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浮出”水平线的古董陶瓷

 youxianlaozhe 2019-09-26

提起中国古典园林,可谓是历史悠久。中国古典园林最早起源于商代,主要供帝王狩猎为乐,称为「囿」。隋唐时期进入全盛期,文人山水画与皇家园林相互影响,推动了中国园林风格的形成。

其中北方皇家园林代表要数颐和园,气派的建筑、明确的中轴线体现了皇家气派与富贵。而江南园林中的代表则要数苏州拙政园,以水墨建筑为陪衬,由山水假石构建园景,展现超然出世的心境。

如今中国古典园林已被越来越多人认可,就连外国艺术家都难抵园林的魅力,在艺术创作中融合中国元素,呈现中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作品。

芬兰艺术家Caroline Slotte 在过去10年中一直坚持以陶瓷为材质进行艺术创作,不同于“白手起家”的手工艺人,她更偏好收集老旧的古董陶瓷,让这些被遗弃的瓷器重新焕发光彩。

她会对盘子反复进行喷砂以去除其表面的釉料和图案,然后一点一点逐层雕刻,将二维的园林图案以三维形式立体呈现在瓷盘上。

从瓷盘的细节可以看到,无论是飞鸟、大树,曲折小道或是亭台河流,只要你仔细观察都能在瓷盘上清晰找到它的痕迹,就连围栏上的花纹都细致呈现。

这件已经泛黄的陶瓷并没有影响浮雕的表现力,深色部分的痕迹反而凸显了树木的枝干、建筑的结构、拱桥的流线,让这座中式园林更具有年代感。

这并不是 Caroline Slotte 的第一个陶瓷系列,早在2007年她就尝试用多个陶瓷盘叠放形成立体效果。

这套5盘叠放的超景深立体作品还被瑞典哥德堡Röhsska 博物馆收藏。

这组名为「无法辨别」(Unidentified)的系列作品将中国园林的静谧与神秘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2010年至2014年完成的「再次变为空白」系列更是展现了 Caroline Slotte 精湛的浅浮雕技艺。

有人为瓷盘做加法,有人则为瓷盘做减法。

英国艺术家Beccy Ridsdel 注重瓷盘的「内在美」,她的大部分陶瓷作品均以瓷盘为素材,通过「剥制」手段将表面颜色揭开,展现内部色彩。

△ 素材的瓷盘之下是绽放的花卉图案

△ 绘有一朵红色花束的白瓷杯下是一簇漫开的蓝色小花

为了让整件艺术作品更具有「外科手术」的效果,Beccy Ridsdel 还在作品上配以手术工具,呈现更逼真的艺术状态。

与上面两位艺术家不同,乌克兰艺术家Zhanna Kadyrova 不用陶瓷制作盘子,而是用它来制作衣服。

她的制衣灵感来源于世界各地的建筑废墟,以这些废弃建筑的瓷砖墙为灵感来源,制作与其同款纹饰的服装,以此纪念该国当年流行的建筑风格与时尚品味。

该系列最早于2014年启动,第一站位于巴西圣保罗。所以制衣材料从销售二手瓷砖的商店中收集购买,生产时间大约在1970年代。

2015年 Zhanna Kadyrova 转战首都基辅,以达尼茨基丝绸厂(DSF)为主题进行创作。这座工厂建成于二战后,是前苏联规模最大的轻工业工厂,1970年代共有6000人在这里工作,生产了成百上千的布料。

2017年 Kadyrova 前往 Polesskoye 镇取景,该地区位于切尔诺贝利禁区内,1993年前曾是基辅的中心地区,目前仅有约20名居民在此地生活。

Kadyrova 同年还前往基辅一家废弃的电影厂获取灵感。这里曾是前苏联最大的电影厂,1990年代苏联解体后,动画工作室 Borisfen-Lutes 由法国投资者建立,曾赢得多个国际奖项。然而该工作室在21世纪初关闭,工厂亦被废弃。

其实对于艺术家而言,任何物品都可以作为创作的素材,无论是老旧古董或是废弃瓷砖,那些旁人认为的「二手货」,在艺术家手中都能够化腐朽为神奇,重新焕发新的活力与光彩。

(图片来源于第二自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