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淞江流域为何“不许种豆,只许种蓝”?

 苏迷 2019-09-24
《姑苏晚报》
2019-09-22 

  王为国

  一

  在吴淞江流域的水利建设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禁令,都是朝廷和地方政府为改善吴淞江流域的水利状况而颁布实施的。这些禁令的内容大多简单明了,一目了然。但也有例外,笔者在研究吴淞江流域的明代水利资料时,发现了一道奇特的禁令——“不许种豆,只许种蓝”。

  乍看到这个禁令,笔者一头雾水,真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之感:这个“蓝”是颜料吗?显然不是,那又是什么?为什么吴淞江流域会有这样的禁令?

  对太湖流域的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到了明代,吴淞江流域渐渐形成了“水稻、桑树、木棉”种植的三足鼎立格局。大致来说,东部堽身地带的高地地区以种植木棉为主,西部靠近太湖边的低地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南部靠近太湖地区主要种植桑树。元代时期,堽身高地地区的吴淞江主干道及其塘浦支流的堰闸体系遭到毁灭性破坏,其河道大多淤塞,导致该区域经常发生干旱,土地沙化严重,不再适合种植水稻,而越来越适合种植对水要求不是很高的木棉,包括豆类和萝卜等。低地地区因灌溉水源能得到保证,所以仍是以种植水稻为主。但在大水之年,常会发生洪涝灾害。

  另一个原因是明朝实施银两改折、赋役交承货币化后,农村的商品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也都市场化了。种桑养蚕、缫丝织绸和种植棉花、纺纱织布所带来的经济收入远远高于种植粮食所带来的收入,久而久之,吴淞江流域“弃稻种桑”“弃稻种棉”的现象极其普遍,用于种植粮食的田地就越来越少。对此,明末清初的太仓人吴伟业在《木棉吟序》中说:“嘉定、太仓、上海境俱‘三分宜稻,七分宜棉’”。苏州府吴江和杭嘉湖地区则70%的土地都种上了桑树。商业性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在太湖流域,出现了棉花和蚕桑等经济作物的中心产区。因此,相应的丝织业和棉纺织业等得到快速发展,在吴淞江流域诞生了许多丝织业和棉纺织业的专业市镇,比如吴江的盛泽、震泽、黄家溪,湖州的南浔,嘉定的南翔、黄渡、钱门塘、江湾、练祁、罗店、大场、封家浜、娄塘、月浦、外冈、纪王、葛隆,昆山的安亭、丘墟,青浦的盘龙、朱家角、金泽,太仓的璜泾、鹤王,松江府的朱泾、枫泾、莘庄、七宝、乌泥泾、龙华、法华、三林塘、塘桥、诸翟,等等。

  二

  在明代,吴淞江流域除了稻、棉、桑等的大类作物种植外,堽身高地地区还种植豆类和麦子,而低地地区除了茭、芦等植物外,还有菱、荷等。其中茭、芦的种植最为普遍,因为它们具有极强的“固土成陆”的作用,所以也是吴淞江流域水利建设史上屡屡被提及的应该禁止种植的植物。

  野蛮生长的茭、芦对吴淞江流域的水利造成危害是从北宋时期上游入水口筑了塘路、建了长桥后开始的。北宋著名水利学者单锷在水利书中说:“筑岸以后,水势迟缓,无以涤荡泥沙,以致增积而茭、芦生,茭、芦生则水道狭,水道狭则流泄不快,虽欲震泽之水不积,其可得耶?”这些茭、芦首先是在塘路东边和吴淞江下游野蛮生长,“岸东江尾与海相接之处茭、芦丛生”,导致“沙泥涨塞”,渐渐在塘路东边形成一片陆地,陆地上“民居、民田、桑枣、场圃”随处可见,俨然成了一个村落,以前那地方可是“湍流奔涌之地”。可见,野蛮生长的茭、芦等植物对吴淞江流域的水利建设的危害之严重,所以单锷主张“今欲泄震泽之水,莫若先开江尾茭、芦之地,迁沙村之民,运其所涨之泥,然后以吴江岸凿其土为木桥千所以通粮运。”

  元代,淀山湖中“富豪数千家,每岁种植茭、芦,编钉椿条,围筑圩岸”,元代富户就是采用每年在湖边种植茭、芦等植物的方法在淀山湖占水围田的,这样的“占水围田”导致与吴淞江相通的几条大的淀山湖支流淤塞,从而使得大量的清水不能进入吴淞江中游,使得吴淞江里的清水日弱,不能有效冲刷因海水倒灌而进入吴淞江的浑潮,吴淞江下游的淤塞由此加快,于是,吴淞江主干道被迫转向东北。

