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称帝后,每天不断给嫂子吃一种食物,一个月后嫂子跪地求放过

 修悟搏 2019-09-25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出身农家,年少时候并不喜欢下地劳作,常常被父亲训斥,而刘邦有两个亲哥哥,大哥刘伯对弟弟刘邦十分疼爱,二哥刘喜善于经验,父亲在训斥刘邦时,常说刘邦不如自己的二哥。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举行登基大典,改国号为汉,为汉高帝,君临天下,天地山河中没有人的地位比刘邦还高,刘邦登基为帝后,每天不断给嫂子吃一种食物,一个月后嫂子跪地就放过。

这位嫂子就是大哥刘伯的妻子,刘伯在世时颇为照顾自己的弟弟,刘邦也不拘束,常带着狐朋狗友到大哥家蹭饭,刘伯去世后,刘邦一如往昔,依然带着狐朋狗友到大家蹭饭,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但刘邦的嫂子就非常不满,刘伯还在的时候,嫂子即使心中不悦,表面对刘邦还是和和气气的,但现在刘伯不在了,家中只有妻儿,刘邦首先要避嫌,免得落人口舌,其次孤儿寡母生活也难,但刘邦一不避嫌,二还带着大伙一块过来蹭饭,家中的粮食怎么养得起这么多号人?

一回刘邦还是带着大帮人到嫂子家蹭饭,大伙儿坐在桌子边等着饭菜上桌,但嫂子迟迟没有端过来东西,不停的刮着锅底,假装家里的饭已经吃完了,刘邦一时面子上挂不住,就叫嫂子端碗粥上来也行,但嫂子也没有端粥上桌,一副拒客的态度。

跟着刘邦来的大帮人再傻也知道主人家的意思,于是悻悻的走了,而刘邦趁嫂子不在就到了厨房,发现锅里还是有饭的,因而心中对嫂子颇为怨恨,刘邦灭掉西楚霸王项羽的次月,追尊大哥刘伯为武哀侯。

不过刘邦却没有理会刘伯的儿子刘信,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就问儿子:“为什么不封刘伯的儿子刘信?”刘邦就回答:“我不敢忘记封赏大哥的儿子,可他的母亲不是忠厚大方之人。”

刘邦为帝后,还专门命人每天不断给嫂子吃一种食物,那就是“肉粥”,肉粥实际无味无肉,嫂子一日三餐都是“肉粥”,连吃上一个月后实在难以下咽了,只能跑去向刘邦求饶,刘邦这才放过了自己的嫂子,之后也封了刘信为羹颉侯,羹颉的意思便是用勺子刮锅底,刘邦才没有了心结。

不仅如此,刘邦成为皇帝,也比自己的二哥高了不止一等,刘邦就问自己的父亲刘太公:“你看我与刘喜相比,哪个创下的基业大?”刘太公也就回答:“当然是皇帝。”刘邦心中也就十分愉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