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翁帆:和杨振宁结婚这15年,她一直承受恶意的审判。

 振王府图书馆 2019-09-25

花  开  有  声 · 文  艺  理  性  

总有人,

和我们不一样。


01

9月21日,“2019年度求是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举行。

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成为“求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获得奖金300万人民币。
 

毫无疑问地,这次获奖,让杨先生身边那个恬静安然的女子——翁帆,再次被置身于舆论的风暴眼,承受又一轮的群嘲、猜忌和审判。

令人发指的是,都2019年了,那些评论里所透露出来的恶意,依然让人不寒而栗。
或许,对相变理论、玻色子多体问题、杨-baxter方程,都不太懂的吃瓜群众来说,把那段相差54岁的祖孙恋,再拉出来遛遛,翻出来炒炒,拽出来写写,通过无需负责的意淫和张口就来的乱喷,表达自己无处安放的躁动和猎奇,是相对来说更容易的事情。

只是,身为一个女人,一个追随自己的脚步去爱去生活的女人,翁帆做错了什么?

仅仅因为,她28岁那年,嫁给了82岁的杨振宁吗?仅仅因为,她是个漂亮聪慧又前途可为的女孩子,就必须嫁给年轻有为、旗鼓相当的青年才俊,而不是年迈衰老、享誉全球的物理天才吗?

仅仅因为,她的婚姻之路,和俗世的婚恋标准相去甚远,她就活该15年如一日地被嘲讽被辱骂吗?

又或者,仅仅因为,她的丈夫杨振宁,是成就和争议并存、荣誉和质疑共生的科学家,是金字塔尖闪闪发光的一小撮,她身为妻子就必须被钉在耻辱柱上,供人展览仇视吗?

真是够了。


02

从2004年他们结婚,到2019年他们牵手走过,15年一晃而过。

15年的时光,足够让一个少年成长为壮年,也足够让一段八卦沉寂为平淡,更足以让这个造梦时代里,一个百亿帝国崛起又倒下,但唯独改变不了人们对一个女子的恶意。

年轻的美丽女子翁帆,嫁给年迈科学家杨振宁,那是她自己的选择,她偷谁抢谁了?

她优秀独立,优雅美丽,家境优渥,求学不止,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有一番作为,当然也可以选择站在天才丈夫身边,当温婉得体的助手,那是她的自由,她伤谁害谁了?

那跨越54年山河岁月的婚姻,到底是如新闻报道里的琴瑟和鸣,静好如初,还是如他人揣测的那样,相看两厌,一地虱子,外人管得着吗?那是她自己的婚姻,自己的人生!

即便,她那和国宝一样珍贵的丈夫,不是圣人,不是完人,有过这样那样的学术纷争和品德拷问,但身为妻子,她为什么要被株连,同受审,背骂名?

说实话,这些年,每当舆论言之凿凿又言辞苍白地刊登她和杨先生的照片和近况,网友两眼放光又恶意毒舌地揣测她和杨先生的过去和未来,而她始终不卑不亢、不慌不忙地牵着爱人的手,走在舞台上,众人中,阳光下时,我都对她产生深深的敬意。

这敬意,不是因为她嫁给了杨振宁,而是她始终在做自己,而且沿着一条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她就是她。

所以,她才是她。

哪怕,和杨振宁结婚15年,她一直承受着恶意的审判,但她不争辩,不解释,不身陷是非旋涡,不被别人的评价左右,更不会因为可畏人言后退一步。

这,才是她身上,比“杨振宁夫人”这个帽子,更璀璨更闪光的魅力。

03

在涂磊老师的一档节目上,看过一个老妻少夫跨越年龄的爱情故事。

24岁的小伙子,跟随民间艺人演出时,爱上了比他大32岁的妻子。他26岁时,向她表白,那时她已经58岁。被父母反对,被乡邻嘲笑,被同行诋毁,被人一把火烧了房子无家可归,他们也要在一起。

婚20年,他们四海为家,卖艺为生,和那些底层寻常夫妻并无二致。如果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即便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上,他们看对方时,眼神里依然带着笑,闪着光,嘴里仍然说着“宝贝,我爱你”。


节目播出后,有人高呼“又一次相信了爱情”,更多人质疑“天啊,太可怕了,他们性福吗”。

也有人这样纠正:

“你没有娶比自己大32岁的老妻,不代表别人娶了就是不幸,请不要拿自己的标准,去套别人。要知道,你过的只是其中一种人生。

怼得太漂亮了。

人世间有很多条路,我们走的只是其中一条,又何必用我们走的这条路,去衡量其他路上的不同风景。

天底下有很多种人生,我们过的只是其中一种,何必用我们这唯一的人生,去定义别人人生的多样性。
 
我们看见的,经历的,理解的,是我们自己的世界,而不是世界的全部。
 
所以,面对那些不同于我们的少数人,不管是老夫少妻的翁帆夫妇,还是老妻少夫的那对底层伴侣,不管是爱上同性的同学同事,还是选择不婚的兄弟姊妹,不管是离了3次婚的朋友闺蜜,还是一辈子都不打算生孩子的子女后代……
 
只要他们不违反法律,不触犯道德,不伤害他人,我们又有什么资格用恶毒的审判,把他们想象成怪物,丑化成妖魔,仇视成敌人,然后歇斯底里地怒吼道:
你滚!你是异类!你和我们不一样!

04

理学家武志红老师说:

一个人之所以对他人有恶毒的审判,其实反映了他对自身的不满。

我们对别人的看法,对事件的评论,对世界的认知,本质上是我们自己的投射。

心存牛粪者,看人都如牛粪。心存如来者,看人都是如来。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带着成长的痕迹在生活,在看人,没有人能做到绝对的客观公正,尽善尽美,慧如佛祖。

但是,遇到和我们不同的人们,和我们有别的生活,和我们相左的声音,我们能不能做到,像伏尔泰在200多年前就呼吁的那样:
 
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我没经历你的人生,但我始终尊重你的选择。

我没走过你的道路,但我宁愿保持沉默,也绝不恶意揣测。
 
就像,多年前,我在饭局上遇见的那位姐姐。

当一桌子人极尽嘲讽之词,说某个相熟女人年过四十岁,仍然不结婚也不生子的八卦时,她淡淡地说了句:
 
“这有什么呢。她只是想过一种不同的人生罢了。我尊重她。”
 
是的。
 
希望不久的将来,更多的人再提起翁帆时,不再以“爷孙恋”起笔,不再以“忘年恋”开头,不再以“杨振宁的少妻”当修饰语,而是淡淡地说:
 
翁帆啊,我记得那个女孩子。她走了不一样的路。我尊重她。

——结束,是另一种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