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剪瓷雕:“老技艺”的第二春

 来来永胜 2019-09-26

机器生产日益盛行,老手艺已逐渐成为一种远去的情怀,这些传承了一方水土、文化、特色甚至宗族间深厚情感的纯手工技术,看似愈发凸显时代质感、勾引人们无限追思,实则已渐行渐远。

对此,大众仅仅表露一种悲悯的情怀远远不够。

庆幸的是,从那些即将失传的手艺和仍然苦苦坚守的手艺人身上,很多人的认知和情感也在在慢慢发生变化。从一开始带着纯粹的文人或者小资式怀旧情结,写一些慨叹今不如昔的伤感文字,到被一些手艺人启发,感受到变革的迫切感,从而对手艺的未来更有信心,并且逐渐意识到,只有创新性地将传统手工艺融入现代生活、用现代营销方式与世界展开对话,才能赋予老手艺源源不断的新生命和新市场。

在翔安马巷,《商汇》记者见到了剪瓷雕手艺人方水道。尽管几年前放弃了靠这门手艺为生,但他至今仍对剪瓷雕念念不忘。

于是,他“重操旧业”,并试图创新传统工艺,让剪瓷雕找到新市场。

宋代晚期已有剪瓷雕

盛行闽粤传至台湾、东南亚

在闽南,经常有老一辈人将“屋顶有戏”挂在嘴边。民间手艺人用剪瓷雕拼出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戏剧作品,用于装饰寺庙宫观、府堂屋顶亭阁、照壁、墙面。其造型优美、颜色绚丽,在屋顶上凝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目前,剪瓷雕已成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剪瓷雕的历史有多长,方水道无法说清。他只知道自己从13岁就开始学这门手艺,直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

如方水道所说,剪瓷雕的具体历史渊源已不可考。相传,从宋代晚期兴建西山岩的“初来寺”时就已经有了该项技艺。到了明代,东山兴建寺庙、祖祠,该项技艺便开始盛行,至今在闽粤地区、台湾地区乃至东南亚均有着较大的影响。

剪瓷雕的产生,与东南沿海地区丰富的海洋文化息息相关。因为紧邻浩瀚无穷的大海,居民靠海而生,在审美上多倾向于似海浪般的曲线美和精巧华丽的装饰美。从闽南大厝屋顶的组合形式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屋顶多成连续的起伏变化,克服了视觉上僵直呆板的印象。同时所处地域远离政治中心,不像官式建筑受到诸多条件限制。

再者,民俗文化的盛行也为剪瓷雕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因为民俗文化本身就有艳丽、热闹、直观的特点。在建筑装饰上则体现出装饰题材的纯粹性和丰富性。此外,闽、粤地区自宋代以后,与南洋的贸易日益兴盛,自然得以相互融汇影响。

同时贸易的兴盛带来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膨胀使得人们不惜花费重金,在建筑形式上追求更加多种多样精致的装饰。另一方面,居民生活在海边,生活贸易都依靠大海,面对一望无际的蔚蓝大海,视觉容易产生疲劳,他们需要一些热情的色彩来进行调和,于是他们在渔船或建筑中加入红色或其他艳丽的颜色,使生活环境更加丰富。

这些都成为剪瓷雕工艺产生的精神需求。

趴厝顶受风吹被日晒

剪瓷雕是个辛苦活儿

“剪瓷雕是一种高强的技艺,要求艺人要有很高的艺术素养,才能把握物体的正确形象,使形体粘接的天衣无缝,传神逼真。”十三岁拜师学艺时,方水道就知道这条谋生之路不好走,但走好了就可能 “前途光明”。

方水道说,学习剪瓷雕时就是先从“剪”开始。

方水道的师父洪志愿是当地剪瓷雕艺人中的佼佼者,对徒弟们的要求很严格。“白天学剪,晚上学画,这门手艺不好学。”学辛苦,但真正挑大梁做工程更辛苦。“剪瓷雕是个趴厝顶的辛苦活,风吹日晒,寒冬酷暑。” 13岁开始跟着给师父当学徒,16岁出师后方水道便开始承接闽南一些寺庙、祠堂的屋顶装饰工作。禾山、钟宅 崇武古城,很多地方都有他的作品。

