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生只需富一次:财务自由,你必须知道的3件事

 夕惕若6103 2019-09-25

真正稀缺的,是驾驭财富的能力。

这是屠夫的第 113 篇原创,全文 3200

阅读时间 6 分钟,建议先【浮窗】后阅读

金钱永不眠,屠夫问候各位早安。

国庆假期临近,办公室里提前休假的人越来越多。

想给大家写点提神的,很快就想到这个标题:一生只需富一次。

这可不是标题党,而是被多数人忽视的大实话

财务自由,你只需要做到一次就够了。

然而,很多投资新手却在财务自由之路上做了多余的事,轻则事倍功半,重则南辕北辙甚至是前功尽弃。

要想在这条路上走得顺利,有3件事你必须知道。

01:第1件事 · 蝴蝶效应

复利效应大家都很熟悉,那么蝴蝶效应呢?

亚马逊雨林的一只蝴蝶扇动几下翅膀,

可以引起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描绘了这样一种现象: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可以给整个系统带来巨大的连锁反应。

在学术上,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初值敏感性”——初始条件的细微差异,最终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财富的积累,有着显著的蝴蝶效应。

后台数据显示,基业长红1868的粉丝大多在25-35岁之间。

如果按70岁退休来算,屏幕前的你,大概还有40年左右的投资机会。

先假设你能取得年化10%的收益,40年后你的投资资金会变成45倍;

如果成绩稍微好一点点,年化12%,你的钱会变成多少倍呢?

答案是:93倍。

没错,每年多2%,投资收益翻一番

谁还会觉得,银行理财的收益“只比投资少几个百分点,没关系”?

哪怕是低2%的收益率,到你退休时,财富可是足足少了一半

假如你的投资成绩再好一点点,年化15%呢?

40年后,你的投资资金会变成现在的268倍。

是不是越来越心动了?

如果再好一点点,达到年化20%,那么到你退休时,你将拥有1470倍的资金!

财务自由似乎唾手可得!

且慢!

连续40年保持2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普通人能做到的吗?

屠夫不得不泼一盆冷水:很难。

巴菲特之所以封神,正是因为他保持了超过40年的20%以上年化收益,这是绝大部分人的天花板。

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保持年化10~12%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更别说保持40年以上了。

投资新手最易犯的大错之一,就是对收益率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的)期望。

新手由于对证券市场的历史缺乏了解,往往会“着急”地希望通过提高收益率来逆天改命。

但你需要冷静想一想:10%和20%,差的只有收益吗?

当然不是。

两者差的,还有背后的风险——亏损的风险

02:第2件事 · 亏损的代价

巴菲特说:

投资有两条原则:

第一,不要亏损;

第二,记住第一条。

许多投资新手只看到表面,觉得这像是一句废话,其实不然。

巴菲特提醒的,是投资里的“几何平均”原则。

绝大部分人习惯于“算术平均”,但投资世界里,算术平均并不总是适用。

举个例子:你今年赚了10%,明年亏了10%,两年合计赚了多少?

不赚不亏吗?

不,你亏了1%。

如果是今年赚50%,明年亏50%,结果是:两年合计亏了25%。

一般人会算错,是因为他们习惯于算术平均,将两者直接相加求和。

但正确的计算方法应该是这样:

不是两者相加,而是两者相乘;

不是相加后除以2,而是相乘后开2次方。

投资世界里,你要学会以“几何平均”来看问题。

现在是不是有点理解巴菲特的那番话了?

假如你在某一年投资遭遇腰斩(亏损50%),想要回本的话,可不是“明年赚50%”,而是“明年要翻倍”,因为——

(1-50%) * (1 100%) = 1

是的,翻倍才能回本。

在投资里,【翻倍】可比【腰斩】难多了。

投资者稍一不慎,就有可能亏损50%;但是本金翻倍,那往往是天时地利人和俱全,难得一遇。

更可怕的是,这【只是回本】而已,两年的时光就此白费,连货币基金都不如。

在追逐收益率的狂热之下,亏损的代价可能会被大大低估。

这里说的亏损,并不是账面上的浮亏,而是本金的永久性亏损。

一旦出现本金永久性亏损,你可能需要付出几倍的代价,才能让你的投资回到预期的轨道上。

抛开亏损不谈,本金的重要性,也被大多数人低估了。

03:第3件事 · 本金的威力

让我们重新回到“蝴蝶效应”里的例子。

同样是保持40年,10%的收益率可以让你的资金变成45倍,而20%的收益率则是1470倍,足足差了2个量级。

但这隐含了一个假设:本金相同。

本金不同的话,又会怎么样?

