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生素K】维生素K的作用及功能

 小山秀 2019-09-23

维生素K又叫凝血维生素,是维生素的一种,广泛存在自然界得有K1、K2,K1为黄色油状物,熔点-20℃,K2为黄色晶体,熔点53.5—54.℃,不溶于水,能溶于醚等有机溶剂。

维生素K的作用及功能

维生素K的作用及功能有以下两点:

1、促进血液凝固

维生素K也称凝血维生素,维生素是凝血因子γ-羧化酶的辅酶。而其它凝血因子7、9、10的合成也依赖于维生素K。人体缺少它,凝血时间延长,严重者会流血不止,甚至死亡。对女性来说可减少生理期大量出血,还可防止内出血及痔疮。经常流鼻血的人,可以考虑多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K。

2、维生素K还参与骨骼代谢

原因是维生素K参与合成BGP(维生素K依赖蛋白质),BGP能调节骨骼中磷酸钙的合成。特别对老年人来说,他们的骨密度和维生素K呈正相关。经常摄入大量含维生素K的绿色蔬菜的妇女能有效降低骨折的危险性。

孕妇补充维生素K

人体需要量少、新生儿却极易缺乏的维生素K,是促进血液正常凝固及骨骼生长的重要维生素。深绿色蔬菜及优酪乳是日常饮食中容易取得的维生素K补给品。

维生素 K 能减少生理期大量出血,还可防止内出血及痔疮。经常流鼻血的人,应该多从天然食物中摄取维生素K。

维生素K分为二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即从绿色植物中提取的维生素K1和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合成的维生素K2。另一类是水溶性的维生素,由人工合成即维生素K3和K4。最重要的是维生素K1和K2。 脂溶性维生素K吸收需要胆汁协助,水溶性维生素K吸收不需要胆汁。

宝宝怎么补维生素K

维生素K可以让新生儿体内血液循环正常进行。在宝宝出生后第一次体检时,医生都会特别指导爸爸妈妈帮宝宝补充维生素K,使维生素K进入宝宝的身体和大脑。因为维生素K无法通过人的身体形成,所以在日后,宝宝还需要通过饮食摄取维生素K。

人体需要量少、新生儿却极易缺乏的维生素K,是促进血液正常凝固及骨骼生长的重要维生素。深绿色蔬菜及优酪乳是日常饮食中容易取得的维生素K补给品。

目前,国际上使用维生素K对新生儿预防维生素K缺乏症的总趋势是:由肌注改口服,由1次变多次,由婴儿服用扩展为母亲服用。孕妇应从32至36周起,服用适量的维生素K,直至分娩。临产的孕妇在分娩前1~4小时肌注或静滴维生素K,新生儿也要补充维生素K。

专家指出,对长期使用抗生素、腹泻的婴儿,以及3个月内单纯母乳喂养儿,一定要实施常规维生素K的补充;临床上遇到不明原因的患儿出血,在寻找病因的同时,应该立即肌注维生素K,以防进一步导致颅内出血;患阻塞性黄疸或婴儿肝炎者,应预防性给予维生素K。

除了口服和肌注的方式来补充维生素K,还可以通过孕妇均衡饮食来调节,如多进食维生素K含量丰富的食物,像菠菜、苜蓿、西红柿及鱼类等,这样宝宝也能获取一定量的维生素K。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