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丹之刃,赫赫有名的土耳其新军的武器装备

 cat1208 2019-09-24

土耳其新军(按土耳其语yeniçeri,为也尼色里军团,按英语Janissaries,为加尼沙里军团。)从奥斯曼首任苏丹穆拉德一世(1326—1389 年)1365 年左右创立,至1826年被马哈茂德二世(1785—1839 年)废止,历时近500 载。这支赫赫有名的部队作为苏丹的禁卫军,见证了奥斯曼帝国的沉浮与兴衰,并长期被视为土耳其军事力量的旗帜。他们伴随历代苏丹的马尾旌旗东征西讨,足迹遍布亚非欧三大洲与地中海,一度令欧洲人闻风丧胆、心生敬畏,又恨之入骨,如芒刺在背。他们曾经以寡击众,谱写过一段段传奇战例,也曾亲历过奥斯曼人惨痛的失败;他们由苏丹亲自组建,是其信赖的亲兵,但也多次发动政变,甚至参与苏丹废立……最后,他们也是被苏丹废除的。

土耳其新军的武器装备

虽然祖先来自亚洲的游牧民族长期被欧洲国家视作“蛮夷”,但在军事装备上,奥斯曼帝国持开放态度,并虚心地引进一切先进的装备和科技,且善于运用缴获的武器。虽然教皇大声疾呼要对这野心勃勃的异教国家实行“武器禁运”,但在奥斯曼人鼓鼓的钱袋面前,大多欧洲豪强都抵挡不住诱惑,教皇国所在的意大利半岛甚至都深涉其中。威尼斯共和国尽管与土耳其爆发过多次战争,但在和平年代,也乐于充当军火商人。十六七世纪,土耳其的主要军火供应商——新教国家英国和荷兰,一直与传统天主教国家不睦,长期信奉“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一信条。罗马教皇出于圣战情怀在1527 年发布的对土耳其帝国的武器禁令对不尊奉教廷的新教国家自然毫无效力。例如,1605年威尼斯海军截获了一艘来自英格兰的货船,上面藏有700 桶以上的火药,1000 多支火绳枪枪管、500 余支火绳枪、2000 多把刀剑……它们都是运往土耳其的,而这仅仅是其中一艘运输舰。

不过,土耳其本土的军工业并非不堪,在进口军事装备的同时,他们也向欧洲出口武器,土耳其制造的部分枪管、炮管在欧洲享有盛誉。帝国的武器制作分工很细,涉及多个行业。不过重兵器一般还是由国家兵工厂制造。到18 世纪,奥斯曼火器在名称和设计上受欧洲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生产装备了几乎和欧洲相同的燧发步枪、卡宾枪、手枪、双管手枪。

与西欧的封建骑士相比,土耳其新军的盔甲十分简陋。事实上,早期的土耳其新军也是全身披甲,新军攻城部队对盔甲的重视持续了几个世纪。不过,与西方的同行相比,土耳其新军的盔甲多为“原始”链甲而非全身板甲。这并不是因为帝国的财力,而是传统原因:土耳其军队发源于安纳托利亚,该地相对炎热的气候不适合过于笨重密闭的全身板甲(医院骑士团到东方后也开始改用伊斯兰式的轻型盔甲)。

(上图)土耳其镜甲

另外,土耳其新军作战强调机动灵活,而西方骑士15 世纪的全套装备竟达125 千克,单盔甲的重量就超过70 磅,这显然是新军无法接受的。换言之,新军将士宁可牺牲一部分防护力,也要保证自己的机动性,这一思路与中世纪末的西方骑士显然存在巨大区别,两种不同的建军思路在后来的交锋中也得到了验证①。新军的装备也不如自己的骑兵兄弟部队,如卡皮库鲁骑兵。和平时期,土耳其新军通常不佩带武器,他们的刀枪剑戟平日都储存在军械所,并有良好保养。开战前,他们才会前去挑选趁手的使用。

(上图)土耳其卡皮库鲁骑兵的全套铠甲

在奥斯曼刚刚崛起的那个年代,土耳其步兵最常见的武器是弓和短矛,只有少数人配备了刀剑,这也与其游牧特征相吻合。原本他们的剑和匕首是伊斯兰传统形制,随着帝国扩张,这些武器开始受到拜占庭以及巴尔干基督徒的影响。

