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象本草---16茯苓

 雨华缤纷 2019-09-24
茯苓,属多孔菌科的真菌,以干燥菌核入药。
野生茯苓,多寄生于松树根下,伏藏土中,如人得令,静守不移,故名茯苓。
真菌多生腐败之处,茯苓则喜松树生机。松树,其干高而直,其根深而定。茯苓近松根而生,得松根静定之气,性相近也。
故茯苓之生,核白皮黑,形圆质净,一团安定守藏之气,静而不乱,藏而不散,嚼之可粘牙,久煮而不透,皆茯苓心性坚定之力也。


心主神明,人之心神,五脏六腑之主,君主之官也。故神安则气清,神摇则气乱也。心属火,肾属水,水火本来交济如一,神动火乱,则气不行水,水气停滞而为病,根源在心也。
茯苓以安静守藏之力,伏藏土中,正可安心之乱也。摄心归土,状若圆球,浑然若一,茯苓之本性也。凡心有所悸,气乱水停之证,茯苓皆主之,故仲景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用之。


故茯苓利湿之功,不在行气,而在安心,神凝则气定,气畅则水行。茯苓之用,不在动,而在定。摄心归一,引动归定,则心神圆融,形神合一,气机自畅。以定而成动,此茯苓愈病之妙也。
诸病郁结,无非神气散乱。倘有茯苓一二定心功夫,守心不移,浑然若一,则心肾一家,水火交济,一团和气,生机壮如青松,心性固如茯苓,形健而命寿,有何难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