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铸之脉法,医之圣脉「下」

 愚公移山之志 2019-09-23

《卢铸之脉法,医之圣脉》「上」阐述了卢太师二大脉诀背后的心法:人活一口气,五脏六腑皆是虚位,一气先后生立方是真机,以顺地、顺天、顺道、顺自然。接着论述了卢铸之寸口脉位图就是一张中医体检单。卢铸之脉法,中医的体检标准。为什么卢铸之脉法将成为中医的体检标准?

关联阅读 :卢铸之脉法,医之圣脉「上」

《卢铸之脉法,医之圣脉》「下」:

·  卢铸之脉法,重新定义三大脉学标准。

·  卢铸之脉法,手把手传承!

卢铸之脉法,重新定义三大脉学标准。

“上承太古断层的道原,下启千年失传的中医。”卢太师所创立的这门扶阳医学,实现理法方药皆在三指脉下,理法方药脉一以贯之,改写了中医的理法方药脉。

从“道原”的高度来定位,卢太师脉法还原了太古失传的脉法,重新定义了中医脉学。卢太师脉法,上度道原,中度一气先后生立,下度阴阳脉五脏脉。

从“一气先后生立”的气机运行来统筹,自然孕育出28脉、五脏脉和先后天脉三大脉学。因为28脉、五脏脉和先后天脉都是从“一气先后生立”的气机运行中演变而来。

故扶阳医学脉法,重新定义三大脉学标准。

与其说重新定义脉学标准,不如言赋予脉学新的内涵,而这个脉学内涵就是在三指脉下赋予已经失传千年的“一气先后生立”气机运行,以及“一气疾病机理”。

1、从一气的阴阳变化、从一气的气邪交争机理来定义“28脉”。

古人总结了28脉,其实何止28脉象,28脉只是便于后人学习和掌握。这28脉实是示人以规矩,不示以巧。如囿于28脉,反而陷入象中,被象所迷,而跳不出脉象。

28脉破译的是病脉,到晋王叔和《脉经》论脉二十四种,到明李时珍脉象二十七种,再到李中梓论脉二十八种,“脉象定义”和“切脉指法”都没有从“一气先后生立”、“一气疾病机理”的高度来破译,再加上背脉套脉,所以“指下难明,心中也不了。”

从一气的阴阳变化,试论浮脉和沉脉如何重新定义?

为什么要切浮沉脉?

通过切浮沉脉,就是为了要知道一气的出入变化。

何谓浮脉沉脉?

一气的出多入少就是浮脉,一气的出少入多就是沉脉。

浮沉脉定义这么简单?

大道至简,一以贯之。切浮沉,知一气的来去出入。浮沉直指一气的出入。

标准切浮沉脉必须配合指法。

切不同类型的脉象,必须配合不同的指法。这是切脉的不传之秘。在准确定义脉象的同时,要定义切这个脉象相应的指法。一个脉象的定义一旦能落实到指法,那么切脉更加精准,从而解决“指下难明”的切脉大难题。

如何切一气的出入?所以必须用指法来保证。

切脉时必须连续做两个动作,一个切来,一个切去,这是切浮沉脉的标准指法。去者,气由外而内,以候一气之入;来者,气由内而外,以候一气之出。只切来,不切去,或者只切去,不切来,这是错误的指法,这样的指法切出来的脉不是浮沉脉,不能反映一气的出入运行。搭手即得,或轻手可得,这是定义脉位浮,不是浮脉,脉位浮和浮脉是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指腹切脉,指腹贴着一气走,在来去的运动中“察”一气的出入的多寡。如果不是在运动中切浮沉脉,而是静候静察浮沉脉,那一定是错误的。切浮沉脉,必须在来去的运动中切,这是切浮沉脉的特定指法。切脉要标准化,首先要从指法的标准化开始。

——摘自《卢铸之心法:一气先后生立》

极而反,天之道也。

一气出,极必反,一气出多入少是浮脉,那么只出不入,一气不返了,是什么脉象?散脉!散脉如何定义?浮极而不返就散脉,只出不入,只散而不聚。当一气只出不入,只散不聚,那就是危脉了。所以散脉是危脉。

同样,出少入多是沉脉,只入不出,是什么脉象?是伏脉。伏脉如何定义?沉极,只入不出,伏而不起,这就是伏脉。

只要从一气的出入变化来定义“浮沉脉”、“散伏脉”,脉象定义不仅变得非常精准,而且切脉也变得非常简单,最重要的是切脉得出的结果将直接决定“确辨阴阳”和“辨证立法”的中医临床实践。

