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寿州窑】瓷器鉴赏

 君合瓷约 2019-09-26
.

【寿州窑】

寿州窑,创烧于南朝陈,停烧于唐末,前后烧造约400余年。以首创黄釉瓷而著称于世,旺盛于唐朝七大名窑之列,名列唐朝各大窑口第五,存世350年,失传1200年。“寿州瓷黄”以皇权之色,演绎着恢弘的盛唐气象。

寿州窑介于古代南北方瓷窑系之间,早期受北方青瓷窑影响很大,至隋唐时期,聪明智慧的寿州窑工们在长期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对制作工艺和烧造技术作了重大改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坯胎制作上普遍涂抹一层魄化妆土,使粗糙的坯胎表面光滑整洁,以衬托器表釉色的美观。在烧制技术方面使用匣钵装烧法,避免了烧造过程中因粘联、重叠带来的损伤,以及烟火对坯胎的熏染和落砂等现象,使釉面光润,色泽均匀,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增加了成品率。在烧窑方法上,改传统的还原焰火氧化焰,烧成黄釉瓷,这在中国陶瓷工艺演变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唐代寿州窑黄釉瓷器别具风格,产品多属民间日常生活用瓷,对当时生产民间用瓷的其他窑口影响很大。一些名窑如河北曲阳窑,河南密县窑、鹤壁窑,陕西铜川玉华宫窑,山西浑源窑、湖南长沙窑,萧县白土寨窑等受其影响。

寿州窑早期产品有罐、四系瓶、豆、盏等,多着淡青灰色釉、青釉,胎质较细。吸水率低,釉色青中带绿,系用还原焰烧成,釉层薄而透明,腹下部及底足不施釉。盛期产品有碗、盘、杯、钵、注子、枕、玩具等。釉色以氧化焰烧成,有蜡黄、鳝鱼黄、黄绿釉等。釉下施泥质胎衣,釉层呈玻璃状。在马家岗、余家沟发现唐代圆形窑炉,窑壁用砖砌或用窑棒砌成,直径约3米,匣钵上下叠置,匣钵相互之间留有8厘米左右的火路。匣内装一件或数件,皆仰烧。早期使用的窑具有圆形多足支托,隋初以后,多用三、四岔支托,支钉支捧三角支托等。


早期寿州窑产品以烧造青釉瓷器为主,早期青釉色不纯净,是由于釉层的薄厚不均,烧造技术的不稳定,窑膛气温不均匀,形成产品釉色的不均,青釉的色调呈现为青灰、青黄和青褐等。
 
 右:南朝寿州窑青瓷贴花罐 左:隋 寿州窑青釉龙柄壶(安博)

 
 南朝寿州窑青瓷贴花罐
 
 南朝寿州窑青釉龙柄鸡首壶
 
 隋唐寿州窑瓶罐

到了隋代由于烧造技术的提高,窑温控制适中,釉色就比较匀净,呈青色。淮南市博物馆藏有隋代管家嘴窑址出土的为数众多的青瓷片标本可以作为佐证。
 
 隋唐寿州窑出土瓷片标本
 
 
 
 
 隋,寿州窑青釉盘口四系印花壶,1982年合肥市北门白水坝出土(安博)

 隋寿州窑青釉四系盘口壶

 隋代寿州窑狮型器

 隋寿州窑青釉鸡首壶(淮南市博物馆)

 隋寿州窑青釉四系盘口壶(蚌埠博物馆)

 隋寿州窑青釉四系盘口壶(淮南市博物馆)

 隋寿州窑青瓷龙柄壶

 

 隋代寿州窑碗

 
 隋代寿州窑碗

 
 隋代寿州窑碗

到唐代寿州窑改烧黄釉瓷后,技术上有所创新。精致产品装在匣钵中入窑烧造,从而避免了窑中高温烟火对胎釉的直接熏染,使釉色纯净光亮,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寿州窑是较早使用匣钵的窑口之一。普通产品直接入窑叠烧,受到窑中高温烟火的熏染和冲击后,造成釉与胎的色泽不匀净。釉色呈现出黄、蜡黄、鳝鱼黄、黄绿、黄褐等不同几种,往往在器物转角积釉较厚的部位,呈现翠青色的窑变釉。