土耳其的刀剑制造业高度发达,出现了一批大师级的匠人,例如“大师”锡南(Ustad Sinan)、穆罕默德· 桑库(Mehmet Sunqur)、奥格鲁(Aga Oglu)、海鲁尔丁· 伊本· 哈桑(Hayruldin ibn Hasan)、哈西·阿里·桑库(Hasi Ali Sunqur)等,他们制作的刀剑在整个穆斯林世界都享有极高的声誉,甚至被当作艺术品收藏。我们最熟悉也最常见的奥斯曼军刀当属“土耳其弯刀”(Kilij)和波斯弯刀(shamshir),与前者相比,波斯弯刀的刀刃更细长,刀身弧度也更明显。土耳其短弯刀(yatagan)被普遍装备,它颇具突厥特色,剑身呈很少见的反弧形,单边开刃,且没有护手,长度在土耳其弯刀与匕首之间。

(上图)苏莱曼大帝时期的一对土耳其短弯刀(yatagan),现藏于大都会博物馆。

此外,新军士兵一般还会身揣匕首,以备近距离格斗时用。除了刀剑,各式各样的钉头锤和战斧也很流行,对身披重    甲的敌人尤其具有威力。同时,新军士兵亦经常使用各种长兵器,其中包括“哈巴”(harba,类似于西方的倒钩戟)、长柄刀(glaive)、斧枪(halberd,类似于欧洲著名的瑞士长戟)等。其中有些明显受到了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影响,而受俄罗斯影响的长柄月刃斧(bardiche,形似我们熟悉的“关刀”),看上去则和古代中国及中亚的某些武器相似。

(上图)从上到下:19世纪的波斯弯刀(shamshir)、一把18世纪银质土耳其匕首、16世纪的土耳其弯刀

早期土耳其新军部队成员大多为弓箭手,弓术是他们最重要的技艺之一,虽然随着时间推移,火枪的发展让弓箭相形见绌,但土耳其弓一直作为崇高的礼仪武器顽强存在于新军中。与西方人不同,奥斯曼人不太偏爱十字弓,尽管与他们交战的拜占庭人和意大利人经常使用。可能是因为与土耳其复合弓相比,弩的射速太慢。土耳其人很早就接触到了火器,但作为苏丹禁卫军的新军士兵一向以其整洁威严的仪表而自豪,因此对“肮脏”的枪械颇为不屑——因为开火时可能会弄脏他们的制服和胡须。但土耳其新军并非食古不化的顽石,1440—1443 年在与匈牙利军的鏖战中见识到火枪的威力后,他们也开始接受火绳枪,并很快就成了令人生畏的射手。

(上图)17世纪的土耳其复合弓,值得注意的是, 这支弓处于松弦状态,因反曲的张力, 弓臂向前弯曲。由于未知原因, 图中这支弓被上弦了, 但这么上弦是错误的。

新军士兵最初将火枪称作“tüfek”,可能来自中世纪波斯语“吹管”一词。虽然火枪并非奥斯曼人原创,但典型的奥斯曼火绳枪却比西方的火绳枪身管更长、口径更大,因此更具威力。奥斯曼重型火枪来自北非的阿尔及尔,发射的子弹重达80 克;轻型的来自希腊,子弹仅重22 克。一般认为,真正的燧发枪是由17 世纪早期的法国画家、发明家马兰·勒·博基尔(Marin le Bourgeoys,1550—1634年)首创。但燧发枪在近东和中东沙漠尘烟滚滚的条件下一直不怎么可靠,因此奥斯曼步兵依然坚持使用相对简单耐用的火绳枪,尽管燧发枪更先进。后来,经过改良易于清洁的燧发枪自西班牙传入北非后,燧发枪才慢慢在新军中普及。

(上图)一把约1742年生产的土耳其燧发枪

(上图)18世纪的奥斯曼燧发手枪

(上图)土耳其新军火枪手, 汉斯· 魏格尔( Hans Weigel)绘制于1577年。

实际上,新军士兵更偏爱长枪而非手铳,很多新军都是一流的狙击手,1669 年通过反复拉锯战艰难征服了威尼斯统治的克里特岛后,土耳其新军才开始广泛使用手枪。1770 年,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国势江河日下,锐意改革的穆斯塔法三世苏丹邀请匈牙利血统的法国人托特男爵借助西方的经验改组奥斯曼军队。他曾试着传授土耳其新军使用刺刀,但是新军出人意料地极其排斥这种新式武器,因为他们发觉刺刀只有集体协作才能发挥最大作用,这是强调个人战斗技能的新军士兵难以接受的。他们甚至嘲讽那些装备刺刀的新式部队为“机械的木偶”而非战士。此举也可以看出,18 世纪末的新军是何等迂腐守旧了。

本文摘自《战争事典015》

目录
征麓川——明帝国英宗朝的西南攻略  

从约柜到哭墙——圣殿时代的“圣城”耶路撒冷史  

苏丹之刃——土耳其新军简史  

太阳神的崛起——古希腊罗德岛攻防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