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第一课,不再过度关注别人的看法,不再轻易的自我否定

 源源不断 2019-09-24

现在很多朋友会习惯性的夸自己的孩子:你真聪明

不过我一直提醒大家,最好不要这样夸孩子。

当孩子觉得自己的“聪明”是理所当然的时候,很容易失去耐心,更容易出现的情况是,当他发现一件事情做起来不是那么顺利的时候,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够聪明了,如果这种意识一旦占据了他的大脑,暴躁、易怒,浅尝辄止,就很容易形成习惯性动作,而更习惯于那些不需要动脑子就可以带给他很多愉悦,或者说让他觉得自己还是挺聪明的一些事情,最典型的就莫过于游戏,因为游戏的开发者会针对性的做一些设计,开始的时候会难度极低,只需要你能够按指引做一些最简单的动作,然后逐步的加大难度,而且还会在你可能遭遇挫折的时候,适时的给你一些彩蛋,让你能够继续玩下去。但是,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却几乎不会碰到彩蛋,也就是天上掉馅饼的机会。

人最需要习得的一种能力,是敢于面对问题,不会被自己的情绪、别人的看法所左右,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的去面对问题,仔细去研究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才有可能找到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们身边可能并没有那种被公认为天才的人物,但是总是不会少了两类人,一类是“聪明人”,一类是被生活打击的失去了动力的人

对于我们很多公认的聪明人,他们总是能想出很多出人意料的主意,总是能提出很多人从来没想到过的想法,但是,如果你把时间维度放长一些,你会发现,这些人最后真正能成事的少之又少。我前边的稿子里也写过,少年得志是人生第一大悲,因为少年得志很容易让他失去了耐心,天然的以为自己就是比绝大多数人强,他做什么事一帆风顺,一出手就能够解决,才是正常的状态。这种心态的变化,也让他陷入了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自我认知,有时候他宁愿不去做一些事情,就是因为做这些事情会显得自己不够聪明。其实,很多时候,成年人和孩子的心理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能被人一眼看到,或者说一眼看穿的聪明,可能都不是真正的聪明。

而对于第二类人,也就是被生活打击的失去了动力的人,是没有经历住各种可能是偶然的打击,而打击会让他彻底的否定自己,他们平常可能很“正常”,但是一旦遭遇困难,习惯性的退缩,害怕面对问题。

这属于习得性无助

所谓“习得性无助”,本质上是长期积累的负面生活经验使人丧失了信心,继而失去了追求成功的驱动力。“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在1967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起初把狗关在一个带蜂鸣器的笼子里,只要蜂鸣器一响,就对狗进行电击,狗被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每次都被电到倒地呻吟、大小便失禁为止。这种折磨反复了很多次以后,赛里格曼改变了他的试验流程,在蜂鸣器响起以后,不急着电机,而是先把笼子打开,但是这个时候,狗非但不逃,反而不等电击,就先倒地开始呻吟和颤抖。

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因之前的绝望体验而放弃逃生的希望,而是选择默默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赛里格曼所说的“习得性无助”。

其实,对于很多人而言,并没有经历过彻底的绝望,可能只有一两次的濒临绝望的经历,就让他丧失了坚持下去的勇气,不敢再面对问题。互联网的出现,让很多人变成了网络上的各种喷子,他们喷别人的时候找到快感,掩饰自己的绝望。他们除了喷以外,从来也提不出建设性的意见,通过嘲笑别人来彰显自己的虚妄的心理优越感。

与此相反的就是我们上边提到的“聪明人”,心理学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案例,称之为“贝尔纳效应”。这里的贝尔纳是一位英国的学者,是一位著名的、公认的科学天才,他取得了相对于很多人而言都算比较成功的成就,但是他的同事和学生们都相信,以他的天赋,完全不应该只达到这样的高度。

他们中很多的人给出了基本一致的解释:他(贝尔纳)总是喜欢提出一个题目,抛出一个思想,首先自己涉足一番,然后就留给他人去创造出最后的成果。全世界有许许多多原始思想应归功于贝尔纳的论文,却都在别人的名下出版了……..他缺乏的是“面壁十年”的恒心,因此而遭受了损失。

后来心理学家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贝尔纳效应”,用以说明那些浅尝辄止、缺乏持之以恒的努力,从而导致一事无成的现象。

