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开创了“预测”之门, 可为何七大预言书, 却没有易经

 鸿泰家电7qmlt3 2019-09-23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也最神秘的经典之作,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同时,它也开创了后世的“预测”之门,也正因为《易经》具有预测、占卜之妙用,所以它也成为了历朝历代测算占卜这一行当的必备之物。

说起《易经》可以“预测”,大概没有人会去反对,因为从一定程度来看,《易经》之所以出名,就是出名在它的“预测”的;不过,在漫长的中华文化史上,曾出现过七部预言奇书,可是,在那七部预言书之中,却偏偏没有《易经》的身影,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究竟是哪七部预言书,它们就是《万年歌》、《马前课》、《推背图》、《藏头诗》、《黄蘖禅师诗》、《梅花诗》和《烧饼歌》。

《万年歌》又称《乾坤万年歌》,是大名鼎鼎的姜太公所写,全诗一共一百零六句,每句七个字,合计七百四十二个字。《马前课》是诸葛亮所写,诸葛亮是蜀汉政权的军事统帅,他领兵打仗,出兵之前,在马前占卜一课,故曰《马前课》。《推背图》是由李淳风和袁天罡共同编写,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推算大唐国运,于是就下令当时两位著名的道士,即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了《推背图一书》。

《藏头诗》的作者是李淳风,就是与袁天罡共同编写《推背图》的李淳风,《藏头诗》是在李淳风与太宗李世民的口头对话的基础上,由当朝史官记录成书的一部推测国运的谶语诗作。至于黄蘖(niè)禅师的《黄蘖禅师诗》,邵雍的《梅花诗》和刘伯温的《烧饼歌》,也都是在民间流传甚广的预言奇书。

在了解过七大预言书之后,也许有些细心的朋友就会不禁要问:怎么没有《易经》呢?关于预测未来的奇书,又怎么能少得了《易经》的身影呢?《易经》可是“预言”的“祖宗”啊!

这样的疑问,当然是有道理的,不过,《易经》之所以没有被列入“七大预言书”的行列,其实同样也是有它的道理的。首先,我们来看“预言”这两个字,简单来说,“预言”就是提前说明,就是把未来的所要发生的事情摆在了眼前,而《易经》则不然,《易经》虽然有“预言”的能力,但是它却没有轻易“开口”,必须有人问他(即占卜),它才会有针对性地加以回答。

换句话说,“预言书”是我主动告诉你答案,而《易经》则是你问我我才告诉你答案,所以,排列“预言书”,《易经》没有入选就在情理之中了。其次,《易经》作为群经之首,甚至是群经之始,是没有任何其他著作能与之相提并论的,说得再明白一些就是,如果把《易经》也加入了“预言书”之列,其实那不是对《易经》的拔高,而恰恰是贬低,所以,“预言书”中没有《易经》。

好了,以上就是中国的“七大预言书”,以及《易经》为何没有入选的原因了,当然,小编之言无非只是引玉之砖,关于这个话题,不知道亲爱的小伙伴们还有什么样的高见呢,快来留言讨论吧!

欢迎关注文化新篇,一个没啥文化的文化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