  明代的水利官员周凤鸣《上水利六事疏》之六的内容也提到了“禁种茭、芦”:“禁侵占以饬豪右。臣惟濒江濒湖去处,风浪险恶,因种护堤茭、芦,以防坍塌,本为障水。迩来豪右假以护堤为名,部分河港宽狭,辄种茭蒲、芦苇,占为菱荡、莲荡,或勾结商人堆贮竹木排筏,或希图渔利,张打拦杠、网簖,停积沙泥,阻坏水利,甚至霸占滩涂,筑成塍围,因而垦为良田,止将十之一二报官起科,每亩亦止三升五升征之,官者不多而水道日隘,下流数十州县之害其大甚者。则将傍港私筑堰坝阻截舟行,只知利己,致邻圩之田蓄泄无所。若不严加禁治,恐害不除,则利不兴矣。”

  由此可见,茭、芦等植物虽然具有护堤的强大功能,但也是民间用来“占水为田”的利器,所以从北宋开始,吴淞江流域的水利出现问题后,一直到明代,政府对茭、芦的种植一直是实施禁止的政策。

  三

  那么,“不许种豆,只许种蓝”这道禁令的来龙去脉又是怎样的呢?

  对此,明中期有个叫史鉴的苏州人在其撰写的《吴江水利议》中披露了这个禁令的来龙去脉。原来该项禁令创始于明永乐初年的户部尚书夏原吉。永乐初年(公元1403),吴淞江流域发大水,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夏原吉受命治理,于是他“掣淞入浏”,还“以黄代淞”,即疏浚夏驾浦、新洋江、顾浦、吴塘等支流,引吴淞江水北入浏河。同时又疏浚位于东北部高地地区的白茆塘、耿泾,引导原汇流至吴淞江流域的昆承湖、阳澄湖水排入长江。然后,又从南广福寺开始,疏浚、拓宽范家浜,总计开挖河道一万两千丈,使其“上接大黄浦,达泖湖之水”,以减轻吴淞江东南部水流的压力。这就是吴淞江水利史上著名的“掣淞入浏”和“以黄代淞”工程。这个工程彻底改变了吴淞江的命运——吴淞江从以往的太湖水下游泄洪主干道变为黄浦江的支流,这个工程也彻底改变了吴淞江流域的水系结构和水文地理,从而对该流域的环境、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治水期间,夏原吉尤其重视吴淞江流域的圩岸的兴建与加固,并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方法,“于春初编集民夫,每圩先筑样墩一为式,高广各若干尺,然后筑堤如之。其取土皆于附近之田,又必督民以杵坚筑,务令牢固。堤既讫工,令民罱泥填灌取土之田,必使充满。复与堤外、内,增广其基,名为抵水。盖堤既高峻,无基以培之,则岁久必颓矣。”

  这样建有“抵水”(又广又厚的堤基)的堤坝圩岸形成后,夏原吉就颁布了在“抵水”之上“不许种豆,只许种蓝”的禁令,他的理由是:“种蓝必增土,久而日高。种豆则土随根去,久则日低矣”。原来是这个原因:种蓝能固土,增加泥土,久而久之,就会使得“抵水”增高。而种豆则在收获时,泥土会被根带走,导致“抵水”的泥土不断减少,久而久之,“抵水”的高度就会不断降低。

  四

  那么什么是“蓝”呢?当然不是指颜料,而是可以用来制作蓝靛颜料的植物,比如菘蓝、木蓝、蓼蓝、马蓝等。菘蓝又名板蓝根,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等地。马蓝主要生长在东南亚的高海拔潮湿地带。木蓝为豆科木蓝属植物,其茎叶可以用来制作蓝靛颜料,主要分布于华东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蓼蓝,为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花小,淡红色,瘦果,黑褐色,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颜料,也可以入药。

  从以上解析中,可以得出结论:在明代吴淞江流域圩岸堤坝的“抵水”之上,政府鼓励种植的“蓝”主要是“木蓝”和“蓼蓝”。

  为什么要鼓励种植呢?这一方面是为了巩固圩岸堤坝,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种植者增加经济收入。笔者在前文中已经谈到,在明代,吴淞江流域的高地地区已经广泛种植木棉,棉业发达,并由此诞生了众多的棉业市镇。在丝织业和棉纺业中都有一道“染色”的工序,苏州地区历来发达的丝织业和明代兴起的棉纺织业导致了染业的兴旺,兴旺的染业催生了众多的染坊,众多的染坊需要更多的蓝靛,更多的蓝靛需求催生了“木蓝”和“蓼蓝”的广泛种植。

  笔者认为,以上的对明代吴淞江流域圩岸堤基上“不许种豆,只许种蓝”禁令的解析是合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