  唐 寿州窑窑址出土残件标本  

 寿州窑址出土匣钵
 
 寿州窑址出土支烧件

 唐 寿州窑残片标本

 唐寿州窑酱黄釉执壶残件

 唐寿州窑黄釉划花鱼水纹研钵残片

 唐寿州窑黄釉划花三鱼纹碗修复件


  唐 寿州窑瓷枕系列  


 
 
 寿州窑瓷枕系列

 唐 寿州窑黄釉印花花枕

 唐寿州窑黄釉瓷枕

 唐寿州窑黄釉瓷枕

 唐 寿州窑黄釉印花花枕

 唐寿州窑黄釉委角瓷枕

 唐寿州窑黄釉委角瓷枕残件

 唐 寿州窑黄釉印花蝶纹枕



 
 
  唐寿州窑黑釉瓷枕系列

  唐寿州窑酱釉瓷枕

   唐寿州窑酱釉瓷枕

 
   唐寿州窑茶叶末釉剪纸贴花瓷枕

 

 
  唐寿州窑碗瓷文房系列   

 唐寿州窑黄釉碗系列

 
 
 唐寿州窑黄釉水呈

 
 唐寿州窑黄釉执壶

 唐寿州窑酱黄釉砚滴

  唐寿州窑酱黄釉瓷狗

 唐 寿州窑黄釉唾盂

 唐 寿州窑黄釉小口瓶

 
 唐寿州窑鳝鱼黄玉璧底碗
  
  唐寿州窑鳝鱼黄玉璧底碗

 唐寿州窑黄釉深腹碗

 唐寿州窑黒釉碗

 唐寿州窑青釉刻划莲瓣纹碗

 唐寿州窑黒釉水盂
 
 
 唐寿州窑黄釉瓷马

 
 唐寿州窑黄釉堆塑罐盖

 唐寿州窑黄釉瓷塑菩萨像残件

   唐 寿州窑瓶罐系列   



 
 
 
 

 
 
 
 
 
 
 唐寿州窑黄釉单耳壶

 
 唐 寿州窑黄釉葡萄纹壶



  唐 寿州窑黄釉四系瓶

 
 
 
 
 
 
 
 
  
 
 
 
  
寿州窑在唐代中晚期,用还原焰烧成了黑釉和降红釉。寿州窑的黑釉产品有些烧造得十分成功。淮南市博物馆收藏的寿州窑黑釉瓷注、黑釉盂口胆式瓷瓶及黑釉瓷枕等,不仅造型美观凝重端庄,而且釉色纯净均匀,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认为一、二级藏品。

学术界一般把寿州窑断烧年代定在唐末,其实,宋代还有延续烧造,下面几件博物馆出土藏品可以很好的验证这一说法。
 
 
 
 北宋 寿州窑褐釉瓷枕

 

 北宋 寿州窑黄釉龙纹瓷枕

 
 

北宋“大中祥符”铭黄釉模印龙纹枕(安徽博物院藏)

寿州窑瓷器在制作工艺方面比较原始。器物的胎坯用轮制法,即采用旋转筑成以及慢轮制坯和修整加工等工序。借用陶钧旋转的动力,将锤炼成熟的胎泥拉成毛坯,待干至七八成后,再放到陶钧上用木质旋削器,旋削切除把和加工腹、足部分。有些复杂的器形,还不能一次成器,必须经过拼凑粘合才能成型。器物的流嘴、柄等采用模制而成,待干至适当之时,再用瓷泥和釉料配成浆水挂在胎上。玩具类都用手制。

寿州窑瓷器的装饰手法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的。早期寿州窑瓷器装饰方法主要有划花、印花、贴花和绳纹四种。都装饰在瓶、罐、和壶上。划花有单弦纹、复弦纹、弧纹、波浪纹及莲瓣纹等。贴花有卷草纹。绳纹是制作成绳子形状的泥条,当胎坯还未干时,用泥浆水贴在器物面上,组成各式纹样。一种器物也往往兼用几种装饰,组成带状或团花状图案。唐代寿州窑的纹饰保留早期的装饰外,又增加了几何纹、叶纹、云龙纹、鸟兽纹、云气纹、附加凸弦纹、凹弦纹,还有少量的漏花纹等,更为丰富多采并富于变化。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