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二 1 我的摄影理念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摄影的,断断续续也有九年了。一开始拍摄主要些具象的作品,小学的时候得了很多的摄影奖项。到了初中,花在摄影上的时间变少了,所以有些摄影比赛就没有时间参加了,摄影的风格也渐渐改变,比较注重意境和思考。 拍摄的时候应该注意构图和光影,但在表达摄影作品作者的思想时,它们并非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的灵感和构思——思考为什么要拍,如何把自己的作品形成一个主题,创建自己的风格。如果是为了拍而拍,单纯觉得因为“美”而拍,即便构图再完美,光影再好看,色彩再鲜艳也是无济于事的。就是纪实类的国际大赛获奖的照片中也有它自己所表达的思想。 有些人摄影会过度的重视色彩,一遍又一遍的去用ps调色,拍摄人物也只喜欢使用摆拍的方法,那么我只能说:这是拍照,但是不是摄影,因为在这里面看不到你独特的思想,这单纯为拍而拍。再说,在胶卷那个年代,画质哪有现在的手机和单反相机清晰、色彩丰富,大多数的照片只是黑白的。那么如果持有色彩第一的观念,以前那些摄影大师干脆要跌落神坛吧。大概这类人会觉得自己比布列松拍的还要好了。 针对把“好看的”摆拍的照片过度吹捧的现象,这里引用一句布列松的话进行回应: “在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里,都有一个决定性的瞬间。当这个瞬间来临时,周围的诸种因素会排列成最具意义、最为协调的几何形态,并显示出某一事件的完整面貌。这个瞬刻即逝的瞬间,就是决定性瞬间。” 以上,是我个人的摄影理念:没有思考的照片不能规划于摄影的范畴之类。个人观点,众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 我的创作 好的创作是需要进入一种安安稳稳不浮躁的状态的。我最佳的状态其实是在独自拍摄时,整个心沉静下来,就像一只灵敏的猎犬一样全神贯注但是同时又精神恍惚,最大化地在自己的“感觉”中找到灵感,并且巧妙地结合技术上的思考。这组作品拍摄的那一天的一开始我的内心非常浮躁,我一直在不同的区域来回走动,却也没有找到好的灵感,这让我非常焦急。所以我决定重新返回展览的入口,去观察来回的人群,以及转瞬即逝的光影,思考自己的心境。冷静下来,我决定用爆炸式以及模糊似油画/水墨画的方法表现自己的心境;摒弃了清晰度,我成功地拍摄出了这一组黑白的照片。我潜伏在人群之中,尝试去找自己最喜欢的角度。虽然那一天的状态不是非常好,但是我觉得我更加了解了自己的摄影风格——是一种抽象的,似梦境,给人带来视觉冲击力。 以后几次的文章我会继续分享自己的摄影作品,并附上点评。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摄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