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中的数学之数学的造型美

 阿里山图书馆 2019-09-26

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数学是无处不在的,数学知识其实也大多数来源于生活,只是有些是隐性数学,就像2018年很火的一部电视剧《一千零一夜》。这部剧主要是围绕花艺展开的故事,其实这部剧中就很好的结合了数学思维,也很全面直观的展示给大家了。

当今社会花艺造型在生活中也处处体现想知道为什么有的插花作品看起来是如此美丽协调,让人惊叹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里面富有数学的元素所以,要想有好的作品,让人看起来舒适,需要学习一点数学中比例的知识。而比例原本就是一种数学对比关系,在花艺造型中比例主要是寻求心理状态中的视觉均衡的比例,并非是真实的物理力的均衡比例。最为著名的就是黄金分割率。

所谓的黄金分割率,19世纪德国美学家蔡辛克发现的,即将一条线划分为两个部分即A—C—B,其比例关系为AB:AC=AC:CB,被划分的长线段与短线段的长短对比既不过分悬殊也不等同,一长一短又一长一短,首尾相连互为因果,成为最严格最完美的长度均衡比例关系,由此形成的长方形是最均衡最简便完美的,故称黄金长方形。(黄金分割率假设AC=1时CB=0.8AC=5CB=3AC=8CB=5A+B=5+3=8,所以8:5:3成为最佳比例关系,在插花花艺构图中同样广为应用。

在中国还有一种近似黄金分割率的方法,通常我们就说是洛书比率”。洛书我国禹帝所创,传说在河南洛河中出现一种神龟,而当时龟背上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位中央9个数字,禹帝看过后就称之为九畴最后成洛书中国传统插花构图中就是采用洛书中3:5:7的比例关系确定作品中各种比例关系,近似黄金分割率。这种形式强调是形式美,不要求绝对的比例。

其实黄金分割应用到矩形中为:(a+b):a=a:b,由此构成的矩形为黄金矩形。黄金比例与斐波那契数列密不可分。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在自然界中经常出现的数字序列,由莱昂纳多·斐波那契创造,它遵循以下规则:下一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的总和,也就是黄金比例的数值

在花艺造型中黄金分割率被誉为最美的比例,在每一个花艺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完美的比例之美,就如下面的图片中像竖向的作品如三角型、直立型,从我们直观看到的这个平面上来讲,整体作品高度:花器高度:花材的高度比例=8:3:5;横向作品如椭圆型、水平型整体作品宽度、花器与花材的高度比例为8:5:3。或是宽度、高度与厚度的比例为8:5:3。还有在中式插花中应用最多的三主枝构图也是,三个主枝之间的长度比例取8∶5∶3,最为耐看。

    其实插花就是把花插在瓶、盘、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那里,所以这就需要花色的搭配、线条与造型等多方面的知识,如果能将多种元素运用进去,那么就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极具有感染力,更加能够确定的是数学通过这种方式呈现出来的也是最独特的美。

作者:暮知秋,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图片来源:百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