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 为什么仅有中国保留下来

 zhangshoug 2019-09-25

2019.09.24  08:46


相信大家都听过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之所以前三个国家前面都加了个“古”字,是因为他们早已断了文明的传承。唯有中国一直源远流长,绵延久远。虽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有浪花激起,但总体滚滚向前东流的大势从来未曾改变。56支分流如今更是溪流汇海,融为一体共同发展。说到这里,想必也有很多读者产生了一个疑问。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中国的文明延续至今?小编就和大家分析以下几个观点。

中国文明之所以能绵延久远,第一个原因在于地理。

纵观其他文明起源地,地中海将埃及、希腊、罗马串在了一起,他们互相入侵战乱不断。印度洋将中东、非洲、东南亚紧紧相拥,彼此之间至今摩擦不断。唯有中国称得上独此一家,绝无分店。五千年悠悠历史中,绝大部分的时间都与高峻险拔的山脉、一望无际的沙漠、辽阔无比的太平洋相伴。

剩下一小部分时间,被倭寇和沙俄骚扰,也能一巴掌将它们扇得服服帖帖。唐朝时,倭寇甚至俯首称臣,年年上贡。自然影响不了我国文明的延续,反而日韩越等地逐渐被我国同化,历史文化中处处都有我国的影子。古时航海技术还没有那么发达,基本上没有国家能够跨越辽阔的太平洋,对我国发起进攻,他们的历史文化也很难传播过来。所以在这种与世隔绝的条件下,我国安安静静的发展着自己璀璨的文明。纵使国外打得不可开交,战乱纷飞,我亦绝世独立。

中国文明之所以能绵延久远,第二个原因在于人口。

如今我国足足有13亿人口,尽管我国地大物博,也显得有些臃肿不堪。如果有读者以为,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人口才开始位居世界首位的,那就大错特错了。我国在公元2世纪第一次人口调查的时候,就已经惊吓到别的国家了。我国汉朝有5950万人口,比罗马帝国开疆扩土,达到最大规模时的人口还要多。16世纪初叶,葡萄牙人首次登上中国国土时。我国的人口为1亿多人,整个欧洲的人口绑在一起都比不上我们。

我国之所以能有那么多人,说到底还是我们国土适宜人类居住。我国不但土壤肥沃,而且气候宜人。南方地区降水量充沛,一年四季明显,水稻甚至能够一年两熟。北方虽然天气寒冷,但同样有适宜的作物能够耕种,养活人口。再往后发展,我国更是从美洲引进了花生、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粮食一多起来,自然能够养活更多的人。

中国人数如此之多,总是能在外来侵入面前处之泰然。哪怕汉族曾经被蒙古人、满人征服过,但这些无一例外都渐渐被汉化。我们的文明依旧未曾被毁坏或者崩塌,都只是被不同朝代继承了下去。不曾像印度遭遇穆斯林入侵时连根拔起,伤筋动骨。

中国文明之所以能绵延久远,第三个原因在于文字。

我国汉字历史也十分悠久,最正式的书面用语出现在商朝。随后每个朝代更替之初,像秦始皇、刘邦都会颁布统一文字的政令。哪怕各个地方口头交流的时候,会出现口音不同的情况。但只要写字大家就都能认得出来,极大的方便了传承与交流。

有一点像如今的阿拉伯数字,每个国家的念法都不一样,但只要写个“8”来,世界各地的人都懂得是什么意思。我国象印文字的魅力甚至折服了日韩等地,现在看他们的文字总能找到与我国类似的地方。

中国文明之所以能绵延久远,第四个原因在于战争。

我国从未有过被外来国家统治的时候,哪怕是最为黑暗的晚清政府时期,也只是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社会。我国的思想和文化依旧存在,并且作为我们的精气神,带领我们赶走了侵略者,重新将民族振作起来。哪怕是被蒙古人、满人统治过,那也只是自家人的小打小闹。归根结底还是一家人,只是换了人当家作主。文化传承依旧没断,能够继续源远流长下去。

其他国家的遭遇就不一样了,中东被亚历山大大帝狂野征服,强硬灌输希腊文化。穆斯林直接将印度的种族、语言、信仰全都重新洗牌。他们的文化都被打碎了重新树立,丢失了原本自己的东西。而我国就从未遭遇过如此巨变,未曾被别的国家一拳打死,再重新种植新的文化。从始至终,我国都牢牢抓紧了自己的东西。

以上四点虽然不能完全概括,我国文化流传至今的原因。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文化能继续传承的众多优势。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国文明能安心发展、人口众多带来了基数大、不易被外来文化影响的好处、文字因素让我们文明更加便于交流和传播、历史战争中我国从未被打碎清零,一直保证了文明的延续。如此种种,造就了我国文明绵延久远的奇迹。

如今很多年轻人开始崇洋媚外,认为外国的东西新潮好玩。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不屑一顾,这是非常危险的现象,是外国文化植入的开端。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像以前一样。在保证我国文明的延续下,吸收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求同存异,让中国文化风靡世界,让国人为此骄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