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必全能型,不要标准化,社工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心理諮商張老師 2019-09-26

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文章导读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社会问题解决、社会进步和公共精神塑造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社会工作并不是“万金油”,也不应对社会工作的价值全盘否定,社会工作是在微观处触碰宏观社会结构转型的脉搏,为冷冰冰的社会环境带来人性的温情。乐仁乐助经社服资讯小站授权分享,推荐关注社服资讯小站

来看完整版

近年来国内社会工作界在专业教育体系建设与职能能力培养的问题上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方式、方法和发展路径日益多元化,莫衷一是。但在社工培育实践上偶尔落入两个误区:

01

两个社工培养的误区

一个误区是将社会工作的多元化实践误读为以培育“全能型社工”为目标。

在社会工作职业化程度不足的情况下,“就业市场”对社工本科人才的培育层次定位不明朗或不切实际,导致众多高校的社工本科教育不仅主干课程包括了社会学、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课程也通常把老年、青少年、医务、企业、社区等各类实务领域囊括其中。其结果是学生的知识结构“既不广也不精”。

另一个误区是将社会工作的专业性简单理解为技术化、标准化,以培育社会“工人”(social worker)为目标,而忽视了社工的实践者(practitioner)意涵。

社会工作者更像高级服务人员,而不是问题的研究者,缺少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近年来基于对“证据为本实践”(EBP)误读而产生的盲目崇拜,更将这种“技术取向”或说“科学临床取向”的实务和培养范式推向主流。

在社会工作的学术训练领域,我们更加强调标准化的个案、小组流程,强调基于既有理论和案例的服务方案设计,但这种专业知识通常是简化了复杂环境后的标准化工具,这种普适性知识不仅不适用于模糊不清的一线实务情景,并且往往与复杂多变的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实践智慧产生冲突。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我们的社工实习生在处理家庭纠纷、提供老年服务等众多类型案例中,出现这种专业训练与实务“皮肉分离”的窘境早已屡见不鲜。

更有甚者,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操作过程中,标准化实务流程逐步成为社会服务项目管理的中心,而服务绩效为本的评估模型也极大缩窄了项目评价的视野。众多社工毕业生进入项目岗位后就面临着极度的困惑和压力,服务的人本主义逻辑被目标管理的工具主义所替代,工作的成就感也无从谈起。

因此,强调搭建以“核心能力”培养为本的社会工作教育与职业体系是当前学界、教育界的共识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英国社工教育与训练委员会、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港台开班社工系的院校以及国内部分高校这些年也在不停得修改、论证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框架。

这些核心能力框架列举了诸如沟通能力、增权、理解和尊重、政策倡导能力、评估社会问题及服务对象需求能力、链接和整合资源能力等等要素。要素不尽相同,均是基于社工实务水平提升和职业发展所需而提出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