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如何防癌」一直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 他说,“学医的八年是我练习素描人类的八年,是我了解生死的八年。” 图片来源 @纪录片《人世间》 八年时间,他从中医科,到内科、神经科、精神科,再到妇产科(肿瘤),见过太多凶狠致死的疾病,与眷恋人间求生的挣扎。 最后他发现,对于癌症,其实医生能做的并不多,最终还是要靠病人自己。 因为如今得癌症的人越来越多,年纪越来越轻。除了基因遗传,更多的癌症,是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导致身体机能受损。 因此,预防癌症,不仅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也要注意管理心理情绪。 那么,如何管理心理情绪呢? 在冯唐总结出的中国人防癌建议中,竟然简单到只有9个字: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不着急」 慢慢来,比较快
诗人木心在《从前慢》写道: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图片来源 @网络 可如今的中国,已经很难找到这样的慢节奏。 现在的新闻画风都是「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 沉浸在这样的「中国速度」里,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越来越着急,上来就想要一个结果,已经忘了什么是耐心。 以前,进单位可能从20多岁干到退休,如今平均2-3年就要换一家公司。 以前,婚姻是最为珍贵的承诺,如今从结婚到离婚,最短的婚姻关系只维持了25分钟。 电影《失恋33天》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是这样的:
婚姻、工作、生活,无论哪一方面,都需要磨合积累,「太着急」反而欲速则不达。 「不着急」人与人的关系,需要时间的浸润,才能打磨出温润的弧度。 「不着急」吸收一个知识,掌握一个技能,可能需要一万小时不厌其烦地刻意练习,才能达到专业。 「不着急」生活中的琐碎,就像砍柴、挑水、做饭,要一样一样慢慢来。 有人说,以前不着急,所以人们做事才不努力,社会才发展得慢。 「不 害 怕」 别让身体能量无谓消耗
害怕,是人的本能反应。古早时,面对未知,恐惧会帮助人类躲避风险和危害。 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却因为「害怕」消耗了太多不必要的能量,甚至成了一种心病,伤害健康。 这就要提到现在流行的一个词——舒适圈。 在舒适圈里,做一成不变的工作,和固定的朋友交往,把生活过成模板,不用害怕挑战,不用害怕选择。 可是你有想过吗?害怕走出舒适圈的结果,就是——别人都在向前走,而你一直停步不前,原地打转。 看看那些走出了舒适圈的人,不管是运动健身,还是学习技能,都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来源 @微博网友 「不 要 脸」 癌症最喜欢老好人
“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老好人」就是这样,性格温和,与人为善,面对别人的种种要求,从来不会拒绝。不管自己能不能做到,甚至宁可自己受委屈,都会硬着头皮答应。这一切,不是因为自愿,而是害怕毁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这种性格,也叫「讨好型人格」。 图片来源 @网络 老好人有多吃亏?讲一个真实的事—— ![]() 来源 @微信网友 ![]() 来源 @微博网友 ![]() 冯唐提出的「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其实都是在告诉我们,学会管理情绪和压力,对于保持身心健康,远离癌症,非常有好处。 他还提出了10个管理情绪和压力的小窍门,下面略有改动,文章最后,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0个窍门远离癌症 每天早上,来到办公室,马上进入工作状态,时间按十五分钟间隔切割,会连会,事连事,人连人,不给自己焦虑的时间。 和小孩儿说话,背诵诗歌,写写字,和老朋友喝茶聊天。 从心底认识到,一个人能控制的范围是有限的,你控制不了的永远大于你能控制的。无常是常,世界不会永远不出你所料。 不要等死后、病后才知万事空。有事想不通,钻了牛角尖,不妨去墓地、三级医院ICU、古战场看看,多读读《资治通鉴》,特别是涉及改朝换代、勾心斗角、最后没一个有好果子吃的那些篇章。 |
|
来自: 淡泊明志dn1ijg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