃及和苏丹都不要。直到后来美国人希顿出现,比尔泰维勒才有了名义上的主人。

t01060c7847d74c68a8.jpg?size=640x396

希顿是美国维吉尼亚人,他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有一天,女儿问希顿,自己能不能成为真正的公主。希顿不想让女儿失望,开始查找全世界的无主之地,结果他找到了比尔泰维勒。随后希顿动身前往埃及,向埃及申请拥有这块无人居住的不毛之地。埃及人大方的说,你随意,那里不属于我们。于是希顿欣然前往比尔泰维勒,插上了一面女儿设计的蓝色旗帜。希顿最终帮女儿实现了公主梦,但他的国家并没有得到国际认可,希顿的梦想是把这片沙漠打造成农业基地,并恳请得到国际认可。不过比尔泰维勒一没人口,二没有水资源,想要成为实际的国家,无异于天方夜谭。希顿的建国举动,注定只是一场梦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