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童鞋们 蔡司光学课堂今天又开课啦! 蔡司光学有一组专业的博士学霸团队 将不定期与大家分享专业光学知识 拨开各种谣言与营销的疑云 分享镜片背后的科学 教大家做一名有眼光的精明消费者 前方干货来袭 赶快准备小板凳,拿好“小本本”做笔记吧! ♬上课铃 ♬ 我们这一期课的重点,就是关于众说纷纭的防!蓝!光! 近年来防蓝光的概念深入人心,似乎成了很多人选购眼镜的必选项。但是,我们真的了解蓝光吗? 蓝光是什么? 通常我们所说的蓝光指的是可见光中波长在400-500nm的部分,它广泛存在于自然光和人造光源中(尤其LED)。随着LED光源的普及和手机电脑的大量使用,我们每天都暴露在大量的蓝光辐射中。 蓝光的危害到底怎样? 防蓝光眼镜有用吗? 如何判断防蓝光镜片的好坏? 高能蓝光的两面性 近年来火热的镜片防蓝光概念,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有关蓝光的几个事实。 谈虎色变的蓝光 有一些动物实验证明高能蓝光(400-500nm,主要在440nm为峰值)可以造成视网膜的感光细胞损伤,造成黄斑变性从而影响视力。这成为了很多商家宣传蓝光能够也对人眼造成伤害的重要依据。 02 现代照明和显示屏背光源使用LED,其中的蓝光谱线异常的高,看看到处的“低头族”,手机已经大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03 蓝光是控制人体褪黑素分泌的重要因素。正常情况下白天多见日光抑制晚上分泌褪黑素引起睡意,所以晚上老是玩手机(LED背光蓝光比例很高)就越来越难以入睡,都是蓝光引起褪黑素变化在控制。 蓝光也是有益处 01 夜视觉。与白天人眼对黄绿光(550nm)的敏感度不同,在夜晚,人主要的视觉来自于杆状细胞对于蓝光光谱的感觉(如下图中500nm左右)。因此现在车灯的照明,大量都是高蓝光谱线的光源。 03 有研究表明,蓝光对于成长期的儿童眼球发育有着积极作用。中国青少年高居不下的近视率恐怕和户外活动接受自然界的蓝光少有关(当然课业负担,玩手机电脑过多也毋庸置疑),很多有识之士也广泛呼吁青少年多进行户外活动。 小结 基于上面的分析,一方面蓝光有危害,但也有益处不容忽视,况且需要全天配戴均衡清晰的视觉也是需要顾及的。 另一方面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暴露在数码产品前面的时间和强度都大大超过史上任何时代(看看到处可见的低头族和IT民工),需要适当去适应这个变化。 公认比较合理的做法(也是多数知名品牌防蓝光方案)是比较保守的选择性截止了一部分蓝光(15-20%)。 防蓝光产品的选择 市面上存在形形色色的防蓝光镜片。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呢?其实技术上常见的有两种实现方式:染色和镀膜。 染 色 染色即通过镜片材料里添加特定染料,吸收掉一定光谱范围的蓝光,通过控制染色深度达到不同程度的蓝光防护效果。 如图中这种典型的数码镜能够很大程度上过滤蓝光,这两年非常热销。显然戴这样的镜片看到的是黄色的世界, 笔者的观点是如果只是使用数码产品的时候配戴还是可以考虑的,但据说这种镜片戴久了会摘下来后看其它什么都是蓝色的。 镀 膜 而另一种常用的方式是通过镀膜实现。 通过膜厚的调整可以控制反射曲线在蓝光部分调高,从而达到防护效果。外观通常看起来是亮蓝色或蓝紫色居多。 然而,很多厂商为了迎合消费者,会选择下面右边这个非常亮的“高级防蓝光”,反射率高的离谱。 当用蓝光手电演示可以明显看到蓝光被截止了,消费者很容易受打动。然而这样的防护导致透光削弱,放在白纸上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来透光率降低。 原因很简单,反射高了势必透光会低。这样的全天配戴恐怕会带来更多的不适感。顺便说一下,这样的防蓝光膜只要前表面就够了,背面(靠近眼睛的一侧)应该是普通减反膜,才能减少后表面反射的炫光(可以看图中两个大小灯管的区别)。 更可怕的是,对于蓝光的“彻底”截止,会导致蓝色的物体看不到。试想一个穿着蓝色衣服的行人,带着这样防蓝光镜片的司机可能是看不到的。查看以下Gif图了解“盲区”。 敲黑板! 总结划重点! 1.蓝光有潜在风险但也有益处,防蓝光是否必要,具体因人而异,需要结合每人的生活方式而定 2.眼镜的本质目的是看清看好,防蓝光不是屏蔽越多越好,透光率和防护的平衡最重要 3.好的产品应该保证偏色不要严重(放在白纸上)且两面颜色不同(正面高反蓝光,背面正常减反) 4.生长期儿童和对颜色还原度要求高的设计师不建议使用防蓝光产品 ![]() 蔡司光学课堂提问时间到! 到底哪些童鞋上课积极发言, 认真思考防蓝光小知识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