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学点收藏:高古瓷刻花、划花、印花、剔花等工艺图解!

 心心相印一一一 2019-09-25

每天学点收藏:高古瓷刻花、划花、印花、剔花等工艺图解!

创趣阁i ·

瓷器装饰与器物的用途、造型和社会审美取向,有着密切而又不可分割的联系。装饰是对陶瓷器进行艺术加工的重要手段。它对提高器物的外观质量、增进鉴赏情趣、丰富艺术表现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瓷器的装饰工艺主要有胎装饰、釉装饰、彩装饰和化妆土装饰四大类。

胎装饰是直接在胎上施艺的装饰手法,主要有镂空、堆塑、堆贴、刻花、剔花、雕花、划花、印花、沥粉、堆花和玲珑等,多运用于单色釉瓷。 其中,刻花、划花、印花、剔花、珍珠地和贴花是唐宋时期的胎装饰技法。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这几种装饰工艺在瓷器上的表现。

01 刻花

陶瓷器装饰技法之一。刻花是在尚未干透的器物坯体表面以铁刀等工具刻制出花纹,然后施釉或直接入窑焙烧。刻花的刀法分“单入侧刀法”和“双入正刀法”,前者刀锋一侧深,一侧浅,截面倾斜;后者刀锋两侧垂直。刻花线条有宽有窄,转折变化多样,兼有线和面的艺术效果。它用刀直接在坯体上刻制,整体感强,装饰效果颇佳。刻花应用十分普遍,常常与划花、剔花结合运用。

02 划花

陶瓷器装饰技法之一。在半干的器物坯体表面以竹、木、铁扦等工具浅画出线状花纹,然后施釉或直接入窑焙烧。划花手法灵活,线条自然、纤巧。它用工具直接在坯体上划刻,操作简便,整体感强。划花出现的时间早,应用广泛,还往往与刻花、剔花相结合使用。

白釉划花盒盖 北宋 鲁山县段店窑文化研究所藏

北宋定窑划花碗

越窑划花标本

北宋越窑划花对蝶纹盘——浙江省博物馆藏

白釉划花枕枕面

白釉划花枕局部

03 印花

陶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以有花纹的陶瓷的模印印具,在尚未干的器物坯体上印出花纹,或用有纹样的模子制坯,直接在坯体上留下花纹,然后入窑或施釉入窑烧制。印花规格统一,操作简单,节省工时,生产效率较高。印花技法出现较早,至隋唐时期有了较大发展,宋代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典型作品如定窑白釉印花盘、碗、枕等。清代晚期出现了直接贴印的印花图案。

青釉印花碗 北宋 平顶山博物馆藏

青釉印花碗 北宋 平顶山博物馆藏

缠枝菊纹盏模印内范

青釉印花缠枝菊纹盏

04 剔花

陶瓷器装饰技法之一。先在器物坯体表面施釉或施化妆土,并刻划出花纹,然后将花纹部分或纹样以外的釉层或化妆土层剔去,露出胎体。施化妆土者罩以透明釉。器物烧成后,釉色、化妆土色与胎地形成对比,花纹具有浅浮雕感,装饰效果颇佳。剔花技法始于北宋磁州窑,陆续被其他一些窑厂采用。

白釉剔刻柳条纹钵 北宋 鲁山县段店窑文化研究所

白釉剔花钵 金代 鲁山县段店窑文化研究所藏

05 贴花

有“模印贴花”、“塑贴花”和贴花纸贴花等,是瓷器装饰技法之一。贴花是将模印或捏塑的各种人物、动物、花卉、铺首等纹样的泥片用泥浆粘贴在已成型的器物坯体表面,然后施釉入窑焙烧。贴花纹样生动,逼真,具有较强的立体感。这种技法出现于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及唐代流行。贴花纸贴花在民国较为流行。

贴花瓷片标本

民国时期的贴花卉纹西瓜罐

06 珍珠地划花

陶瓷器装饰技法之一。工艺过程是在已成型的呈色较深的器胎上施一层薄薄的白色化妆土,以尖状工具划出装饰纹样,再以细竹管或金属吸管在纹样以外的空隙印戳出珍珠般的小圆圈,罩透明釉后入窑高温焙烧而成。划花线条和戳印的小圈呈深褐或浅褐色,与白色化妆土形成颜色对比,装饰效果独特。它是借鉴唐代金银器錾花工艺而创制出的一种工艺,晚唐时兴起于河南密县窑,北宋以后传播到省内周围各窑及河北、山西两省的窑场。现已发现采用瓷装饰技法的窑口有河南密县、登封、鲁山、宝丰、修武、新安,山西介休、河津、交城和河北磁州窑。珍珠地划花瓷器的造型有枕、瓶、罐、炉、洗、碗、灯等。

白釉珍珠地划花“福寿”梅瓶 北宋 鲁山县段店窑文化研究所藏

白釉珍珠地划花鹿纹枕面 北宋 鲁山县段店窑文化研究所藏

白釉珍珠地划花鹿纹枕面

白釉珍珠地划花鹿纹枕面局部

白釉珍珠地划花鹿纹枕面局部

三彩划花梅瓶 金代 鲁山县段店窑文化研究所藏

如果您喜欢此类文章,我们请或使用评论功能↓↓

声明:此文是出于公益传递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内容来自新浪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