如果你努力赚钱攒钱,让自己的投资本金达到100万,那么即便“保守地”以10%收益来看,40年后你拥有4526万;

对于一个“中国巴菲特”来说,就算真的每年20%以上的收益率,在本金只有1万的前提下,也只拥有1470万。

本金太小,就算冒着【巨大的风险】把收益率提升到极限,最终还不如本金足够大的情况下,以合理的预期承受【合理的风险】所带来的回报。

本金,在投资里非常重要。

之所以专门提“本金的威力”,是因为——

不少【低薪者】,将财务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投资上。

屠夫曾经在《不想自己996,先让金钱007》等一系列文章里给高薪者泼冷水,提醒大家“高薪但不投资,不能让你财务自由”,鼓励大家学习投资。

但这个逻辑,不能直接反过来讲,现实是:

高薪不投资,无法财务自由;

低薪且投资,也难以财务自由。

因为本金,非常重要。

别急,屠夫的心灵硫酸还没完呢。

抛开富二代不说,同样是草根阶层,工作5~10年后的积蓄也会有巨大差距。

这个差距,可能因薪资水平带来,也可能因消费习惯带来,更大可能是两者兼有。

这个差距,不仅仅是投资的起跑线,而是你工作5~10年后交出的成绩单。

工作5~10年依然囊中羞涩,想靠投资来“证明自己”的人,在投资里是脆弱的。

这样的人带着赌徒的心态,不但容易因为激进而遭遇亏损,还容易被骗子利用而落入陷阱。

相反地,工作5~10年能累积更多投资本金,证明你的某些【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遥遥领先于同龄人。

而投资,也不过是一种能力——驾驭财富的能力。

04:驾驭财富的能力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

中了彩票头奖的人,大部分在3年内回到以前的财富状态。

更有人后来欠下巨额债务,也就是说,比中奖前更穷。

这种“中奖却返贫”往往发生在“缺乏驾驭财富的能力”的人身上。

许多人幻想着一夜暴富,把“变富”当成童话故事的结尾,以为接下来就是“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事实不是这样的。

没几个人会在暴富后暴毙(如果有那也太惨了),所以“变富”从来都不是人生的终点,只是一个转折点。

这个转折,是通往幸福还是不幸,取决于你驾驭财富的能力,也就是“你有多擅长支配钱”。

支配钱,不等于花钱——消费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财务安全】*和【以钱赚钱】,都是“支配钱”这件事的重要元素。

*不记得的同学,可以复习一下《财务自由的对立面:致贫的5个因素

彩票中头奖的人,因为从未拥有过这么多的财富,从未学习过如何支配更大量级的资金,很容易陷入消费主义中,把大量金钱花在了享乐上,最终逃脱不了返贫的结局。

一度富有过的人,余生往后,会比一直贫穷的人更痛苦。

所以,一夜暴富未必是一种运气,也可能成为一种诅咒

而对于一步一个脚印地累积财富的你来说,这种诅咒是可以避免的:

经历过最艰难的原始资本积累,你能经受住消费主义的考验;

资金量不大时体验过周期变化,你能在市场波动中笑看风云;

在业余投资中不断成长和成熟,你对财富的理解超越同龄人。

屠夫的建议是:

年轻时好好工作,规划自己的消费,累积你的原始资本;

业余时间学学投资理财,投入适量的资金“下水学游泳”。

拥有驾驭财富的能力,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05:一生只需富一次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只靠银行理财,你可能损失超过一半的退休财富;

“亏损的代价”告诉我们,盲目追求投资收益而忽视风险,可能得不偿失;

“本金的威力”告诉我们,踏实工作之余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事半功倍。

人的一生不需要变富很多次。

你需要的是变富后永不返贫。

真正稀缺的,是驾驭财富的能力。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