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 村 印 象

 经典雪茄烟 2019-09-25

清晨,我走在乡村的小路上。

两旁的庄稼静静地伫立着,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路边的杂草丛中,不时会有几朵小花闪现,给这万绿丛中凭添了几分生气。远处,不时传来羊和鹅的叫声,那是早起的人们把自家的羊群和鹅群赶到外面的草甸子去(没有传统中的猪群,那是因为猪价过高。无论数量多少,都不会去放牧)。

小村坐落在一处和缓的丘陵上,前面是一片平坦的草原,虽不丰美,但也开阔。后面是大片平整的良田沃土。远远望去,小村子的上方,飘着一层薄薄的晨雾,一缕缕炊烟直直的升起,就象一幅淡淡的水粉画。伴随着偶尔传来几声狗叫,给这晨曦中的小村增加了几许温馨。

这是老伴的家,一座典型的北方村落。

说起来,认识这个村子已经有四十多年的时间了。当我第一次从距离这里几公里外的镇子上,下了公共汽车,沿着凸凹不平的土路,走到小村的时候,没有觉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因为我就是一个农村的孩子,虽然在所谓的城镇里长大,但是却是一个纯粹的贫下中农后代。并且在我有限的生涯里,对于农村的生活更是十分熟悉。

家在村子的中间位置,是那种典型的农家院落,三间正房窗明几净,东厢房宽大的仓房几可与正房媲美,一切都是井井有条。时间稍长,我才知道,这是一个殷实的富足人家。有成袋的白面,豆油用小缸存放。这在当时的年代,一般人家是不敢想象的。当然这一切都源于岳父是城镇户口,那是一个在当时令人垂涎欲滴的身份。在日值只有几角钱的年代,一个月的工资居然达到五六十元,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富翁。

如今,40多年过去了。小村也有了一些变化,原来的土房基本都变成了砖房,那种典型的东北平房被铁皮房脊所代替,远远看上去,很是有一点儿新农村的气势。但是走到村子里面,就会发现,除了原来的土道铺上了一层红砖之外,其它简直是没什么两样,还是那条从东到西的一条路,甚至各家的格局与40多年前几无二致。

每年我都会到这里住上几天,对于这个村子的些许变化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后来条件好了一些,回去时会有车送了,但是最怕的是下雨天,倘若如此,那么从镇上到村子里的3 公里左右路只有用步量。雨天走在泥泞的土路上,可以想象是一种什么情形。大约在2010年前后,国家提出建设新农村政策,进行乡间道路改造。而所在地的办法居然是用红砖铺设。虽然是立着用,但是时间稍长,道路立刻变得坑坑洼洼。无论如何,多数路在下雨天是可以走了,这成了我最欣慰的事情。

而今,村口的砖道已是显出沧桑老态,原本不坚实的路基,加之仓促而就的工程质量,经过十几年的碾压,道路已经破败不堪,只能在泥土中依稀看得出砖的痕迹。对于如此状况的道路,村民几次找到村委会,最后决定进行补修。正好这个期间我在村里小住。先是拉来一部分红砖,十多天后才由村上组织人员进行铺设。而这期间红砖已经被需要的人拉走了不少。来修路的人只是把路面简单地平整了一下,就将砖铺到路面上了,砖头不够,就从路的两边省,就这样随便地摆放完毕,没有一点其它工序就交工了。这可方便了群众。只要需要,就可以随便到路上搬,一时间,刚刚完工的路面又变得又窄又不平。

更让我震撼的是,人们的那种麻木和冷漠。如果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么现在,这条路显然和自己有关系,并且是息息相关。但是他们居然处理得如此旁若无人,泰然自若,真的让我惊讶。也让我无法理解。

村子很小,只有二十几户人家,总人口也就150人左右。这里原来是一个生产小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连村民小组也没有了。可以想象,一个没有任何管理组织的一群农民,并且是以年龄较大的人为主,久而久之,他们会形成一种什么样的风气。

因为村子不大,所以左邻右舍联系得十分频繁,无论谁家里有个大事小情,基本上是全村的人都会悉数到场。加之多年来的联姻,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是亲戚。当然,张家有什么事情,李家很快就会知道。联想到这个村子的人际关系之后,就不难理解他们对待上路拆砖人的态度了。

现在的农民种地与从前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一个人承包五六垧地,春天只要一周左右就可以搞定,虽然是比较粗放的,但是很有效率。有句顺口溜说,现在的农民是三个月种田,三个月耍钱,三个月过年,三个月干闲。准确与否不说,比较真实。没事,乡村的第一文化就是打麻将。早上只要吃完饭,人们便三三俩俩湊到一起,摆开桌子,打将起来。真可以说是人人是战士,个个是能手,全村皆麻。

我还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扎堆聊天。村子不大,一条砖道东西贯穿全村。无论什么时候,在村子中心的位置上,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凑到那里闲聊。家长理短,什么小道消息,在这里聚散开来,当然也会传播一些商品信息,先进方法等等。

近些年,青年人大都出去打工了。而儿童到了上学的年龄,农村已经没有小学了。孩子上学,只有去三、四公里以外的镇子上去。好在眼下也有了校车,有的人家怕孩子受罪,也是为了孩子的前途计,父母跟着去镇里陪读。一想既然是离开家,差不多的开销,索性去县城了,因为那里的教学质量还是要好一些。这样,村里最后剩下的,都是一些老人、妇女和学龄前儿童。

现在的所谓老人也没有象以前那样,50多岁就不下地干活了。在相当一部分人家里,60多岁的人在家里种地十分普遍,也很正常。还有一个很好的现象是,现在的种地已经不是什么复杂的活计,可以说相当一部分都可以自己半机械化完成。再就是从种到收都能雇到人。同时,有很多活计已经是机械化、市场化了。方便得很,价格也比较合适。

这是我看到小村,不,应当是整个农村种植业发展的一个成功亮点。

冬去春来,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印象中的村庄慢悠悠的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历程。相比之下,小村已经落后了,究其原因,有经济的,文化的。当然,主要应当是政策方面的。

小村无疑是中国农村的缩影,让人充满希望,却又觉得前面的路还很漫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