切脉只要牢牢抓住这口气,28阴阳脉的脉象的定义变得精准和简单。

经云,阴阳之变,其要一也。

2、从一气先后生立气机运行的高度定义“五脏脉”。

不同五脏部位,具有不同的形态。

不同形态,必然表现出相应的气势和神韵。形气神一定是统一的。

五脏脉分布在不同部位,根据一气在后天的运行,五脏脉出现“沉、弦、洪勾、毛、缓”不同的脉象形态。这种不同的脉象形态,恰恰是这种形态背后的“气”和“神”所决定。

试论何谓毛脉?“其气来清虚以浮,来急去散。”

“其气”,不仅仅只是肺气,“其气”可细分为:

一是肺气,后天五脏气之一气,土生金的肺气;

二是下接坎中一阳以化气而来的人身阴阳合一之乾金之气;

三是上接天空呼吸的清阳之气;

四是上接与天合一、与道合真的纯阳之气。

所以切肺脉,其实在切四种气,只是四种气混合为一团和气。肺为藏气之所,藏肺金、乾金、清阳、纯阳之气,所以肺为清虚之府。切肺脉时,指法先终后始,其气是徐徐清虚而来,一直至沉取的浮位,皆是徐徐清虚,故说“清虚以浮”。此处浮即是浮位,讲位置,肺在卦为乾,在三才为天,在身为华盖,在脉为沉取的浮位;又是讲形容词,其气如同天上之浮云,清虚以浮。其气来的位置高低,可区分毛、稍毛、欠毛、不毛。

如何切“来急去散”?

“来急”,上面在讲其气徐徐清虚而来,现在讲“急”。“急”与“徐徐”不是矛盾?“急”不是急忙的意思,用指腹终而始之,其气由内而外,其气徐徐而来,其气越来越多,其气绵绵不绝,其气由少而多,这就是“急”的脉感,不是急忙的脉感。只有由内而外,由少而多,绵绵不绝,其气才能支撑至“天”,其气才能“以浮”。如何切“去散”?“去”的指法是按而纪之。其气来至末端时,转换指法,按而纪之,“去散”要象风轻轻把雾拂散,故内经云,上焦如雾。故内经用“去散”来定义毛脉。去时切到紧、气滞、湿滞、劲等脉象都不是毛脉。

“其气来清虚以浮,来急去散”,太精辟!太经典!从一个毛脉的定义就可以发现中医是如何洞见人类生命的奥秘。

——摘自《卢铸之心法:一气先后生立》

“脉象定义”和“切脉指法”双重标准化的目的,就是能够精准切出这个脉象形态背后的气机运行变化以及气邪病交争的态势,从而把理法方药落实于三指脉下,把理、法、方、药和脉“一”以贯之,真正实现扶阳这门医学的标准化。

切肾脉,必须至骨。左尺只有至骨才是切肾脉,才是切生气之原,才是切生命之真种子。没有至骨,切到的是膀胱脉。切脉已经至骨,如何切欠沉脉?如何切浮脉?如何切无根脉?如何切指旁带劲?如何切膀胱的波及紧?如何切肾气至关?如何切至关而还?至骨后这么微小的空间,要精准无误,必须有相应的指法配合。

为什么心脉的常脉是洪勾?洪勾是如何自然形成?为什么会出现勾象?勾象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如何切心脉的本脉洪勾?在指下如何界定微洪、稍洪、洪?为什么心脉出现欠洪的脉象?如何通过切脉洞察心脉引起欠洪的原因?心脉的洪与28脉的洪脉如何区分?

肝脉的本脉是弦脉。肝脉的常脉、病脉和真脏脉如何区分?弦脉和紧脉、绷紧脉如何区分?肝脉宽和逆分别用什么指法?如何判别肝脉的微逆、稍逆、逆和逆甚?为什么会出现单边逆?

要区分这些脉象,一是精准定义脉象,二是指法配合,如此才能切脉标准化,切脉就可以统一,否则一定会出现“十医十脉象”。

3、从“道原”“河图洛书”的高度来定义“先后天脉”。

(1)河图洛书是一本演绎“一气先后生立”生命奥秘的图书。

我们天天在说“图书”,却不知道“图书”藏着神奇的生命奥秘。上古以象数绎道,作《河图洛书》。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因为先后二天是自然生立,故河图洛书不能分开解读;先后二天本来就是一团气,是不可割裂,故河图洛书不能孤立、机械分先天和后天。

后天返先天,道之动也,阳正卫外而得其一,洛书法地而地方;

先天生后天,道之用也,阴主归藏而用其一,河图法天而天圆;

先后生立,道之至也,辟阖往来而守其一,图书法道而德全;

恒一而止,道之原也,自燃而燃而恒其一,道法自然而道生。

“河图”“洛书”,简称“图书”。“图书”以象数绎道,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图书”亦是“一”的先后天变化之象数,“图书”亦在卢太师的三指脉下。

“图书”是一本“圣人则之”之图书。几千年来,如同一本天书吸引着后人,也困惑着后人。

“图书”神秘而神奇的奥秘,被卢铸之卢太师破译,贯通于中医的理、法、方、药、脉,一门“巧夺天工,再造性命”中医绝学重现神州。

(2)根脉、神脉和胃脉,就是一幅“一气先后生立”气机图和脉法图!

