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心墨海,简单才是最高级的表达

 不易齋2 2019-09-24


是将书画、雕刻艺术和地域民俗文化

融于一身的重要书写工具,

颇受中国历代文人珍爱。

刻砚、赏砚、藏砚,

亦是一种时尚的风气,

伴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

砚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的文化、

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等各种信息。

宣砚藏品《一字抄手砚》
砚亦称为研,
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
“砚台制作技艺”
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宣砚藏品《蝉形砚》
中国历代文人对砚台的珍爱,
可以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北宋末何蘧《春渚纪闻》记载,
宋徽宗召米芾写字,
米芾看到皇帝桌上有名砚,
一写完字,就抱上砚台跪请:
“此砚经臣濡染,不可复以进御,取进止。”
意思是他用过了皇上就不好再用了,
让宋徽宗索性把砚台赐给他好了。
徽宗未拆穿他的神逻辑,
当即答应送他。
米芾高兴坏了,
“舞蹈以谢”,又恐皇上后悔,
便急着把砚台抱回,
连衣服都染黑了。
徽宗叹气说:“颠名不虚得也。”
砚台分类繁多,
当代砚种更是百花齐放,
更有歙砚、端砚等明星产品备受追捧,
但由于石材稀缺及制作工艺等问题,
市面流通的砚台呈现良莠不齐的现象,
很多文人墨客求一方真正的好砚而不得。

好砚甄选

评价一方砚台的优劣应首先关注其所用砚石的品质,

能使得砚台下发墨俱佳的砚石必定包括这几个特质:

1、石质细腻   温润

2、硬度适中

3、少有杂质

宣砚
古称“宣州石砚”,
始于东晋,盛于唐宋。
相传,
由东晋葛洪采石炼丹时发现。
唐代大诗人李白《草书歌行》有云: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
宋代吴去尘《墨光歌·墨》刊文:
宣州石砚雪洒残,翰走烟云儿卤起。”
历代文人骚客不无绝口称赞。
宣砚石肌细腻温润,
硬度介于端歙之间,
实现了刚柔并济。
结构致密肌理均匀,腻而不滑,
下墨如风,发墨如油。

实物拍摄,无修图
砚名:素心墨海
材质:宣砚石
工艺:机器做胚,手工修整,手工打磨(200目砂纸至1000目砂纸)
特点:堂即砚池,适用于小字体系,研磨效果极佳,储墨可观
两种规格可选(如图)
4寸:φ92mm*30mm
5寸:φ117mm*33mm
木盖为黑胡桃木
纹理精美
不易变形
耐腐蚀性强
支持私人专属定制:
10字以内
背面免费激光雕刻
字体不限
经典素心墨海砚台,可研可储舔笔不伤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