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昌孝经》辩孝章第三(三)

 昵称gR3EQ 2019-09-23

   《文昌孝经》,南宋时期已流传,共有育子、体亲、辩孝、守身、教孝、孝感这六章。全书从道家的自然宇宙观出发,指出生命的可贵,父母生育子女受尽辛苦,养育子女耗尽心血。子女应该体恤孝敬父母,并以此道推己及人,由此不但保全自身天性,还可以得到文昌帝君赐予福禄,乃至得道成仙。

▲八仙宫文昌帝君像

《文昌孝经》
辩孝章第三


偈曰:

世上伤恩总为财,
诚比诸多尤为急。
相通相让兄和弟,
父母心欢家道吉。
财生民命如哺儿,
禄奉君享如养亲。
本之慈孝为源流,
国阜人安景物熙。

又说偈曰:

子赖亲安享,不思尽孝易。
若或罹困苦,方知尽孝难。
难易虽不同,承顺是一般。


【白话文通俗译】
颂词说:世上恩情的伤害总是由于金钱的缘故,这比其它各种事务尤为关键。因此,兄弟之间应该相互通融,相互谦让,父母心里欢喜而家境也会吉祥;领导者用财政经济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就如同哺乳自己的幼儿,做官员的毫无异心听命于国家就如同赡养双亲一样自然。总之,以慈爱孝道为源流,国家就会强盛,人民安居乐业,万物万事光明兴盛。

又说颂词说:子女因为依赖父母而得以安乐享受,而不去想自己对父母尽孝是否容易。只有当自己遭受了困苦,才会知道尽孝的意义,难和易虽然不相同,但敬奉恭顺父母却并没有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