卢铸之脉法,医之圣脉,“精能之至,出神入化”者也。

“精能”者:“精”,根脉也,“精能”生气之原也,其用精力也;

“出神”者:“精能之至”,神脉也,一则养神则神明,故曰通神明,二则与天地合一,与道合真,故曰夺造化;

“入化”者,胃脉也,一则神机鬼藏,天之至私,用之至公,擒天地一气,故曰归藏,二则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故曰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精不续,真一难存。”

“精能之至,出神入化”的本义,言的是一气先后生立之变化,言的是合于道,得一气造化,全神全形。

故内经曰: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

为什么“神转”是卢太师心法中心法?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火神,火神,不是用大剂姜桂附就是火神;

扶阳,扶阳,不是立桂枝法、附子法、四逆法就是扶阳。

火神,以火合于道而用其神。火神,以火立极,合于道,得道而用其一气造化之神机,这才是火神真义。

扶阳,亦是扶阳合于道,得其一气造化之神机,无为而成,这才是扶阳真义。故德道扶阳,医之圣工,执神器,通神明,夺造化,擅回生起死之功!

如何得神?如何用神?如何神转?如何得其神机?

奥秘尽在根脉、神脉和胃脉中!

根脉、神脉和胃脉,就是一幅“一气先后生立”气机图和脉法图!

(3)五行生克制化之克脉、化脉和至脉。

千年来,中医言必阴阳五行。自铸之后,中医言必一气先后生立。

阴阳者,“一”之变化也。那么“一”与“五行是什么关系?

卢太师专著《五行生克制化之理说》,论述已经失传的五行之理。只知五行“生克”,不知五行“制、化、至”,不知一气与五行的关系,怎么能读懂卢太师的《五行生克制化之理说》?耳熟能详的金克木,为什么变成了金能化木、变成了金木交并?根深蒂固的木克土,为什么变成了木能和土?妇孺皆知的水克火,为什么变成了水火相生?

只有站在“道原”、“一气先后生立”的高度,才能破译卢太师的《五行生克制化之理说》。不以此高度来破译卢太师的《五行生克制化之理说》,其任何论述,文字游戏而已。

五行生克,以“克”为美,克为了生,故以“制”衡天下。

生克制化,以“化”为贵,无化不生,故以“化”成天下。

五行之运,以“至”为和,生生不已,故以“一”母天下。

卢太师的《五行生克制化之理说》,不仅是中医之理法,而且要贯穿到中医的方药,更为重要的是落实于三指脉下。何脉为克?何脉为化?何脉为至?如何解决克?如何用化?如何实现至?

卢铸之的心法是以一立极,以一气先后生立为旨归,以一气疾病机理为揆度,次第前进,层层升进,还原中医大学之道,重续太古之道原。德道扶阳,扶阳得道,得其造化,无为而成,阴阳自和,五行自转,阳正阴主,祛邪治病,复性医命,自在其中。

行文至此,喜极而太息。卢太师,医之圣者!明其心法、习其圣学而喜极;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疾。

中医体检,就是体检“一气先后生立”的生命系统,体检生命这套一气先后生立的系统运行之“奇恒”。

是否阳正卫外得一,是否阴主归藏用一?这是生理。

是否祛邪治病?这是病理。

是否合于道,得其造化?这是道理,延年益寿之道也。

西医有体检,中医更要有体检。

中医体检,医学绝技,察未病,治未乱。

西医的体检,为之于已有;西医的治疗,治之于已乱。

2500年前,黄帝有言曰,“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生命,最贵之车,却没有车检,没有保养。

生命不在!一切报废!

中医体检,春夏秋冬,四时为宜,察之于未病;

扶阳保养,夏至冬至,二至为妙,治之于未乱。

守候生命,从中医体检开始!

卢铸之脉法,手把手传承!

扶阳医学从隐世到显世的十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难以大面积复制、落地的难度和困境。

德道扶阳的创立,意在突破扶阳医学传承、教育、临床这一百年大计的医学瓶颈。

针对病人,设立德道扶阳学堂普及群,普及如何养生命这口气;

针对医生,设立德道扶阳学堂传承群,普及扶阳这一医之圣学;

针对师门,设立德道扶阳学堂入室群,传承扶阳这一医之圣学。

卢铸之脉法如何传承?

卢铸之脉法,扶阳医学之灵魂,理法方药皆在三指脉下。

一是手把手传承。

在手把手传承中,口传心授,传承切脉指法、传承脉象定义,如此才能传承不走样!

