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干还是唇干——“干”就是阴虚吗?

 红景天医馆 2019-09-26

“徐大夫,我想开点麦冬”


口干还是唇干——“干”就是阴虚吗?

经常在门诊的时候,遇到患者来:

“徐大夫,我想开点麦冬。”

“徐大夫,我要开这个方子:麦冬、石斛、元参、甘草。”

“徐大夫,我老妈总是口干,您给开点滋阴的药吧,麦冬什么的。”

“徐大夫……”

从某个角度来说,我应该觉得挺高兴的,因为大家都认可中医药,而且有一定的中医药知识,知道如麦冬、石斛、元参等草药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

但是,口干就是阴虚吗?就需要用滋阴药吗?

神秘的“阴”、“阳”


若说“阴虚”,那么一定要知道中医的“阴”“阳”指的是什么。

口干还是唇干——“干”就是阴虚吗?

“阴”“阳”事实上是一对哲学的概念,他们对立存在,又是统一的整体。

哲学上认为,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

口干还是唇干——“干”就是阴虚吗?

那么在人体而言呢?

人体的各种“动起来”的功能依赖于阳,人体的“呆在那”的实体脏腑器官属于阴:人体的运动、消化、排泄、代谢、思维活动等功能属阳,人体的休息、皮肤的滋养、口鼻眼的润泽、睡眠等都依赖于阴。人体依靠精血津液来滋养润泽,精血津液属阴;而精血津液的运行则需要人体的气来推动,因此气属于阳。

什么是阴虚?


认识了阴阳,那么什么是阴虚呢?

口干还是唇干——“干”就是阴虚吗?

阴虚,顾名思义就是上面讲到的“阴”不足了、亏损了。由于阴虚,不能滋润,不能制阳,就会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常见的症状如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夜间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等。中医诊察时可见舌象为舌红少苔,脉细或兼数等。

阴虚根据不同的脏腑,可以分为肺阴虚证、心阴虚证、胃阴虚证、脾阴虚证、肝阴虚证、肾阴虚证等。这其中,以肺阴虚、脾胃阴虚常会出现口干症状。也就是说,阴虚不一定都有口干的症状。

口干就是阴虚吗?


阴虚不一定都有口干的症状,那么口干就是阴虚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我们先要明确一点:阴虚是个“虚”证。

口干还是唇干——“干”就是阴虚吗?

口干有可能是确实有阴虚。由于口鼻为肺胃的通道,与肺胃关系最为密切,因此肺脾胃阴虚的时候会明显的表现为口干。

同为虚证引起的口干还有谁呢?是它——脾虚。

脾主管人体的津液布散。脾虚的时候,人体的阴津不能被输布到口舌的时候,就会出现明显的口干。

脾虚的口干与阴虚的口干最大的区别就是:脾虚的口干,虽然干,但并不想饮水;而阴虚的口干,是十分渴水的。

虚证需要的是“补”,阴虚滋阴,脾虚补脾。

口干还是唇干——“干”就是阴虚吗?

除了“虚”证,“实”证也会引起口干。尤其是上火的时候。

当我们吃了辛辣、过咸、性质温热的食物的时候,很多人就会出现明显的渴水症状。这是因为人体内的“阳”太盛了。过盛的部分人体难以负担,就需要将它清除。也就是“清火”。

总结一下:口干可能是实证也可能是虚证,虚证之中口干的症状最常见于脾虚和阴虚。也就是说,口干之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因为“阴虚”。

是口干还是唇干?


有的时候,患者到门诊主要想解决的问题就是“口干”。然而当再仔细询问的时候,却发现这些患者中,有些人是单纯的口干,有些人是口干和唇干都有,有些人其实真正觉得干燥的是嘴唇。

口干和唇干代表的问题其实并不相同。

口干在上面一段中我们已经分析过了。那么唇干是代表什么呢?

中医面诊上,颜面的各个部位代表了不同的脏腑。嘴唇代表什么呢?

口干还是唇干——“干”就是阴虚吗?

中医认为:上唇属胃,下唇属脾。

当唇色红甚至红的发紫的时候,唇干代表的是脾胃积热,再简单点说,就是吃多了,食积了,有胃火了。

当唇色淡、唇色白的时候,唇干则代表了人的气血太过亏虚,不能滋润唇体。

也就是说,唇干代表的主要是脾胃的功能。

口干不要盲目滋阴


很多患者只要出现口干,就认为是阴虚,自己就用上了滋阴的药物。

口干还是唇干——“干”就是阴虚吗?

这其中,当然有一些患者通过服药症状得以缓解。这属于“碰巧”确实有阴虚。还有不少患者,用了滋阴药物之后,出现了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反胃、不思饮食等;还有的患者,用了滋阴的药物之后,反而觉得口干症状加重了。这些患者事实上都是并没有阴虚的问题,或者不单纯是阴虚的问题,因此用错了药。

出现口干症状的时候,不要盲目的滋阴。要分清虚证、实证,分清病变脏腑。

如果自己拿不准情况,一定要请专业的中医师为您诊断指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