其实,我们都听过一个挖井人的故事,就是一个人要挖一口井,但挖了许多天以后都没有挖出水来,于是他放弃了这个地方,到下一个地方继续挖,就这样反复的尝试,反复的放弃,之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这个地方没有水,而不久之后,人们在他挖过的最深的一个洞穴底层发现了湿土,于是有人继续在他挖过的地方继续往下挖,结果都发现了水,这个故事可能是“贝尔纳效应”的最好阐释。

很多人用天才性的想法+傻瓜式的坚持来总结很多人的成功,而这其中,傻瓜式的坚持可能比天才性的想法重要几百倍。因为,天才绝大多数都不具备面对挫折的能力,更不太可能有傻瓜式的坚持。

我们可能最容易犯,也是最愚蠢的错误,可能就是过度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害怕丢丑,害怕犯错误,而原因就是做不好、会被别人嘲笑,而觉得那就是世界的末日。

学会淡然的看待别人的看法,坦然的接受失败之后别人的嘲弄,可能就是人生的第一课吧。

而这之后,我们才有可能真正进入持续有效的积累的阶段,我们今天分享《庄子》里的一段内容:

《庄子·达生》:

梓庆削木为鐻,日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 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 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鐻, 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

简单的翻译一下:

鲁国有名的细木工匠,名庆,为宫廷乐团做了一具悬架,悬挂乐钟用的。样式新奇,雕刻精美,见者赞不绝口 ,说是鬼斧神工。国王鉴赏之后,问庆:“做得这样好, 有什么技术秘密吧?”

庆答:“臣是手艺人,哪谈得上什么技术秘密啊。老爷要说有,也有一点点。俺做悬架以前,不敢和老婆同床 ,怕损耗精气,硬是斋戒了,把心静下来,斋戒三天,不再想讨赏啦。五天,不再担忧手艺差了挨骂,不再盼望手艺巧了有脸。七天,俺只有魂还在,手脚身子都忘得一干二净啦。这时候哟,老爷可别责怪,就连朝廷也不放在心 头,俺一心扑在构思上,不受任何打扰。到这一步,俺才 提斧进山,一棵一棵的观察紫檀树的天性,找出那些尺码和木质最合理想的。树材选定了,心头有一具完工的悬架 ,闭眼就能看得一清二楚,然后才动手做。这中间若是遇 到了麻烦,我就绝不动手做了。我这人哪,有自己的天性 。紫檀树呢,也有自己的天性。选材便是两个天性互相投合嘛。这具悬架受到称赞,说有神工似的,原因就在这里吗。”

就像这里的梓庆,很多人觉得他做的东西巧夺天工、鬼斧神工、赞不绝口。

其实,这里梓庆所说,他用了七天的时间,让自己解决了,我们把任何一件事做好都会经历的一种修行的历程:

开始的时候,保持精力;

第三天,不再去考虑奖赏了,对我们而言,更多的是考虑做好了有什么收益,别人对我们会有什么赞誉和敬仰的看法。

第五天,放弃了担心做不好被人骂,做好了能长脸的想法,而更多的时候,我们会想自己从此以后身价会涨多少。

第七天的时候,连自己的身体也忘了,只有精神还在。到了这个时候,才真正的开始放在构思上,再去对要选择的木材进行仔细的观察,知道掌握了树木的质地和纹路,才开始真正的动手。

其实,人与人的差别,或者用我一直说的,人生的密度,很多时候取决于我们能够持续的全身心的投入一件事情上的时间长短。我们很多人,绝大多数时候,都很难做到集中精力超过10分钟,做点事就拿出手机来看一看,最后发现,干了十分钟,手机刷了一个小时。

前几年有个一万小时的理论开始流行起来,其实,这个理论有很多的问题,一万小时的重复劳动,很难成为真正的高手,而对于很多有成就的人而言,他能够长时间的持续关注一件事情,专注于自己要做的事情。这其中的区别就在于,短时间的精力集中,快速的转移注意力,再转回来的时候,你要用一定的时间重新把那些需要的信息关联起来,而很多时候,我们还没有完成这种关联,就又去刷手机了,这比一万小时的重复劳动效果还要差。

如果我们还在过度关注别人的看法,特别是害怕失败之后别人的嘲弄,经过几次挫折之后,习惯性的放弃,不敢再去面对问题,不敢把精力用在解决问题上,我们就不太可能像梓庆那样进入那种真正专注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才是我们和很多高手真正的区别。

这也就是我们人生的第一课:不在过度关注别人的看法,不再轻易的自我否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