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越有本事的人,越不张扬

 恰恰365 2019-09-24


佟鑫海和您一起学《论语》

之二百五十二

《论语》

【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孔子说:古人不轻易出言,就是怕做不到而深感耻辱。

【引申】“开口神气散,舌动是非生。”讲的是开口说话的重要性。为人处事也应该低调谦逊,做人做事都要留有余地。

你我身边想必都会有这种人吧,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偏偏喜欢夸大其词地到处宣说,句句有理,信誓旦旦,但说过的话又从来没有兑现过,最后在朋友中就留下了一个“满嘴跑火车”的不良形象,于己于人都没有好处,古人之所以守口如瓶,言之不出,就是怕做不到,从而害人害己。

其实,内心强大的人,从来都不会张牙舞爪。内心如果富足,从不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更不屑于用颐指气使的方式来收获尊严。反倒是内心虚弱的人,才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在人前展示自己的地位。

有些人清高得不屑与世俗为伍,有些人简单得不与世俗为敌。相比之下,我更钦佩后者,这种品质是由内而外的力量。而前者看上去,更像是由外而内的武装。

跟真正有风骨的人打过交道之后才明白:优秀之人大多温和,只有无知者才狂妄。

一个人身处低谷的时候谦卑,有可能是环境使然。当一个人位高权重的时候还能放低姿态,却是骨子里的教养使然,这是真正值得敬佩的品质。

如果内心修为不够,很容易稍微做出点成绩就开始目中无人,或招摇过市,或锋芒毕露,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威。但教养是自带的,装不来。

权威固然可畏,涵养却更可敬。谦逊基于力量,傲慢基于无能。

心态谦逊或傲慢,跟一个人的物质贫富无关,却与精神贫富紧密相连。因为精神贫瘠,才随时要武装自己;因为精神富足,时刻都是真实的模样。

鑫海心语

境界越高的人,越是谦卑踏实。他们从容自信,明白自己的人生价值,清楚自己的生活方向,活得通透。

越有本事的事,为人处事越是低调,不张扬,却都自带光芒。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