在方水道的手工作坊,可以看到一堆工具。只见他用钳子在碗上轻敲几下,瓷碗就断成碎片,随后用钳子在碎片上磨剪精修出叶子、花瓣及羽毛等各种图形。“剪瓷雕选取胎薄质脆、色彩鲜艳的瓷器,或利用残损价廉的彩瓷为材料,按需要剪成形状大小不等的细小瓷片,再用它来贴雕人物、动物、花卉、山水,装饰寺庙宫观等建筑物的屋脊、翘角、门楼、壁画。”方水道一边剪一边介绍。

剪瓷雕

剪瓷雕的类别丰富多样,大致有平雕、立体雕、叠雕、半浮雕之分。平雕着重于构图,一般用于近景。叠雕则多用于高处屋顶的龙凤走兽、水族飞禽和花卉树木。技术难度最大的要数立体雕,如古装戏剧武将人物的盔甲、文官的蟒袍、才子佳人的宽衣窄袖。立体雕的制作须先用铁丝、铜丝或竹篾做骨架,用黄麻绒、稻草绒或牡蛎壳灰和着红糖浆经发酵制成的粘度好的泥灰打好泥塑坯形,再粘贴上色彩斑斓的剪瓷片。小件的花鸟鱼虫一般贴好瓷片再搬上屋檐,大件雕体如“龙”、“凤”则须先将坯形搬上屋檐,再用片片彩瓷贴出凤毛麟角、红花绿叶。

融合泥塑、绘画、雕刻之所长,其独特之处在于艺人们巧妙地利用经烈火烧焙的瓷片,可经受长年日曝雨淋,海碱侵袭而不褪色的特点。为了对抗海边“潮湿”特性,艺人们寻找出了不同混凝土的粘贴材料。“剪瓷雕的胶水经过了多年的经验和提炼,采用的是水泥+红糖水+贝壳灰。这是独门秘方,这比胶水更有韧性。”方水道说。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剪瓷雕的传承依靠“口手相授”,没有模型,不管是人物还是动物、花卉都是直接做坯,所有的造型都在脑子里,因此悟性要高,没有多年的实践不可能做出好作品。“真正难的是做人物,剪瓷雕人物大都来自潮剧,要学构图,还要了解人物典故,琢磨人物形态,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奸臣贼子人物形象各有其独自特点,都不能重复。”

东山关帝庙:

剪瓷雕艺术大观园

东山关帝庙

《商汇》杂志记者在寻访手艺人时,找到了东山剪瓷雕“双杰”之一孙齐家的继承者孙丽强,他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剪瓷雕传承人。

年近五十的孙丽强,生长在东山县钱岗村一个剪瓷雕世家。其父孙齐家,更以博古、花鸟、飞禽走兽和古代戏曲人物著称,当年与擅长雕“双龙戏珠”和“丹凤朝阳”的林少丹被称为剪瓷雕“双杰”,成为闽南剪瓷雕的主流派系。

据1961年7月在漳州举办的《闽南工艺美术展览会会刊》记载:“展出的剪瓷雕有‘孔雀’、‘公鸡戏蜈蚣’、‘玫瑰花’、‘和平鸽’等作品,色彩绚丽,构图严谨,造型生动,古朴典雅,成为此次展览会新美术工作者和民间老艺人的佳作代表。”至今闽南地区修葺的许多古建筑物也都留有他们的佳作。

林少丹的剪瓷雕技艺无传及后人,孙齐家则传给其子孙丽强。30多年来孙丽强参与建设、修复祠堂、宫观、寺庙百余座,足迹遍及闽南粤东等地。其剪瓷雕制作技艺继承了其父孙齐家的工艺特点并有所创新,以其题材广泛、构图严谨、造型生动、色彩绚丽而深受人们的喜爱,2009年被推荐确定为福建省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东山剪瓷雕的代表性传承人。

