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泛酸激酶依赖型神经退行性疾病(PKAN)

 忘仔忘仔 2019-09-25

临床病史

以震颤和肌张力障碍为特征的儿童慢性进行性运动障碍

基底节层面,“虎眼”征:苍白球双侧局灶性对称性高信号(胶质增生及海绵样改变),周围低信号环(由于铁及其他金属沉积)(箭头)“虎眼”征。相应的Flair图像表现相似,但不太明显。

鉴别诊断

多系统萎缩,皮质基底节变性,多发性硬化,神经纤维瘤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性痴呆,弗氏共济失调,一氧化碳中毒,PKAN

诊断

泛酸激酶依赖型神经退行性疾病(PKAN)

讨论

MRI表现结合临床特点提示需要进行基因检测。“虎眼”征实际上是PKAN的一种病理学表现,甚至出现在症状前阶段。中央T2WI高信号可能随时间加重,或在某些情况下,在图像上消失。在疾病晚期,除去脑实质低信号(反应铁沉积),通常无其他脑实质信号异常。CT可显示苍白球内侧对称性局灶高密度。所有的鉴别诊断可产生类似表现,但缺乏T2低信号环,可存在其他脑质病变

PKAN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变伴脑铁沉积的疾病。PKAN的特征是pank 2基因突变。

该病有两种亚型:经典型PKAN起病于儿童期,进展迅速;非典型PKAN起病较晚,进展缓慢。目前尚无治愈方法,大多数患者在发病10年内死亡。

进一步思考:

1.异常信号的病理生理基础是什么?

泛酸激酶缺乏导致含有半胱氨酸的神经毒性化合物积聚,导致组织损伤,铁沉积与T2WI周围低信号相对应。中央T2高信号与空泡化和海绵样变有关。

2. 脑铁沉积的神经变性疾病(NBIA)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NBIA是一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锥体外系症状及基底节铁沉积相关性精神退化为特征。除神经铁蛋白病外,所有亚型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PKAN、神经轴突营养不良、婴儿神经轴突营养不良、脂肪酸羟化酶相关的神经变性、凝集素血症、神经铁蛋白病、kufor-rakeb综合征、woodhouse-sakati综合征及成年期儿童静止性脑病与神经变性均相关。

3. 报告须知

这是一种慢性病,例行报告就足够了。

认清“老虎征”。仔细评估基底节的信号强度,考虑到文献中报道的影像学表现,特别提到这些部位铁沉积的正常程度时。

4. 临床医生需要了解:

通过基因检测确诊

虽然“虎眼征”是病理学特征,但它可能与其他疾病混淆

白质缺失有助于区分PKAN与其他疾病

磁共振成像证实临床怀疑,并提示行分子遗传学试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