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时美苏争夺德国科学家,为什么没听说争夺日本科学家?

 风调雨顺629 2019-09-24

主要就是因为德国和日本在科学技术上差距太大,美苏自然更青睐于抢夺德国科学家,而对日本的那些科学家没有太的的兴趣。 虽然德日两国都是二战的主要法西斯国家,但是两国实力上有着巨大上的区别。德国在二战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又回到了高峰。当时德国的很多军事技术是让美苏垂涎的,而美苏两国必将因为意识形态的矛盾成为对手,因此自然需要获得更多的先进技术来在未来的对抗中取得优势。 德国在二战中最为著名的是坦克装甲车辆,其研发的虎式、虎王重型坦克、猎虎坦克歼击车等在推出时都是远胜于对手的存在,但是盟军并不缺乏这些技术。二战中德军军事技术中潜力最大的就是导弹等武器,除了著名的V1巡航导弹、V2弹道导弹,德国还研发了一系列其他导弹类武器,比如莱茵女儿、火百合等防空导弹,弗里茨X制导炸弹等等。因此美国人专门制定了回形针计划吸收德国的科学家,著名的德国火箭设计师冯布劳恩就来到美国,并最终成为了美国航天事业的领导者。 导弹只是先进武器的一个代表。此外,像大型潜艇、夜视设备、轻武器、火炮等武器,德国都有着一定的成果,对盟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比如二战之后英军战机普遍装备的阿登转膛炮,其实就是根据二战德军MK213式转膛炮研发出来的。 而日本就不同了,日本本身工业实力就较为薄弱,二战前其甚至无法生产出优质钢铁,只能从美国进口废钢铁作为原料使用。二战中日本的很多武器装备极为落后,设计思想严重落后于时代。至于很多人看好的舰艇技术其实也较为一般,对美苏这样的大国吸引力不大。日本在二战中仅有的亮点就是生化兵器,臭名昭著的七三一部队研发了大量生化武器,并在秘密测试中获得了大量的人体活体测试数据。因此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该部队领导石井四郎合作,以这些技术以及资料的转移来保障石井四郎等人的免于审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