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沧州古城“幞头城”城池形状之由来

 古稀老人赵 2019-09-26

沧州古城“幞头城”落成于明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由知府贾忠主持修建。城墙周长8里,城高2丈5尺,阔3丈6尺,顶宽1丈5尺,面积不过一平方公里。因城池平面形状类似男子戴的头巾——幞头,故俗称“幞头城”。

话说沧州古城“幞头城”城池形状之由来

幞头,又名折上巾、软裹,是一种包裹头部的纱罗软巾。因幞头所用纱罗通常为青黑色,也称乌纱,俗称为乌纱帽

古城有5门,分别是:南门,后称“阜民门”,位置在今清池大道和解放路交叉口一带;北门,后称“拱极门”,位置在今清池大道和维明路交叉口一带;东门,后称“镇海门”,位于今建设大街与东风路交叉口一带;西门,后称“望瀛门”,位于今新华路与水月寺大街交叉口一带;西南门,后称“迎薰门”(俗称小南门),位于原第一百货商场西侧小路口一带。日军侵沧后,又在东城墙炸出一个新东门以便于火车运输物资,这个门位于今荷花池东侧建设大街和新华路交叉口一带。

当时的城内外建筑以庙宇、牌坊、亭、台、楼、阁为主,是华北平原著名的繁华都会。清人刘梦《述沧州诗》中这样描绘沧城时景:“膏腴负四郭,男耕女织作……城中罗冠盖,锦堂连画阁……市上争美酒,门前垂茂柳。公子尚幽清,人人好诗友。”如今,我们只能从诗句中领略这番市井风情了。

话说沧州古城“幞头城”城池形状之由来

明清沧州城沙盘

话说沧州古城“幞头城”城池形状之由来

明清沧州城示意图(文庙在城外小南门南侧)

话说沧州古城“幞头城”城池形状之由来

明清沧州城沙盘【文庙在城外迎薰门(小南门)南侧】

那么,为什么沧州城池不建成方方正正,而建成“幞头”形状呢?那要先从文庙说起。

庙学,即官方举办的官学,多设于当地文庙(当地学官、教授驻地,庙内办学)。沧州庙学之兴,文字记载始于明。“孔子庙在治城外西南隅,始建者无可考。明初创修,规制渐备。由明而清,历代均有增修”(《沧县志·庙学》)。

文庙先于沧州城建立,只是当时非常简陋。时逢监察御史至沧州视察庙学,批评说:“是顾非所急务耶?”简陋的文庙让知州上官仪脸面无光,地方官吏们也都慌了神,“欣然聚财鸠工,撤其旧而新之”,时在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

令人意外惊喜的是“经始之日,又发地得铜钱逾数万文,足以助其役之费。”文庙重修开工第一天意外发掘出数万铜钱,使本已十分充裕的资金大大丰富,大大提高了文庙的规格和质量,这就是历史基本完整留给我们的现在的沧州文庙,比沧州城创建早19年。至清末经过13次重修、增修,格局基本没变。

但文庙这次超标、完美的重修才仅仅过去十九年,就迎来沧州城的创建,且成为沧州城施工的一个难题。

按当时沧州城的设计,由于工程场地西有运河,东面是大水坑,如果取其方正,就要把文庙圈进城里西南角;如果把文庙甩在城外,就要缩小城圈或者让城西南角凹陷进来。主持创建沧州城的知州贾忠选择了后者。当然还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拆除文庙,另在城外找合适的地段重建。但刚完工的文庙太完美、太辉煌了,谁忍心拆除呢?可能会有人质疑:把文庙圈在城里不就保持州城的方正、规范了吗?但是不行。当时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凡没有出过状元的州、县,文庙不能建在城里。于是本应方方正正的州城只好选择舍弃西南角这样一个不规则的形状施工,于是南城墙就有了“幞头湾”这个地名,沧州域因缺了西南角就有了“幞头城”的叫法。

(摘自沧州运河区政协《魅力运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