“闽南剪瓷雕的代表性作品,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山关帝庙。”孙丽强说。

东山关帝庙可以说是剪瓷雕艺术的大观园。根据关帝庙管理员提供给《商汇》记者的资料可见,它以组列繁浩有序,造型迥然各异,色彩璀璨鲜丽,轮廓线条明朗,色块对比强烈而著称。共雕塑有近30个历史故事,100多个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奸臣贼子人物形象,仅太子亭屋脊上就有 “八仙骑八兽”、“狄青平南”、“战洪州”、“薛仁贵征东”、“金山战鼓”等16个戏曲故事,特别是前殿龙庭与大殿中脊的“双龙戏珠”和“丹凤朝阳”剪瓷雕,均出自林少丹、孙齐家之手,名闻海峡两岸。

技艺濒临失传

手艺人让剪瓷雕走下厝顶

说起父辈和自己的得意作品,孙丽强神采飞扬。但谈到手艺传承人,他脸上顿时黯然失色。

孙丽强回忆,上世纪80至90年代初,很多地方开始翻修、新建寺庙祠堂,他一年能接近10场活儿。现在,各地对剪瓷雕需求有限,一年也就接个一两场活儿。剪瓷雕工艺繁琐,很难在两三年内短期学成,少有年轻人能够坚持。孙丽强收上一个学徒,还是在22年前,在手艺即将学成之时,小伙子还是放弃了。

“现在没有年轻人愿意学这种最原始的剪瓷雕,就算有人来学也会因为太辛苦而放弃。” 孙丽强苦笑说,要长年在外风吹日晒,很多人都接受不了。细数着出自于父辈和自己手上那些色彩缤纷的作品,孙丽强很失落。想当初父亲招收了十几个徒弟,师兄弟众多,可我却门下全无。

而对于方水道来说,市场冲击是他此前放弃的原因。“现在很多材料都可以购买,不再像以前要亲自去剪,甚至连一条完整的成品龙都可以在市场上买到。”方水道说到这个时显得有些无奈。

“现在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学手艺,都是直接到市场上买,然后挂在屋顶就好了。”不过,方水道认为集中购买的成品形态不够生动,色彩也没那么鲜明。也因此,纯手工制作的手艺人与快消品的市场时代显得各个不入。“我全身心投入,全部手工出作品,但利润远远比不上那些偷工减料的,为了养家糊口,最后只能放弃。” 

全手工核心竞争力在于精雕细琢,但剪瓷雕本身出现在屋檐翘壁,并不需要近距离观赏,所以唯一的竞争力也显得不那么重要。方水道说,他的十几个师兄弟也都放弃本地市场,到东南亚一带“找活儿”了。

瓷雕画

眼看老手艺没落,甚至后继无人,这些手艺人无不心痛惋惜。是这样创新变革,为老手艺闯一条“后路”成为他们日思夜想的难题。

2007年,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的李豫闽带领学生来到漳州诏安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县文体局看完关于剪瓷雕的文字介绍后,大家兴趣正浓想看实物却找不到,只能联系正在一座庙宇的屋脊上做活的一名剪瓷雕手艺人沈振泽,让他带着大家爬上屋顶参观。

“牡丹凤凰”、“双龙夺珠”、“牛郎织女”等惟妙惟肖的剪瓷雕让参观人员惊叹不已,但翻墙爬壁也着实让人费劲。总不能每次都让想参观的人都跟着自己上房吧?沈振泽决定尝试一下。他找来了竹筐、筛子、木板等材料作为底座,经过染色、补料,按比例做成基本模型,再贴上各种颜色、形状的瓷片。不久,一个可以搬动的剪瓷雕工艺品就出现在面前。

“此次革新,为剪瓷雕进入展览厅,为大众了解奠定了基础。”沈振泽说。

瓷雕画先按比例做成基本模型,再贴上各种颜色、形状的瓷片

无独有偶,这几年孙丽强也在开始尝试制作要求更为精细、适合居家摆设的剪瓷雕工艺品,以拓展这门技艺的新路子,让剪瓷雕走下“屋脊”,走进寻常百姓的卧室厅堂。“我也一直在物色有兴趣、悟性高的孩子来当学徒,以期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孙丽强说。

而在翔安的方水道,对剪瓷雕这项手艺始终念念不忘。最近,他开始着手构思剪瓷雕装饰画。“用比较好的楠木作为底,在上面构图作画,剪瓷拼贴,一幅幅装饰画就呈现出来了。”

“我还想发动在东南亚的师兄师弟们一起来做剪瓷雕装饰画,到时候集大家作品去参加展会,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方水道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