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工作》:找回被网络工具偷走的专注力,创造难以复制的价值

 孟溪ProbeT连山 2019-09-24

2012年,麦肯锡的一项调研发现,知识工作者平均每周有超过60%的工作是进行电子沟通和网络搜索,其他工作者们则有将近30%的时间用于阅读和回复电子邮件。

这项调研发现,网络工具的兴起,加上智能手机和可联网办公电脑的普及,将大多数人的注意力肢解得支离破碎。

我们不否认网络工具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捷和方便。比如,我们想知道某些方面的知识,只要上网搜索,答案很快就出来了。

可是来自网络的不良干扰,早已经用近乎残酷的手法将我们的专注力偷走。

相信大多数人有过这样的经历:上网搜索某个东西,结果注意力却被网页上其他有趣的信息给吸引住了,看完这些无关的信息后,我们常常记不起来自己原先要干什么。

我国西汉哲学家董仲舒有句名言,叫做:“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我们知道要全神贯注,全身心投入才能做好一件事,三心二意是要不得的。

那么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在这个被网络包围的时代,我们还有可能专心致志地去做一件事吗?

答案是肯定的。美国作家卡尔·纽波特的著作——《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就是教大家如何提高专注力,在这个喧嚣的社会专心工作学习的一本书。

笔者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实践,慢慢地减少了很多来自网络的不良干扰,专注力也在逐渐提高,可以说是受益良多。

今天,笔者将通过什么是深度工作和如何培养深度工作的能力这两方面,向读者朋友们分享这本书。

《深度工作》:找回被网络工具偷走的专注力,创造难以复制的价值

什么是深度工作

卡尔·纽波特将深度工作(Deep Work)定义为: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深度工作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笔者将通过书中杰森·本的故事,为读者朋友们阐述这个定义。

杰森·本是一个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雄心勃勃的人。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金融咨询公司做电子数据表制作员。

入职不久后,他发现自己在大家的经济生活中并没有价值。因为只要掌握了Excel中一项叫做宏的技能,就能轻松完成制表工作。

他不能接受这样的情况,他需要提升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于是,他辞去了工作,转而学习电脑编程。

学习电脑编程之类非常复杂的知识需要持续专注于需要高认知度的任务。

杰森·本为了学会这门新知识,采取了一个很极端却很有效的方法:只带上课本、笔记卡片和荧光笔,将自己锁在一间没有电脑的房间里。

两个月的时间,杰森·本在这个封闭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房间里,专注地读了大约18本有关电脑编程的书。

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新打磨的深度工作的能力,杰森·本参加了难度很高的:一周100小时的网络应用程序短训班。他表现的很出色,不仅顺利毕业,而且还是班上成绩顶尖的学生。

不久,他就找到了一份年薪10万美元的程序开发员的工作。

杰森·本在一间无干扰的房间里,专注学习电脑编程知识,为他顺利通过短训班的培训和后来找到高薪水的工作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他的深度工作和电脑编程的技能不像以前工作中的Excel宏技能一样很容易被人掌握。这种技能是难以复制的,而且能创造出不可估量的价值。

杰森·本的故事证明了深度工作是有价值的,是有意义的。作者认为,像杰森.本这样能够培养深度工作这项技能,并将它内化为工作生活的核心的人,将会取得成功。

《深度工作》:找回被网络工具偷走的专注力,创造难以复制的价值

如何培养深度工作的能力

卡尔·纽波特说:“深度工作是唤醒你当前智力水平下每一点价值所必需的。”如何培养在日益浮躁的世界里创造真实价值的能力,即深度工作的能力?

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书中的3大准则,相信大家按照这些准则去实践,一定能培养出深度工作的能力。

《深度工作》:找回被网络工具偷走的专注力,创造难以复制的价值

  • 准则一、选择适合你的深度哲学,让深度工作成为你的习惯

要培养深度工作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深度哲学至关重要。因为不匹配的深度哲学会让你在深度工作习惯成型之前脱离轨迹。

卡尔·纽波特总结了4种在实践中都有非常好的效果的深度哲学。它们分别是:禁欲主义哲学、双峰哲学、节奏哲学、新闻记者哲学。

禁欲主义哲学,通过摒弃或最小化浮浅职责,从而实现深度工作的最大化。

这类实践者需要远离尘世的喧嚣,在几乎无干扰的情况下工作。他们往往有明确且价值极高的职业目标追求。

这种哲学一般只适用于科学家、一流作家和哲学家。

双峰哲学,要求将个人时间分成两块,将某一段明确的时间用于深度工作,余下的时间做其他所有事情。

比如,按星期划分的话,我们可以每星期4天做深度工作,余下的时间为开放时间。在4天的时间里,要像禁欲主义者一般追求高强度、无干扰的专注。在剩余时间里,专注并非首要目标。

双峰哲学特别适合那些如果不在非深度追求中有实质投入便无法取得成功的人。这类人既需要一段长时间的深度工作来保证实现认知强度的最大化,又需要处理浮浅事务才能满足工作需要。

节奏哲学认为轻松启动深度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其转化成一种简单的常规习惯。将深度工作整合到生活中,创造出一种工作节奏。

节奏哲学和其他三种哲学相比更加人性化。实施节奏哲学需要设定一个启动时间,每天在这个时间开始深度工作。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将深度工作转化成一种固定习惯。采用节奏哲学一年下来往往可以积累更多的深度工作时间。

新闻记者哲学是指,在日程安排中随时可插入深度工作的方法。

就像新闻记者一样,一遇到突发事件就能立即进入工作状态,进行采访、写新闻稿。

这种深度工作哲学,实施起来比较困难。毕竟,只要有空闲时间,就能立即转入深度工作模式,不是谁都能办到的。

这4种深度哲学,各有各的优点。采取何种深度哲学,取决于你在日程安排方面的自控能力。

笔者在正常的工作之外还兼职写作,因为一天有8、9个小时在上班,所以我采取的是节奏哲学,利用早上或者晚上的空余时间来进行无干扰的写作。

《深度工作》:找回被网络工具偷走的专注力,创造难以复制的价值

  • 准则二、拥抱无聊,减少对分心事物的依赖

关于深度工作有个重要事实是需要我们知道的,就是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是一种需要训练的技能。

如果你不同时减少对分心事物的依赖,增强专注度的努力可能就会白费。比如,你在等电梯或者排队时感觉到无聊,你就掏出手机来打发时间,那么你将很难实现最大程度的专注。

斯坦福大学通讯学博士纳斯认为网上不断地切换注意力会对大脑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

他通过实验证明:一旦你的大脑习惯了随时分心,即使在你想要专注地时候,也很难摆脱这种积习。如果你适应了分心,你就会迷恋于此,就像低头一族迷恋手机一样。

我们要学会拥抱无聊,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克服分心的欲望。我们不要不断分心,而要不断专注。

《深度工作》:找回被网络工具偷走的专注力,创造难以复制的价值

  • 准则三、远离网络工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