切脉,俗称把脉。教把脉,唯有手把手教。

何谓手把手?一是一对一教,二是实时传授,三是实时检查。

把脉,是指下功夫,不是嘴上功夫。

故脉法教学精髓,在三指脉下实时互动教学。三指脉下实时定义并体会三大脉学标准,实时传授指法,实时传授三大脉在指下形成的规律。实时互动,对错立明,发现问题,实时纠错。

如此教学,复杂的脉法变得简单,抽象的脉象变得具象精准,难以言传的脉学教学变得生动神速。

三指脉下,手把手传。离开手把手,欲速则不达。

扶阳脉法不能标准化,那么理法方药在三指脉下,是一句空话。

二是因人施教。

没有学过脉的人,最为好教。因为是一张“白纸”,故一学就会,一点就通。

第一阶段:统一指法,统一脉象定义

在指下定义28脉、五脏脉、先后天脉、根脉神脉胃脉,在指下统一切脉指法,在指下统一切脉标准。

只有扶阳脉法标准化,扶阳医学才能标准化。只有扶阳医学标准化了,才能突破扶阳医学传承、教育、临床这一持续发展的医学瓶颈。

第二阶段:区分气脉邪脉和常脉病脉。

统一切脉标准后,就要区分气脉和邪脉、常脉和病脉。切脉,不是为了切脉而切脉。不知常脉和病脉,如何知道病在哪里?不知气脉和邪脉,如何知道病之所本、所因。

标准切脉,是卢太师脉法的基础。区分气脉邪脉、常脉病脉,才是卢太师脉法的真功。区分不出气脉邪脉、常脉病脉,就不能破译一气疾病机理。奇恒不辨,气邪不分,辨证、立法、遣药就不能有的放矢。

第三阶段:贯通十五部脉,一气先后生立气机跃然于三指脉下。

一旦一气先后生立气机跃然于三指脉下,就会对卢太师的“三大医学理要”豁然开朗,就会对卢太师的“立法思想、次第、层次和体系”融会贯通,就会对卢太师“气邪病的药物配合”精准靶向,就会对卢太师“中医处方就是一幅一气先后生立气机图”了然于心。

按“一气先后生立”辨证立法,按“一气疾病机理”遣药处方,走上“临证立法”这一正纯精高的扶阳路子,走出“不背方不套方”的中医千年流弊。

学过脉的人,最为难教。

有时教一个“沉脉”,都要演练半天,原因是没有正确定义“沉脉”的脉象,没有切“沉脉”的标准指法作支撑。

“沉脉”有脉位沉和脉沉的两个脉象。如果没有精准定义脉位沉和脉沉,那么就不能区分脉位沉和脉沉。如果不能区分脉位沉和脉沉,那肾脉的本脉肯定不会切。因为切肾脉,左尺至骨,本脉是脉沉,而不是脉位沉。

不知肾脉沉,那肾脉欠沉在三指脉下更是不知所踪。肾脉的本脉切错了,那是相当危险。因为切肾脉,不仅仅指后天肾。

针对学过脉的人,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检查。

一是查错。

纠错布指,连布指都错,就甭谈扶阳以切脉为中心了;

纠错指法,脉是三指切出来的,指法都不规范,怎能切出正确的脉象;

纠错脉象定义,脉象都要转换成气邪病的疾病机理,转换成辨证立法遣药的依据,切脉不能转换成临床依据,那切脉是花架子,做摆饰而已。

二是察漏。

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微妙在脉,不可漏察。指法,是切脉的不传之秘。在察漏的过程中,是传授或纠错指法的最佳时机。

三是养成训练。

改切脉比学切脉更难。

功夫是练出来的,但没有标准,没有心法,也是瞎练。

养成训练是件痛苦的事,也是练成真功夫的必经之途。切脉如此,其他功夫亦是如此。扶阳有五关,切脉是第一关。手把手传承是前提,养成训练是根本。

卢太师脉法是一部“理法方药在三指脉下”的脉法。

神圣的中医,神奇的脉法。

三指脉下,可度“道原”。

道之原,微妙玄达,为天下贵。

“道原”,中华文化的奥秘,

“得道”,华夏文明的智慧。

“造化”,东方太古的神奇。

中医,道之法。中医乃古圣运用微妙玄达的道之原而创造发明的生命科学。合于道,德全而形神俱妙。

卢太师乃得道之人,创立了“度道原,切一气先后生立”的脉法,把中医的理法方药皆落实于三指脉下,实现理法方药脉一以贯之,与天地合一,与道合真,重续了“合于道,夺造化”太古断层的道原,还原了“以一立极,治之极于一”的千年失传的中医。

卢铸之,医之圣者!

扶阳医学,医之圣学!

卢铸之脉法,医之圣脉!

德道扶阳,医之圣工!

修德守母,医之圣功!

中国,医之圣地!

——德道扶阳学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