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虚湿气重的人,深秋应该怎么“润燥”?

 为什么73 2019-09-23

插画/莉香

秋分,一个分字,就把秋天分成了两半:一是日夜时间均等,一是气候由热转凉。至此,秋天已经过去了一半,越往深处走,越能感觉到深秋那种绚丽与寂寥交接的复杂美感。

秋分该是秋天最美的时节了。

桂花大朵大朵的绽放,落叶铺洒在街道两侧,闲暇的时候,坐在窗台前看看书,便能感受到,偶尔吹过的凉风中有按捺不住的桂花清香,闭着眼睛深呼吸一下,再大的忧愁,都会融化在秋意中。

秋分防燥,主要是防凉燥

-

随着秋意渐深,人体气血开始往回收,体表因为失去气血濡养,很容易出现秋燥的情况。

秋燥有温燥和凉燥之分。白露时节,主要表现为温燥。秋分过后,便是凉燥了。

秋天走到秋分,太阳离北半球越来越远,地面散失的热度增加,寒意明显加快步伐。所以老人们常说“一场秋雨一场凉”,每下一次秋雨,就需要给自己添一件衣服了~

很多体虚、湿气重的朋友,在这样大环境的影响下,比起普通人,会更容易有“干燥”的情况。

因为这些朋友大多正气比较虚,身体抵御不住寒邪的入侵。

寒有“凝滞、收引”的作用,我们身体遭遇到寒邪,津液受到影响,就会匆匆忙忙的开始往回缩,凝滞,导致体表缺少津液濡养,表现出“燥”的情况。

比起温燥来说,这种凉燥,实质上是津液没有散布到该去的地方。

所以大家只是会觉得皮肤、头发干燥,五脏六腑却不燥,不会出现温燥那样心烦口渴,容易便秘的情况。


凉燥,是津液散布不利

-

因为凉燥有这样的特点,调养时,如果我们选择继续滋补的话,反而会加重津液凝滞的情况,出现:

有的地方,津液散布不出去,就会堆积在一起

直接的反应就是咳嗽。与温燥干咳,或者痰偏黄浊不同,凉燥咳嗽的痰相对更多一些,也比较清稀,偏白。

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散不出去的津液会堆积到肺脏。

肺脏主管卫气,负责浮在体表抵御外邪入侵,是身体面临寒邪的第一道门槛。因此,受寒气影响回收的津液会首先堆积到肺脏。

于是,肺脏局部没用的津液慢慢变多,就会化成痰饮。身体感知到这一变化,为了保护脏腑,就会不停的咳嗽,想要排除痰饮。

需要津液濡养的地方,却接收不到津液

和温燥一样,凉燥也会导致肌肤、毛发变得干燥。

但上面我们也有讲到,它内里是不燥的,所以会有属于自己的特点:

1.比起温燥的怕热,凉燥更怕冷,因为肺脏没办法梳布足够的气血到体表抵御寒邪。

2.虽然口干、鼻子干,但不会很容易觉得口渴。

3.仔细看,舌头是淡粉色的,上面很少有水分,舌苔也是偏于寒相的薄、白。

所以,想要调理凉燥,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辛温为主。辛能通畅气机,温可以化解寒气,两者结合能够从内到外推动津液的运行,“润”的效果就出来了。

第二部分:同时要理肺,恢复肺脏宣发、肃降的作用。化解堆积在肺脏处的津液,更好的滋养身体。

一杯杏苏茶,调理凉燥的小茶饮

-

如果你已经感觉有轻微凉燥的情况,就可以为自己准备一份杏苏茶,它的食材比较简单,只有杏仁、紫苏、甘草,是根据《温病条辨》中专门调理凉燥的杏苏散调整而来,效力很温和,适合当做日常的茶饮。

我一般是在早晨的时候喝。秋天的清晨,凉意足,人走出门外难免会被寒风吹到,出现轻微的凉燥情况,这时候就可以为自己泡一杯杏苏茶,轻轻松松的宣解我们体表的寒气,让肺脏能够重新工作起来。

紫苏,《本草经义》讲它“为发生之物,辛温能散”。秋天吃紫苏,可以借助紫苏开散的功能,给阳气鼓鼓劲,疏散我们体表的寒邪。

紫苏其实是一种常见的蔬菜。早在宋时,杂记《武林旧事》就记载过一款用紫苏制作的茶水,称为“紫苏饮”,是当时杭州街头巷尾最流行的饮料。据说宋仁宗还曾命翰林院评定汤饮高下,紫苏饮被评为第一,可见古人对它的喜爱。

方子里的杏仁也很难得,入肺,《本草纲目》说它“能降能升”,调理肺气很全面,同时具备了宣肺又降肺的功能。

就像给身体打通一个孔,不仅能吸入新鲜空气,还能排除体内浊气,可以帮助肺脏恢复功能,化解堆积的痰饮,所以有祛痰止咳的作用。

杏仁有甜杏仁和苦杏仁之分,但苦杏仁有小毒,我会更偏好甜杏仁,市场和干货店都有卖,它更温和,很适合我们日常食用,润肠通便的功能会更强一些。

最后的甘草有调和诸药的作用,可以让茶饮变得更加平和,没有太大的禁忌,孕妇、哺乳期妈妈、小孩子都可以适当喝一些。

食材:杏仁 9g / 紫苏 9g / 甘草 3g

做法

将紫苏叶稍微清洗一下,家附近买不到新鲜紫苏叶的,可以直接到药店买干的紫苏叶,但分量需要减半。烧一锅开水,将杏仁和紫苏一起倒入锅中。

稍微煮4分钟左右,最后加入甘草,煮1分钟就可以起锅了。

这款茶水的香气很浓,这是属于紫苏叶的香,但品尝起来,味道却不会太浓郁,能品到丝丝甘草的甜味,口感偏滋润~

按摩穴位,调动身体的防卫功能

-

凉燥是外邪,除了饮食之外,日常中,我们也可以搭配按摩穴位,调动身体本来的防卫力量,强壮肺气,更好的抵御外邪,以及缓解因为凉燥而带来的身体不舒适情况。

按摩什么穴位?

大椎穴,抵御外邪

大椎穴是纯阳之穴,我们一身的阳气都是从大椎穴发出。搓揉大椎穴,可以提振阳气,让身体出点微汗,就可以顺势将体表的寒气排出。

我一般是搓揉5分钟大椎穴,感受到热度后就会停下,稍微休息一会,再按第二次。如果不方便搓揉,可以在洗澡的时候,把浴头对着穴位冲刷5分钟,也有同样的效果。

中府穴,调理咳嗽

中府穴是手太阴肺经的穴位,“中”指的是中气,也就是脾和肺合起来的气。

它很适合用来调气。尤其是咳嗽,觉得嗓子堵着,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就可以揉按中府穴。

搓揉中府穴的时候,可以往上推到云门穴的位置,一共100次。我最近燥的厉害的时候,推按这里会有明显的痛感,但把浊气推开以后,胸口处也会很舒服。

合谷穴,缓解干燥、疼痛

合谷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

中医认为“面口合谷收”,意思是,面部与口的不舒服,不管是口干、喉咙痛,或者头痛发热,按摩合谷穴都可以解决。

按摩合谷穴可以和大椎穴一样,一共按摩两次,每次5分钟,中间休息一下继续按摩第二次,效果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