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适意而为

 红谷斋主人 2019-09-26

                                                    适意而为

               读《韩诗外传》第·十六

(峻岫)

(原文)

传曰:孔子遭齐程本子于郯之间,倾盖而语,终日,有间,顾子路曰:“由,东帛十匹,以赠先生。”子路不对,有间,又顾曰:“东帛十匹,以赠先生。”子路率尔而对曰:“昔者、由也闻之于夫子,士不中道相见,女无媒而嫁者,君子不行也。”孔子曰:“夫诗不云乎!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且夫齐程本子,天下之贤士也,吾于是不赠,终身不之见也。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记载孔子在齐国遇见程本子的一段趣事,一是《韩诗外传》,一是《说苑·尊贤》。大意是:孔子在去齐国快到郯地的时候,遇见了贤人程本子。两人打开车盖,倾心而谈,几乎一整天的时间。期间孔子回头对子路说:你把“东帛十匹,以赠先生。”子路假装没有听见。孔子又回过头来对子路说:拿十匹东帛,赠送给程本子先生。子路立马回答说:“昔者,由也闻之于夫子,士不中道相见,女无媒而嫁者,君子不行也。”过去我也曾听您说过,士大夫不在中途相见,女子也不能没有媒人而出嫁,因为这都不是君子的行为和做派。孔子回答说:《诗经》上不是有句话吗:“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这是《诗经·郑风·野有蔓草》中的诗句。意思是:野地里长满了蔓草,上面凝结着水珠。遇见了一位美人,长得美貌清丽,能与此邂逅相遇,我称心如意。孔子遇见了贤人,一见倾心,相谈甚欢。士大夫不中途相见的礼节就顾不得了。孔子说:“且夫齐程本子,天下之贤士也。吾于是不赠,终身不之见也。”何况程本子是一位贤人,我不送他一点东西,就好像终生不曾见过一样,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人做事“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大德上没有毛病,没有瑕疵,小的方面稍有出入,还是可以允许的。士大夫不在中涂相见,这是礼节,但是孔子遇见了知己,遇见了贤人,就顾不得那么多了,只好敞开车盖,倾心而谈。只要能够“适我愿”就行,其他顾不得了。

人不必拘礼,不必那么矜持,该放松就放松,该随意就随意。但是原则是“大德不逾闲”,没有道德上的毛病,没有人品上的瑕疵,没有违反礼节,没有触犯法律,没有危害名声,还是可以随心适意地展示自己的性格的。(署名 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