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台抽检的样本是从哪里来?抽检不合格的损失到底有多惨重?!

 瓜爷耶 2019-09-23

老宋对店铺过去的经营情况作了反省总结,发现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平台《拼多多商品描述及质量抽检不合格》规则不了解,既然要重新来过,那平台的相关规则肯定要好好研究学习一番了。

老宋在拼多多商家管理后台→规则中心→处理规则中找到了对应的规则,经过刻苦学习,掌握了很多精华,除上篇文章提及的名词定义和预防措施,他还学到了其他相关的内容。

这期会分以下3个部分的知识:认定标准、样品来源和送检、初步处理措来给大家做分享,让每个商家朋友遇到问题都能“临危不乱”,及时处理违规。

一、ABC类违规的认定标准

1.分类原则:

平台按照不同的商品种类,根据商品不符合描述或不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的程度,对抽检不合格的情形进行分类。

2.分类标准:

抽检不合格分为A类、B类、C类,且平台有权对前述类别进行细分(包括但不限于A1、B1类)。

那具体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呢?

1、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A类:

1) 《拼多多抽检标准及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抽检标准”)规定为A类;

2) 经与商品描述比对,存在严重影响消费者正常使用或严重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差异;

3) 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4) 与相关质量标准严重不符的其他情形。

(以上摘自《拼多多商品描述及质量抽检规则》第3.2.1条)

例:下面是一台塔扇,在炎热的夏日给人们带来了清凉,但是如果塔扇本身存在不符合国标的质量问题,那产生的后果可能会让人感到“后背发凉”了。

送检结果显示:该商品存在商品描述或质量抽检不合格的情形,具体情况如下:经实测,随机抽取的消费者订单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不符合《GB 4706.27-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2部分:风扇的特殊要求》第8章的要求,判定为A。

抽检不合格A类违规属于商品描述及质量抽检不合格中最严重的违规类型,涉及违规的商品一般对消费者的危害巨大,为了保护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一定不要违反。

2、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B类:

1) 抽检标准规定为B类;

2) 经与商品描述比对,存在较大差异,可能影响消费者正常使用或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

3) 与相关质量标准不符但情节较轻。

(以上摘自《拼多多商品描述及质量抽检规则》第3.2.2条)

例:商家描述商品为纯棉,但是实际检测下来,商品中棉的含量只有63%,这很显然是与描述材质含量100%棉不符的,鉴于商品中有棉的含量被判了B类违规。

3、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C类:

1) 抽检标准规定为C类;

2) 经与商品描述比对,存在微小差异,不影响消费者正常使用且不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

(以上摘自《拼多多商品描述及质量抽检规则》第3.2.3条)

例:商家描述商品保质期是540天,但商品实物上标注的保质期是12个月,故商家在对商品作出描述后一定要再仔细核对下描述是否有误。

以上是商品描述及质量抽检不合格的认定标准。那这时候可能有商家朋友会问了:那这些商品的抽检样本又是从哪里能弄到的呢?怎么检测的呢?我怀疑是有人恶搞,别急,我们继续往下看第二部分。

二、商品抽检

拼多多平台通过下列途径之一获取商家所售商品,作为抽检样本:

1) 平台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自商家店铺购买的商品;

2) 商家自行向平台提供的商品;

3) 消费者向平台提供的其自商家店铺购买的商品;

4) 其他途径获取的商家店铺售出的商品。

(以上摘自《拼多多商品描述及质量抽检规则》第4.1条)

平台会严格按照规则的内容对平台上的商品进行抽检和送检,这下朋友们可以不用担心了。

下面的内容也是商家朋友非常关心的问题,店铺商品被初步认定不合格时会受到哪些处罚呢?

三、处理规则

1、初步认定不合格:

商品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拼多多平台有权初步认定商家存在抽检不合格情形:

1) 平台以普通或非专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对抽检样本与商品描述或相关质量标准进行比对,发现抽检样本存在第1.4条(点击了解1.4条规则)所述情形。

2) 平台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线索,发现商家店铺存在第1.4条所述情形。

(以上摘自《拼多多商品描述及质量抽检规则》第5.1 条)

2、初步处理措施:

1) 向商家发出违规通知;

2) 暂停对该商品的宣传和推广,包括移除资源位、禁止上资源位、移除广告等;

3) 对该商品作暂时下架、禁售或屏蔽链接处理;

4) 在抽检不合格事项处理完毕之前,禁止该商家参加专题、推文等任何平台活动,暂停店铺推广(移除广告等);

5) 限制店铺部分或全部资金提现;

6) 视情况对店铺采取限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商品移除资源位、禁止上资源位、移除广告、降权、屏蔽、下架、禁售,店铺禁止上新、禁止上架等;

7) 限制店铺账户全部资金提现;

8) 平台认为必要的其他措施。

(以上摘自《拼多多商品描述及质量抽检规则》第5.2条)

简单而言商家接收到违规站内信通知后,面临的初步处理措施包括:店铺中涉嫌违规的商品会被下架,店铺资金也会有对应的限制,同时可能还会有其它平台认为必要的措施。

这时候有商家朋友说:我收到违规站内信后第一时间和供货商核实了商品的情况,这些商品应该都是合格的,平台可能判错了,那这时候我应该怎么办呢?

还有的商家朋友说:我店铺的商品确实存在违规问题,那相应后续的处罚措施又是什么呢?

不要急,关于今天课程里所讲到的“认定标准、样品来源和送检、初步处理措施”的内容大家先消化理解下,其他问题老宋协同小编会在下次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