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里不和,外不顺?家和才能万事兴!

 曾仕强 2020-10-21

文/宋广强

“首孝梯,次见闻”,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

不孝不悌的人,我们不要和他深交,因为对父母兄弟不孝的人,对任何人都不是真心。

明朝朱元璋时代,有个七代同堂的“天下第一家”,主人叫郑濂,从宋到明代,经历了三个朝代,两百年不分家,合灶共食居住在一起,共有千余人。

洪成十三年,宰相胡惟庸叛变失败,有人控告郑氏只弟为同党,因此官兵要拘捕郑濂的只弟六人,事情非常紧急,郑濂的大哥要去官府认罪时,郑濂却说:有小弟在,怎么忍心大哥去受刑。

于是郑濂单独到官府,请求官吏把自己关起来,就告诉官员说:“家中千口,主事一人,我是家中的老大,俯首认罪,与我兄弟们无关。

明太祖听说他俩兄弟都争着要入监狱,就把他们召到朝廷,加以慰问,并且告诉左右大臣说:“像他们这样的好人怎么会谋反呢?真是污人清白。”说完将郑氏兄弟升为参议的官员。

兄弟之间一团和气,再穷也会发达,即使是遇到祸事也会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家和万事兴;兄弟之间相互残杀,再富也会支离破碎,家破人亡。

里不和,外不顺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正能量最终会战胜负能量。

晚清一代贤臣曾国潘认为:齐家如同治国,国家中兴需要忠臣,家庭兴旺需要孝子,都需要有贤良把持,所以说,大孝便是忠,忠孝两双全。

最让人痛心且看不起的莫过于东汉末年袁家兄弟,袁绍与袁术俩兄弟祖上四世三公,名门望族,袁绍虽长,却是庶出;袁术虽幼,却是嫡出。

古时讲究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因此二人谁也不服谁,勾心斗角,相互挖苦,暗中借助别人的势力相互打击对方。

汉末时分,天下大乱,实力最强的莫过于这俩兄弟,如果他们联手,将会呈现完全不同的局面,别说刘备孙权,即便是曹操这样的奸雄也难有出头之日,三国局面也不会形成,历史将会大大的改写。

不过,这哥俩心胸狭窄,没有容人之量,未能走到一块,一手好牌被他们打的稀烂,最终被曹操先后灭掉。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但是他们没有,世间最愚蠢的想法就是见不得自己的兄弟好,他不会羡慕李嘉诚比他有能耐,他会仇视自己的兄弟比他强,这是好多人要引以为戒的。

上梁不正下梁歪,有其父必有其子,袁绍的三个儿子,袁尚、袁熙、袁谭比他们的父亲和叔叔有过之而无不及,三人为了争夺大位,在袁绍死后大打出手。

如果他们能够礼让为先,让来让去,最后让出一个有能耐的兄弟当领袖,兄弟三人同仇敌忾,化悲痛为力量,团结起来共同对付曹操,联合刘备、刘表等诸候也会反败为胜,转危为安。

但是他们三人没有一个争气的,而是自相残杀,见死不救,更可恨的是借曹操之手消灭兄弟,其实历代的对外战争,归根结底都是我们的内部不和是造成的,才给了外贼入侵的机会。

袁家三兄弟如果有一个像李存勖那样立志要为父报仇,先后大败朱全忠、活捉刘仁恭、重创契丹兵那才叫大快人心,袁绍地下有知也会含笑九泉,但是他们同室操戈,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后让曹操一个一个消灭。

儒家讲孝悌,悌指兄弟情义,悌同时也是孝

小弟年幼,必是父母的心病,照顾到小弟,去了父母最大的心病,做到了悌的同时,也是大孝了。

许多人只懂得尊重父母,但为了利益,不顾兄弟姐妹手足之情,使父母忧心,这恐怕算不得真孝。

“长兄为父,长嫂为母”,父母若是不在了,小弟还未完婚,兄长主动担起责位,帮小弟成家,了了父母的心愿,这才对得起父母的在天之灵。

作者简介

宋广强,河北沧州盐山人,生于一九八二年。祖父是抗战老兵,外公是县中学校长,自小受祖上影响,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是曾仕强教授的忠实弟子

“我心中的敬天祈福”有奖征文

三年,三届敬天祈福盛典,恢弘大气,古色古香、荡气回肠的仪式,唤醒着华夏儿女内心的自豪与神气,敬畏与感恩。

无论您是亲历大典现场,还是观看视频,都有很多感触吧,快来参加“我心中的敬天祈福”有奖征文。

即日起到10月20日,关于敬天祈福,您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均可投稿。所有征文将由曾仕强学堂编辑部进行评审,择优在公众号发布。

活动结束后,发表的征文按照阅读量排序,排名前5位的朋友,均将获赠2019敬天祈福纪念品一份。

投稿微信:shutongxiaoyi(书童小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